第362章 避嫌的贾蓉

圣朝十年,二月一日,清晨六点钟。

还未起床的贾元春被轻声唤醒。

“娘娘!”

“娘娘!”

贾元春有些迷糊的睁开眼,慵懒的从侧躺变成平躺。

“恩……”贾元春还是有些困。

旁边宫女帮忙搀扶着坐起来。

这个时候就见屋子里多了几个丫鬟,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衣服。

“怎么了”贾元春看向自己的亲信。

琴韵看贾元春已经醒了,轻声说:“圣上让两位娘娘今日跟着一起上朝,别的没说是什么事情。”

贾元春思考了一下最近能有什么事情。

最近也没有得罪贾蓉,惹贾蓉生气的地方。

而且迎春最近生了个女儿,宫里几个妃子姐妹也都陆续怀孕。

贾元春自己年纪大了怀不上很正常,现在比王夫人当年更大,如果王夫人当年还能继续生的话,贾宝玉肯定能多几个弟弟。

贾元春的依仗不是自己身为皇后这个事情,也不是太子。

反而是迎春、探春、林黛玉、薛宝钗这些和贾家有关系的女人。

不论是迎春探春还是林黛玉薛宝钗等人怀孕,对贾元春都是好事情,可以保证后宫之位更加稳固。

如今和二十年前不一样了,若是还有别的妹妹的话,贾元春肯定也会介绍进宫。

在了半分钟确定自己没有招惹贾蓉,也没有做过让贾蓉生气的事情后,这个后宫之主才稍微安心了一些。

“太子最近可有事情”

贾元春无法完全放心,毕竟她绝大部分危机都来自于家人。

这些年没有争吵过,也没有在床以外的地方挨打,但是跪下挨骂的次数也不少了。

家里父母出了事情,骂她。

弟弟出了事情,骂她。

儿子出了事情,骂她。

姐妹的儿子女儿闯了祸,还是骂她。

虽然是皇后,但是这十年里也被骂过好几次了。

琴韵回答说:“未曾听说过,娘娘先起身穿上衣服,又不是第一次上朝了,圣上都不会因为子嗣问题责怪一个丞相,与娘娘您您缔结连理也二十多年了,岂会因为太子的过错责罚您。”

贾元春这就安心了,很快从床上下去,在宫女的伺候下脱掉了身上的全部衣服。

“确实是我多想了。”

贾元春仔细回忆过往,发现自己二十多年来也就被骂过几次。

没管教好弟弟,导致弟弟流放。

没管教好儿子,导致儿子被流放出去一个。

贾蓉想要废皇后的话,轻而易举。

贾家在朝中一个人都没有,就连原来工部那些人也只听贾蓉的。

贾元春在朝中孤立无援,贾政和秦业这些人都帮不上贾元春。

圣朝的外戚勋贵几乎没有,就算是有一些,也基本上是薛蝌贾琏这种小角色,基本上可以忽略掉。

这些年虽然认识了不少王妃和老太君,可真出事情了的话,这些以忠君献身为荣的女人绝对不会帮忙的。

担心也是无用,贾元春穿上了上朝时才会穿的威严朝服。

在穿上合身但是很重的凤袍后,贾元春走路都要小心一些了,附近的宫女也都小心的帮忙提着衣摆走路。

会有专门的宫女负责出行的依仗,像是跟在贾元春身边的年轻宫女都是训练了近十年的专业人士。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然后逐渐的更换一个两个成员,保持队伍的完整。

贾元春的皇后规格,圣仁皇后也同样有。

圣仁皇后如今儿女双全,又比贾元春年轻了快十岁,而且和贾元春不一样,圣仁皇后对朝中政务更熟悉一些。

两宫皇后都住在圣宫里,也经常一起服侍贾蓉,但是负责的方向不一样。

圣仁皇后主外,圣宫皇后主内。

圣宫之外的皇宫和朝廷之事会由圣仁皇后管一些。

贾蓉懒政,导致圣仁皇后负责的事情多一些。

圣宫之内就是贾元春说的算,包括圣仁皇后一对儿女的管教问题都是贾元春说的算。

贾蓉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样懒得很,可以说是贾元春一手负责和制定各种针对小孩子的教育规矩,以及吃穿用度和惩罚。

百草宫外,两宫皇后跪着等待贾蓉。

作为皇后其实不需要给皇上行跪拜礼,但贾蓉是圣皇,是天子。

皇后不是天后,只是普通人,所以要行礼。

朝臣和后宫都没有意见,两个皇后和她们的子嗣也没有意见。

两宫皇后一直都相处的还算融洽。

宫里资源多,多一些少一些也无所谓。

孩子方面明显是贾元春那边更受重视一些,太子也早早就确定了,其余人根本没机会。

尤其贾蓉身体健康,明显比所有人都活得长。

太子又是原配嫡长子,优势太大了。

除非是太子谋反,或者太子出意外死了,不然其余人根本争不过。

朝中很多人其实也担心出现太子谋反这种事情,所以都不想和太子走得太近。

很快三人乘坐专门的新型轿车出门。

贾元春坐上车子,坐在了贾蓉的左边。

外面车门关闭,几个穿着白色制服的女兵背着枪跟在四周。

随着车子平稳启动,四周的女兵也跑了起来。

贾元春轻声温柔的说:“圣上,这次上朝是为了什么事情”

贾蓉随意说:“你们等下听着就行了,现在说了,等下还要说。”

贾蓉伸手想要摸摸两个女人的胸,可是这两人穿的太多了,手伸不进去,于是就算了。

其实也不是多想摸。

感觉麻烦的事情,贾蓉会自己放弃。

好在两个皇后没有抵抗,不然贾蓉肯定要摸进去才算。

就算是把衣服撕了也要摸。

圣宫距离皇宫很近,车子开着没有几分钟就到了上朝的高档会堂。

贾蓉进去后群臣行礼,高呼万岁。

两宫皇后很快进入垂帘的小屋坐下听政。

虽然这些年贾蓉在后宫玩的很开,但是朝廷的男女大防规矩并没有被踢进垃圾堆。

也有人搞事情想要学贾蓉,很快就被贾蓉抓进大牢或者流放了。

谁家里传出来父亲和女儿或者儿媳关系暧昧,那都是要脱掉帽子受审的。

儿子和母亲姨娘姐姐妹妹走得太近,也是不检点的表现,不予重用。

贾蓉最喜欢的就是抱着小姐问她家里的情况。

被贾蓉知道了门风不好的话,家里女人没事,男人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圣人无过错。

其余人可不是圣人。

每次两宫皇后上朝的时候,群臣都要格外的小心。

“平身。”

“谢圣上!”

众人都低着头,小心的退回坐位那里坐下。

贾蓉主动说:“今日可有要事,若是没有紧要的事情,朕就先说了。”

群臣都没有说话。

左相手里有几桩人命案子和检举奏折,不过这些都不算是紧要事情。

全国那么大,但是值得惊动贾蓉的事情非常少。

不管是闹灾还是大疫,再或者是异族作乱这种小事情,都不值得惊动圣皇。

异族作乱杀了就是,圣朝从来没有在这种事情上犹豫过。

贾蓉其实也不在乎这种事情,大部分时候看个报告就行了,有时候报告都懒得看。

“既然没有事情,朕就说了。”

贾蓉坐好身子,有些感慨的说:“朕登基了十多年了,差不多比前两任皇帝加起来都要多,当初怎么当上的皇帝,你们也都清楚,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朕实际上并不想当这个皇帝,中间也出去玩了两次,如今一回首就十年多了,感觉自登基后医术、文学、科学技术、创新都没有多少增长,反倒是身体越来越不错了,子嗣兴旺了不少。”

“如今贸然撒手也不好,就和众卿说一下往后的事情,朕打算退位了。”

群臣一片哗然,就连两宫皇后都紧张的握紧了拳头,想说什么又不敢说话。

礼部尚书迅速说:“圣上!如今天下刚刚安稳,太子又年幼无知,圣上正值当龙虎之年,怎能轻言身退”

左相也赶紧跪下,恳求道:“圣上!如今只有圣上才是万国之君,普天之下的圣主,若是圣上退位,这天下必将再次动荡!”

“恳请圣上收回成命!万民仰赖圣主垂拱!老臣,万死不敢奉诏!”

其余人也都跪下恳求。

太子没有任何威望能统御群臣,也对朝中各种运作一窍不通,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依靠别的地方输血提供援助。

这种人当了皇上,只会从天下吸血到京城,到时候必将惹出乱子。

贾蓉则是把人铺展到世界各地,调度各地的物资和人力,把南北人才的差异和朋党问题减少到了最低。

说是圣主并不过分,在统治和集权方面,贾蓉确实是做到了历朝之最,更把历朝历代都犯难的南北问题平衡好。

南方出官商,北方出军、工、民。

征兵优先从北方征,在北方还有贾蓉贾蓉的大片国有农产,可以用三省之地的粮食供养全国,也可以用冀州一地的钢铁军工碾压全国作坊。

人口方面也是北方多,这里粮食更充足,拥有大量可发开土地,而且铁路的出现也解决了物资运输问题。

相比起南方的宗族,北方更多还是依靠着贾蓉政策过来的移民家庭,这些人的生育意愿更加强烈,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个干活种地的人。

男孩子可以种地,女孩子也可以养家。

贾蓉并不强求所有孩子都入学,入学都是自愿,反正大部分家庭只要有钱就不会让儿子当文盲。

北方几个地方都是贾蓉一手扶持起来的,尤其在贾蓉的引导下大量官员和功勋户进入京城,京城之地的五百多万人都是贾蓉的人。

太子根本没实力坐稳江山,就算是贾蓉退位了,别人也是听贾蓉的。

贾蓉叹息道:“朕想起了以前,一个宫里两个皇上确实是会互相拖后腿,不如一个宫里两个皇后和谐些。”

“太子如今确实是年轻,朕也不是迂腐不知变通之人,这天下肯定是圣明之人来坐镇,才能长治久安。”

“朕就不造陵墓了,劳民伤财也没有什么用。”

“升太子为粤州知府,协理吕宋诸岛,朕本想过去吕宋养老,奈何朕天生不喜欢太热的地方,澳洲东南有一个荒岛新西兰。”

“令辽王世子、天竺王、泰省总督、吕宋总督、马六甲总督、澳洲县令协同派人去那里开发土地。”

“先建设工厂和农田码头和官府民住房屋,等过两年技术提升后再造朕的行宫。”

贾蓉没有直接退位,也没有让位,但确实是不想当皇帝了。

现在没退位不是心系百姓,也不是被劝住了,是新西兰那边还没盖好房子……

荒山野岭的,去什么去

群臣知道劝不住贾蓉,在意识到贾蓉并不是现在就走后就松了口气。

“臣等遵旨!”

至少拖个几年,等太子成长起来再说。

贾蓉不贪恋皇权是公认的事情。

一是不怎么上朝管理朝政,二是给人的感觉就没有在乎过皇帝这个位置。

而且就如他说得那样,当皇帝后他就很少有诗词、技术、医术还有各种方面的提升了。

相比起没当皇帝之前的表现,贾蓉当了皇帝后主心都放在了军工技术上,其余方面都懈怠了不少。

大家都觉得像是贾蓉这种全能的人物,会因为这种束缚而难过不满。

实际上贾蓉没得抄了,正好找个借口,说当了皇帝之后没有了当初的心境。

贾蓉觉得没事就要下朝的时候,卫生部长站了出来。

“启禀圣上!臣有要事启奏!”

贾蓉随意说:“准奏。”

大家都在想着皇上安排退位之后的事情,很多人都无心工作,也不关心卫生部长又说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卫生部长在几个部门里就是闲职,主要是管理医院,但是对圣宫女院和太医院又没有管辖权。

如今女人依旧是找女医生看病,没本事找到女医生的就让家里男人过去看病,把病症描述一下拿药,或者是去圣教拿止痛药。

民间依旧是男医生给男人看病,女医生给女人看病。

曾经有一小段时间男人可以给女人看病,甚至是接生。

但是当女医生多了之后,又默契的保守了起来。

至少不会被女人诬陷。

女人是不敢诬陷贾蓉的,贾蓉干的事情可比诬陷厉害多了。

尽善尽美不可能,该死就会死,贾蓉从来不是完美主义者。

卫生部长是男人,所以管不好女院和那些背后是贾蓉的女医护。

“启禀圣上,从去年年末共有登记孕妇两万一千零九人,约一千人都是这上个月临产,近半个月来,约有四百余婴孩夭折,京都女院人心惶惶,臣想请圣宫女院前去查看情况,以安抚众心。”

卫生部长没有求贾蓉去,虽然也想过贾蓉去会更好,但是万一出了意外,遇到刺客,那他肯定要被抓进去了。

贾蓉眉头一皱,“这千余人都是何地的孕妇?”

卫生部长没有统计这个,小心的回答说:“都是京城久居的官宦人家妻妾。”

贾蓉想起来自己宫里的女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和外国人,再加上之前进宫伺候的人也都差不多没怀孕。

怀孕的人肯定在宫里,没怀孕的也不会在这一千人里。

“准,让太子妃过来负责这个事情,此事太子和太子妃处理即可,让太子妃入住原宁国府,改牌匾为太子府,其余公主可去看望。”

“封太子妃为京都女院院正,监督管理女院,女院人事和收入除上缴部分外,其余自留。”

“朕过几日要在圣宫闭关参悟文章,太子妃可去养心宫请安,七日一次即可,不必奔波,以辅助太子事务为主。”

贾蓉迅速甩锅,闭关躲这个事情。

然而在其余人看来,这是贾蓉真心避嫌的表现。

不光是不贪恋权势,也尊重女性,注重男女大防的表现。

“遵旨!”

卫生部长自己也不好和太子妃直接见面,于是只能让妻子来负责协助。

圣朝女性的地位,大大的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