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北元出兵辽东,背刺王保保
这个时候,张无忌也如同一道闪电般出现在了射击场上。
他一眼就看到了张昊和王保保,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张无忌快步走到张昊和王保保面前,热情地说道:“大舅哥啊,你我一同征战多年,你的箭法依然如此出神入化,简直就是百步穿杨!朕对你的箭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王保保听到张无忌的声音,转过头来,微笑着回应道:“妹夫,你过奖啦!我的箭术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跟你的那些手段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张昊见到父亲来了,兴奋地跑上前去,抱住张无忌的大腿,开心地说:“父皇,今天舅舅教我骑马射箭,儿臣觉得特别好玩,好开心啊!”
张无忌看着张昊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张昊的额头,笑着说:“平常让你练功,也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还是你舅舅面子大,能让你这么开心。”
过了一会儿,王月敏的侍女匆匆赶来,向张无忌、王保保和张昊三人行了个礼,然后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命奴婢前来请您和太子、小王爷一同回宫用膳。”
张无忌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对王保保和张昊说:“走吧,咱们一起回坤宁宫用膳去。”
说罢,他带着王保保和张昊一同朝着坤宁宫的方向走去。
坤宁宫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殿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王月敏早已在殿内等候,见张无忌一行人到来,她微微一笑,迎上前去,柔声说道:“陛下,哥哥,昊儿,快入座吧,今日的午膳特意准备了几道你们爱吃的菜。”
张无忌笑着点头,拉着张昊的手,走向主位坐下。
王保保则坐在一旁,神色间带着几分轻松与愉悦。
几名宫女轻手轻脚地端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张昊看着满桌的美食,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说道:“母后,这些菜看起来好好吃啊!”
王月敏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昊儿喜欢就好,多吃些,长身体呢。”
张无忌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入张昊碗中,笑着说道:“昊儿,尝尝这个,你母后亲手做的,味道极好。”
张昊乖巧地点头,夹起肉块放入口中,咀嚼片刻后,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真好吃!父皇,母后,你们也快吃吧!”
王保保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端起酒杯,对张无忌说道:“妹夫,今日难得聚在一起,我敬你一杯,愿我们兄弟情谊长存,也愿昊儿健康成长。”
张无忌举杯与他轻轻一碰,笑道:“大舅哥客气了,咱们一家人,不必如此见外。来,共饮此杯!”
王月敏也端起茶杯,柔声说道:“哥哥,陛下,昊儿,愿我们一家人永远如此和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三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殿内气氛温馨而和谐。
席间,张昊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今日与舅舅学习骑马射箭的趣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王保保也不时插话,讲述一些战场上的趣闻,引得张昊听得入神,连连追问。
张无忌则在一旁含笑倾听,偶尔补充几句,气氛愈发融洽。
午膳结束后,张昊因玩得累了,靠在王月敏怀中渐渐睡去。
王月敏轻轻拍着他的背,低声对张无忌和王保保说道:“昊儿睡着了,我先带他去休息,你们兄弟俩再聊会儿。”
张无忌点头,目送她抱着张昊离开,眼中满是柔情。
王保保看着张无忌,感慨道:“妹夫,如今你贵为天子,却依然如此重视家庭,真是难得。”
张无忌微微一笑,说道:“大舅哥,无论身份如何,家人始终是最重要的,亲人之间更应互相扶持,共同守护这份亲情。”
王保保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妹夫说得对,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是一家人。”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皆是暖意融融。
殿外,阳光依旧明媚,坤宁宫内,温馨的氛围久久未散。
这一日的午餐,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人心。
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在这深宫之中,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与安宁。
李忠步履匆匆地走进宫殿,面色凝重地向张无忌禀报:“陛下,徐大将军在殿外求见,看他神色慌张,想必是有要事禀报。”
张无忌闻言,不禁眉头微皱。
他深知徐达向来稳重,若非遇到紧急情况,绝不会如此冒失前来求见。
略作思考后,张无忌沉声道:“嗯,请徐大将军进来吧。”
不多时,徐达快步走进坤宁宫,见到张无忌后,他赶忙跪地行礼,朗声道:“臣徐达,参见陛下!”
张无忌见状,连忙抬手示意,说道:“爱卿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徐达站起身来,张无忌紧接着问道:“爱卿如此匆忙前来,所为何事?”
徐达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回答道:“陛下,据前方探子来报,纳哈出率领五万骑兵陈兵辽东城外,其军队旌旗招展,军容严整,似有进攻之势。”
张无忌闻听此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他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王保保,心中暗自思忖,大明和北元之间的和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纳哈出此时竟敢公然出兵进攻辽东,莫非是想趁火打劫?
想到此处,张无忌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厉声道:“传朕旨意,让汤和率领二十万大军火速增援辽东,务必打退纳哈出,绝不能让他得逞!”
王保保的内心充满了慌乱和震惊,他无法相信北元皇帝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他作为北元的使者,肩负着与大明签订盟约的重要使命,本以为这是一次能够促进两国和平共处的机会。
然而,现在北元皇帝却派纳哈出暗中出兵,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让王保保感到无比愤怒和失望。
他不禁想起自己为了达成盟约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以及对北元皇帝的信任,如今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背叛所击碎。
王保保意识到,自己现在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他不仅要面对大明的怒火,还要应对北元内部可能的指责和压力。
他的声誉和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他却对此毫无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