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皇姑

第268章 皇姑

京城,圣宫西大街

一位穿着黄色外套的四十多岁男人卖力的疾行,双手抓着黄包车的车把,利用一身力气拖动着身后几百斤的车子往前跑。

两百斤的车子上坐着两个加起来两百斤的女人,一个是戴着帽子的年轻尼姑,一个是盘着头发的年轻丫鬟。

在打头的车子后面还有十个骑马的骑警跟着。

等黄包车进入圣宫西街后,骑警们就停下马,转身去别处巡逻。

黄包车很快到了安静的西街十字路口,再往前就是圣宫外桥了。

圣宫就是原来的忠孝王府,不过这些年一直都在扩大。

如今圣宫南面是紫禁城,距离紫禁城之间的地方建造了皇家博物馆和玄武门看守所、玄武门指挥中心。

宣武门看守所主要关押贪污犯,虽然也可以看押政治犯,但贾蓉手下并没有犯政治错误的人。

贪污犯也比较少,不过贾蓉还是建了,找点人吃药也挺不错的。

这里伙食还是很不错的,建造的标准也是按照一室一厅一卫来造,还贴心的给了可以跳窗的阳台和水泥地,比很多大臣家里都好。

圣宫北面是新修的内环河、外面是皇家动物园、皇家植物园、皇家游乐园、大臣小学等建筑。

贾蓉虽然没有搞出修运河、修皇陵那种劳民伤财的举动,但是出于自己舒服的心理,把圣宫和紫禁城包在一个四方形的护城河里,又在自家附近搞了个水上公园,在护城河里养起了江豚、鲟鳇鱼等大型鱼类。

虽然冬天会结冰,但是可以去水上公园避难,贾蓉就是有钱有人,可以加热一条河段让它不结冰。

挖出来的土直接填在了西边湖里,原地盖起了商业区和百货市场,消化一些高端工业产品。

贾蓉当皇帝三年,钱如洪水。

不过从全天下收钱的速度也远超历朝历代。

一是收税到了个人,对众多大户收税。

二是吃闲饭的少了,多少都有些价值。

三是兑子,原来一个县就六七个官,其余都是官员养的轿夫、衙役班、师爷、厨子、帮闲等加起来上千人,如今贾蓉直接用自己的钱养了这里面的四五百人,把县官捞钱的能力削弱。

如果能办好事情的话,实际上很多县官都不想养那么多人。

虽然还是遏制不住贪污,但多少是刹住了车,给想当清官却没钱养人的人不少活路。

就算朝廷不养这些人,这些人也会自己从朝廷和县官那里搞到钱,索性就养了一半。

这些人的工资由朝廷发放,自然摆脱了地方对县令的约束。

而贾蓉规定的政绩又是钱粮税收、教育、人口三个,不管什么名誉不名誉的,为了升官自然狠狠的拿大户开刀。

贾蓉没什么同情心可言,别说是县令搞没了几个大户,就算是京城工厂死了工人,贾蓉也无所谓的。

这种事情根本不用报到贾蓉那里,更不可能把好不容易培养的干部和技术工人撤下去换一个稳妥派。

四是贾蓉自己也开了造币厂印钱,再加上往关外黑土地开拓的农耕队伍开始陆续卖粮食交换各种物资,手下的钱和粮食都不缺。

五是经营了十几年的江陵商人获取到了更大的权力,以皇商的身份在各地建立了银行,再加上海外贸易带来了大量金银,所以不缺资金。

贾惜春今天坐在黄包车上游历了半个京城,见识到了圣皇治下的繁华盛世。

城外的地方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百姓们穿着布衣袄,绫罗绸缎。

大部分穿着体面的男人都留起了短发,不再像是以前那样扎着发髻,但依旧会戴着帽子。

外大街上有不少穿着不同颜色的黄包车夫。

黄色是皇家御用。

红色是朝廷一品大官和皇亲国戚用。

蓝色是二品到五品官专用。

绿色是爵位之人专用色,也是有世袭爵位的人家可用,非世袭的一概以官职为优先,通常有爵多数都有官。

黑色因为是最容易染的颜色,所以贾蓉就给了读书人用。

白色不需要染色,本身就是白色,给商户工匠用。

最难染的是紫色,贾蓉和贾元春,还有原来皇后可以用。

原来的皇后并没有被撤销,依旧是皇后待遇,反倒是林黛玉拿的是贵妃待遇。

其余人也不反对这个,毕竟贾蓉是接的先皇老本,接了先皇的皇后也正常。

帝都的秩序已经稳定,在贾蓉的治理下,这个城市正在不断地焕然一新。

七个王爷来到京城的第一天,就明白有些人天生就应该当皇帝。

贾惜春的感觉和那些王公贵族一样,当经过繁华盛世的半个帝都,来到了威严宏伟的圣宫北街后,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我要见的不是宁国公贾蓉,而是圣朝皇帝!

车夫很快减缓了脚步,看着穿着军装齐步走过的短发士兵。

这些都是贾蓉的亲信,贾蓉已经将亲信分散在了各个队伍里担当指挥。

在经过层层盘查后,车夫将黄包车停在了圣宫北门的小门外面。

早有人在这里等候了。

四个四十多岁的嬷嬷走过来迎接。

为首的是林红玉的母亲林之孝家的。

如今丈夫林之孝是圣宫内务府管事,女儿又是皇上的女人,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名分,但其余人也不会笑话这个事情。

丈夫和女儿都姓林,林之孝家的自然喜欢别人叫她林嬷嬷。

“四小姐。”

林之孝家的还是很懂规矩的,就算贾惜春如今被贾蓉讨厌,不认这个亲戚,她也不敢放肆。

该有的规矩必须要有,林家上下都是贾家的奴仆,在贾家嫡系面前必须要给面子,不然被贾元春等人知道后,连带着林红玉都要被牵连。

贾惜春看到贾府的嬷嬷后,不禁又流下了眼泪。

林嬷嬷走过来说:“四小姐,皇后娘娘已经在宫里等着四小姐了,奴婢现在就带您进去。”

贾惜春迅速点头,很快就要从车上下去。

这个时候林嬷嬷说:“四小姐坐着就是,这里有内宫的车夫。”

贾惜春的丫鬟听到后,迅速识趣的下车,而且掏出荷包就要给车夫银子赏钱。车夫哪里敢收啊,贾蓉每次想开除人的时候就查贪污,来来回回出去了不少人。

“唉,还没收钱呢”入画看车夫弯腰后退要走,迅速喊住他。

林嬷嬷皱着眉头训斥说:“入画你以前也算是宁府的人,怎么宁府的规矩也不知道原来宁府上下,哪有让下人办事还要多给钱的,卫家的规矩也用在圣宫这里。”

入画这才想起来贾蓉家的规矩,顿时不敢说话了。

此时一个十八九岁的女人过来担当了车夫的位置,拉着人力车往圣宫里面走。

圣宫里面不需要多快,道路又平整,不需要多大的力气。

贾蓉平时从百草宫去别处,都是专门的大胸女车夫负责拉车。

健康的女人,奶才有营养,所以贾蓉和内宫几个娘娘的车夫,都是从年轻奶妈里选。

反正依照贾蓉的个性,是不会养太多懒女人的,就算是大胸女仆也不能白拿钱,要干活,身兼多个岗位。

惜春很快在脸蛋比她漂亮,身材比她好,年纪比她轻,头发也比她长的女车夫帮助下,来到了暖香宫外。

暖香宫没有设置院墙,门口的宫女很快看到了来人。

没多久,等贾惜春到门口的时候就见到一群熟悉又陌生的好姐姐们站在了门口。

女车夫很快把车停在门口,安静的站在一边。

贾元春和老太太走过去,贾惜春迅速从车上下来,跪在了贾元春和老太太面前泪流满面。

“姐姐!老太太!”

老太太听到后迅速板着脸说:“怎么还是那么没规矩你姐姐现在是皇后娘娘了。”

贾惜春忙对着贾元春喊道:“皇后娘娘!民女见过皇后娘娘!”

贾元春看到剃光头发的贾惜春,感慨万千的搀扶起了这个算是小姑子的小妹妹。

惜春不光是贾家四春里最小的,也是林黛玉等人里年纪最小的姑娘。

“快起来吧,这些年不见,你吃苦了,但也是当初你自己的选择。”

贾元春安慰了一句,但也不是滋味,当初希望贾惜春快点嫁出去的也有她一份。

因为贾惜春的身份太尴尬了,她走了反而好,结果没想到贾惜春过得这么惨。

贾惜春起身擦着眼泪,抽泣的说:“是我不好,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年都是我自己的罪孽,只盼着早点还清了恶果,从那火坑里逃出去。”

贾元春瞬间又觉得贾惜春还是太自私了一些,在进屋坐下后,贾元春忍不住询问了一些事情。

“我听王家妹妹说过,卫家这些年也没有亏待过你,为何你带着嫁妆又去了庙里出家呢”

林黛玉等人也不敢和贾惜春叙旧,就算是以前和惜春玩的好的史湘云和贾迎春探春,此时也都抱着孩子坐在一边,没有贸然和惜春说话。

林黛玉同样是抱着孩子坐在一边,安静听着贾惜春的解释。

贾惜春擦着眼泪,“姐姐为我介绍的卫若兰中看不中用,婚后没多久就死了,我在卫家就像是一个外人,他们家又欠了不少钱,后来今年年初着火后就想着分我的嫁妆,我的嫁妆自进入卫家后就用个不停,早就没有多少了。”

“他们家下人对我说三道四,姐姐们又不管我,不得已之下,我就出家当了尼姑。”

贾元春冷着脸,“倒是我的不是了,当初你想嫁人,是我提的那个卫若兰,结果害了妹妹。”

贾惜春委屈的擦了擦眼泪。

尤氏对这个贾惜春看不下去了,她没有那么多顾忌,直接指责说:“当初又不是没给你介绍别的,是你自己不愿意,况且卫家对你也不错,你在卫家钱大手大脚的事情真以为我们不知道”

“这些年要不是皇上让人在生意上照顾了一下卫家,你早就被人休了!”

贾惜春听到后,更加委屈了,眼泪止不住的流。

老太太气的难受,“你哭什么哭路是你自己选的!赶紧回去庙里念你的阿弥陀佛去!”

贾惜春迅速跪在了地上,对着贾元春哭喊道:“娘娘!我不想回去庙里!那些人让我干活,还偷我的钱!我身边就入画一个丫鬟,嫁妆也都没几个了,娘娘和皇上再不管我,我以后就要出去要饭了!!”

贾元春真的是又气又怒。

“你起来!皇上让你住两天,那就让你住两天,你先去休息,我不想见你!”

老太太皱着眉头坐在一边,也一言不发。

探春迎春不好说话,也不想理会这个嫁出去的姐妹。

平儿此时主动出来搀扶贾惜春,又说道:“四小姐先起来,我带小姐下去休息,收拾打扮一下,皇上既然让小姐过来探亲,肯定不会让你落到上街讨饭化缘的地步,我们先下去,等娘娘们商量好了自会告诉你。”

贾惜春看着打扮的艳丽又温柔的平儿,闻到了平儿身上好闻的香水味。

比起平儿,惜春现在就像是寒酸的尼姑。

“娘娘,探春姐姐、迎春姐姐、云姐姐、林姐姐、宝姐姐、凤姐姐、老太太……”

惜春一个个的喊着,可最终还是被众人给忽略了。

等平儿带着惜春和入画离开后,贾元春叹了口气,“你们说这个怎么办,总不能让她去要饭吧咱们家哪里能丢这个人。”

王熙凤没好气的说:“这还不简单,给她些钱,让她改嫁就行了,最好是嫁到外地去,别在京城丢人了。”

秦可卿笑道:“你想什么呢皇上连尤大姐都没有封,怎么会封惜春郡主公主,没了封号她也嫁不出去,不如继续当尼姑算了。”

秦可卿和贾惜春不熟,也没见过多少次。

尤氏不介意这个称呼,和秦可卿也是十几年的好闺蜜了,互相也经常在众人面前开玩笑。

反倒是二姐三姐和尤氏的关系有些生疏,因为继姐妹的关系反而不如王熙凤秦可卿这些外人闺蜜好。

尤氏直接说:“我看皇上的意思是不想她在外面丢人了,卫家的事情又不能怪卫家,惜春不论是在尼姑庵还是嫁人都不好,她身份太麻烦,不如随我在后院出家也好,免得在外面丢了皇家的颜面。”

贾元春见尤氏这么说,就犹豫了一下,“这样好吗”

尤氏笑道:“她反正不嫁人了,也不想着再在外面了,那进宫陪着我挺好的,也就我能好好管她了。”

秦可卿也笑着说:“是啊,后院慈航静斋就师太一个尼姑,还是带发的,现在多养一个小尼姑也挺好的。”

贾元春也担心贾惜春在外面丢人,尤其是打着皇上姑姑的身份去做一些丢人的事情。

综合考虑,很快也同意了让贾惜春入宫修行的事情。

很快贾蓉回话:我考虑考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