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海上救援欧洲人
劈波斩浪,千帆向南。
船头甲板,江华看着海天相接的地方,心中突然想起一句古诗,秋水共长天一色。
淡淡一笑,江景海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出航一日,航程去半。
明早就踏上纳拉索帕拉的土地,孟买绞肉机正式转动。
这个绞肉机会卷进来多少人,会绞掉多少人的生命?
按照历史轨迹,三年后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直接间接死亡六百多万人,最终被英国人残酷镇压,以失败告终。
直到百年之后印度立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起义,算是彻底臣服英国人的统治。
今天镇压起义也是为印度独立扫平障碍争取时间。
英国人在印度殖民近百年,绝不会允许失去印度这颗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此时的英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可以消灭任何反抗它的敌人。
江华在心中复盘自己的每一步计划。
澳大利亚、南洋、大清、南非战场、巴尔干战场、阿富汗战场、移民计划以及各国舆论导向。
英国南非战败,c计划暂停,美洲暂时搁置。
如今舆论导向的威力还不够,看来还要加上政治正确、女权主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黑人和穆斯林移民。
当然,还有大杀器,控制生育。
宣扬贫穷论、宣扬出生受苦论、宣扬生育痛苦论、宣扬原生家庭有罪论、宣扬婚姻失败论、宣扬自由民主论。
总之,扰乱西方人的思想。
突然,嘎加尔的声音传来打断他的思绪。
“主人,前面护航的武装商船传来消息。”
“他们在海上救起四个欧洲人,一个法国人,两个荷兰人,一个美国人。”
江华问道:“哦,遇上风暴了?”
嘎加尔说:“是从孟买逃出来的。”
江华错愕:“孟买逃出来,难道反抗军乱杀无辜,只要是欧洲人都不放过?”
嘎加尔说:“主人,具体原因还在询问之中。”
江华点了点头:“把他们带过来,我见见他们。”
不一会,四个欧洲人就被送到江华的船上。
江华问他们在孟买做什么?
美国人说自己是棉花商人;荷兰人说自己是胡椒商人;法国人说自己香料商人。
他们也问江华是什么人?
在得知是坦提亚·托比之后大喜过望,终于保住性命了。
纷纷央求江华快去孟买救他们的家人。
江华笑问:“你们为什么在海上?”
“孟买的反抗军在屠杀欧洲人吗?”
美国人一脸怒气:“哦,上帝。”
“反抗军这个名字实在太对了。”
“托比,你知道吗?他们就是一伙强盗,一伙由强盗组成的军队,叫他们反抗军太贴切了。”
“他们不仅反抗英国人,还反抗所有欧洲人。”
“他们虽然没有屠杀除英国人外的欧洲人,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屠杀更可恶。”
江华一惊:“反抗军做了什么事?”
美国人说:“反抗军抢光我们所有财富,一卢比都不给我们留下。”
“这比杀死我们更可恶。”
“托比,你应该知道作为一个商人,破产失去财富的痛苦比死还难受。”
江华大笑:“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心情,我也很同情你们。”
“你们四个为什么会在一起,为什么又流落到海上?”
美国人一叹:“为了保住财富,我们不得不逃出来。”
“我们在码头找到一只小船,可是还没有来得及上船,反抗军就追来了。”
“我们只好丢下家人带着财富逃走。”
“整个印度西海岸已经没有比巴罗达更安全的地方。”
“我们只好前往巴罗达。”
江华有些奇怪:“反抗军抢劫你们的财富,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美国人说:“就在昨天。”
“不知为什么,反抗军突然抢劫整个巴克湾附近的银行、珠宝店和商店。”
“没有一家欧洲人开的商店幸免。”
这时,法国人对他叽里呱啦说了一阵。
遂,二人争执起来。
争执结束后美国人说:“法国人说是因为反抗军有军事行动才抢劫巴克湾附近的商店。”
“但是我不认同他的看法。”
“我觉得那只是反抗军的一个借口,他们的目的就是洗劫欧洲人的财富。”
显然江华对法国人所说更感兴趣,遂问:“军事行动,你能说说是什么军事行动吗?”
法国人用半生不熟的英语说:“可以,不过我需要一份孟买的地图。”
地图很快拿过来。
法国人指着巴克湾的左右两只臂膀说:“反抗军撤走这两个地方的所有军队。”
“他们把军队部署在这里。”
他将手指移动到登陆点,说:“他们撤走军队的时候实施抢劫,整个巴克湾的财富被他们洗劫一空。”
“托比,看到你的军队我明白反抗军的意图了。”
“进攻孟买最好的登陆地点就是巴克湾。”
“反抗军将巴克湾左右臂膀上的军队撤走部署在登陆点就是为阻止你登陆。”
江华笑道:“想法不错,兵力有限,全面布防不如重点防守。”
“如此看来反抗军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知道集中兵力防守关键地方。”
法国人又说:“我昨天还看到反抗军来了援军,后来又坐火车离开。”
“听说那支援军驻扎在塔纳。”
江华一喜:“你知道是哪里来的援军吗?”
法国人摇头:“不知道。”
“他们穿着肮脏破烂的衣服,就像乞丐一样在城中四处乱闯。”
“该死的,他们就是乡巴佬,对妇女和孩子没有任何绅士风度,看起来非常糟糕。”
“好在他们不像反抗军一样抢劫我们的财富。”
江华又问:“他们武器装备如何?”
法国人说:“拿着弯刀长矛和弓箭。”
“就像非洲部落里面的土著一样落后。”
“但是他们似乎并不知道自己落后,他们的士气非常高,脸上全是自信的笑容。”
江华转头对众军官说:“种种迹象表明,援军必定是贝拉尔反抗军。”
“这么说来我们的绞肉机计划已经起作用。”
“你知道他们有多少援军吗?”
法国人摇头:“不知道。”
“总之很多,到处都是,他们站满街道,站满任何一个可以站人的地方。”
“我非常讨厌他们,他们肮脏不堪,还随意大小便。”
“如果没有英国人约束这些印度人,我实在无法想象在印度怎么生活下去。”
“该死的,我无法控制我的愤怒。”
“托比,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