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南洋中国人之痛
男子拱手:“禀上峰,据可靠消息。”
“不日,叶湘云就要与荷兰人谈判。”
庞解好奇:“哦,知道谈什么吗?”
男子拱手:“目前还未传出风声。”
“不过以属下猜测,不外乎兰芳未来。”
“种种迹象表明,叶湘云似乎铁了心投靠荷兰人。”
庞解问道:“说说看有什么迹象?”
男子拱手:“回上峰,此前叶湘云已驱逐异己。”
“如今更是自解兰芳武装,兵勇尽数遣散。”
“他还把荷兰人放进东万律,想必上峰在码头上已看到有荷兰兵在巡逻。”
庞解笑道:“既然他甘愿当洋人走狗就别怪我无情。”
“传令下去,按计划进行。”
“天亮之后启程前往大清。”
一场瘟疫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婆罗洲开始,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席卷整个南洋,并逐步向四周扩散。
路程便成为天然的隔离屏障。
距离南洋越远的地方越安全。
爪哇岛巴达维亚。
总督府,安特生一直在自己办公室办公。
虽说如此,如今也实实在在享受到权力的快感。
原来荷属东印度总督权力如此之大,可兴刀兵,可缔结条约,可断人生死前途,可挥金如土。
好处实在太多了。
安特生第一次品尝到权力没有任何掣肘的滋味。
如今他派出的士兵已经进入东万律和三发城,顺利的超乎他的想象。
唯有打唠鹿还有和顺联盟在反抗,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给国内写信,荷属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整个婆罗洲。
他对那个位置垂涎欲滴,路人皆知。
这时,一个侍卫进来打断安特生的思绪。
“总司令阁下,泗水传来消息,爪哇人又与中国人发生冲突。”
“他们打伤两个中国人;反被中国人打死一人,打伤三人。”
“如今爪哇人聚集数百人围住中国人的商铺要中国人交出凶手并赔偿损失。”
安特生突然觉得总司令阁下这个称谓好刺耳,没好气的说道:“那就让中国人交出凶手并赔偿损失。”
侍卫有些吃惊:“可总督阁下的命令是······”
顿时,安特生大怒:“总督阁下失踪了。”
“新任总督没有到任之前,我说的话就是命令。”
侍卫一惊,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是,总司令阁下。”
他似乎并不想多看安特生一眼,立即转身离去。
安特生非常厌恶的看了一眼离去的士兵,他决不允许任何人挑衅自己的权威。
在他眼里杀几个中国人算什么?
一百年前,在巴达维亚,在泗水共杀掉数万中国人也没见清国有任何动静,更何况几个中国人。
想到这,他突然眼前一亮。
爪哇岛的中国人又经营上百年,积累的财富无法估量。
如果自己不能顺利接任总督,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安特生心中怦怦直跳。
他为他的这个想法激动不已。
不仅佩服自己的疯狂,更佩服自己的智慧。
权力使人迷失,安特生完全将荷属东印度现在面临的局势抛之脑后,不顾大清檄文、不顾英国文咸公使的劝告,开始肆无忌惮的在心中酿造惨案。
这时,又一个侍卫进来打断他的思绪。
“总司令阁下,东万律传来消息。”
“爱德华道威斯德克尔专员说与刘阿生的女婿叶湘云谈判已取得重大胜利。”
安特生大喜:“什么胜利?”
侍卫说:“总司令阁下,还是让信使告诉你吧!”
不一会,一个荷兰士兵进来。
他行礼后说道:“总司令阁下,幸不辱使命。”
“爱德华专员与兰芳共和国谈判取得重大胜利。”
此时,安特生也顾不上总司令阁下刺不刺耳,急问:“什么胜利?”
士兵说:“兰芳共和国已经解除武装,解散士兵。”
“爱德华专员已经接手东万律防御。”
“3月1日正式接收关税和行政权,行使行政、税收和司法权力。”
“叶湘云同意以公司的形式经营兰芳共和国,放弃一切荷兰法律规定不属于公司的权利。”
“叶湘云保证除正常纳税外每年再上缴总督府两万巴达维亚银元。”
“他已经答应将家眷迁往巴达维亚居住。”
安特生大喜:“好,好,太好了。”
“我一定要重赏爱德华专员,并将他的功绩报告给荷兰政府。”
“对了,总督府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士兵说:“承认叶湘云兰芳总长的地位并拥护他,保证他去世以后他的子孙能继续接任兰芳总长。”
安特生大笑:“中国人就喜欢为了个人利益付出任何代价。”
“自私、短视、愚蠢。”
“等他的家眷到巴达维亚后兰芳共和国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毕竟税收和每年两万巴达维亚银元的利益怎么比得上直接吞并兰芳共和国?”
“哈哈哈……”
说到这,他似乎想到什么,大喊:“侍卫,快去看看去泗水的传令兵走了吗?”
“告诉传令兵,命令取消,如果爪哇人再敢聚众闹事就立即逮捕他们。”
“这段时间绝不能有任何针对中国人的恶行发生。”
侍卫立即转身跑出去。
安特生又说:“巴达维亚,不,应该是整个爪哇岛和婆罗洲绝不允许有针对中国人的恶行发生。”
“一定要把我的命令传下去。”
士兵敬礼:“是,总司令阁下。”
安特生心想,看来自己抢劫中国人的计划只能向后推延。
话说回来,如果有大批中国人随叶湘云家眷来巴达维亚,是不是就意味着大量财富的到来?
越想心中越喜。
不过要提前把借口想好。
南洋中国人何其可悲,内有卖国贼,外有豺狼虎豹。
何处才是安身立命之所?
澳大利亚墨尔本。
野狼特战队二愣子分队经过十多天的准备,终于在这一天开张营业。
可与预想中的人山人海不一样,来吃饭者寥寥无几。
吃饭的洋人皆不愿多交钱,都是吃一餐付一餐。
一时间,六人欲哭无泪。
餐厅里面,大板牙很郁闷:“怎么回事?”
“靠此谋略首长轻而易举卷财数十万英镑,为什么我们开业首日收入竟是寥寥数十先令?”
其他五人沉默不语。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