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两军第一战结束

艾伦从望远镜中看到自己的军队两次进攻都为之一缓,给敌人喘息之机,顿时大怒:“骑兵在哪里,我们的骑兵在哪里?”

卫兵立即说道:“指挥官阁下,骑兵团正在绕道西面。”

艾伦大骂:“该死的,这些印度贱民什么时候才能明白速度的重要性。”

“难道他们不知道军队的速度决定战争胜负?”

卫兵虽然也是印度人却不敢吱声。

英国人殖民印度快百年,他在骨子里惧怕英国人。

望远镜里,艾伦看到自己的军队被江华的军队压在地上抬不起头来。

那些拿着刀剑的士兵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能趴在地上不动躲避子弹,只有那些拿着火枪的士兵能组织起有限的反击。

显然战争形势已对自己极其不利。

艾伦嘴中又骂了一句:“该死的。”

也不知道他骂的是自己的骑兵还是自己的士兵,又或者是江华的军队,又或者是所有人。

四团五团圆阵中,第一排战士趴在田坎上,第二排战士半跪在后,第三排战士举枪站着。

突然间有一种前装枪战术的感觉。

前装枪是为了弥补火力不足才排成一排;今日后装枪排成一排却是为了将敌人集中起来发挥火力优势。

由于四团五团收缩呈圆阵,两军交战面急速缩小,渐渐便被反抗军包围起来,相对应的反抗军也越来越密集。

此时,战士们的命中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七八十米至百米之间。

在这段距离,地上躺着无数反抗军的尸体,鲜血已浸湿大地,无数伤兵躺在地上痛苦哀嚎。

更近一些的反抗军就用手榴弹攻击。

一时间,两军交战之地出现数十米的真空地带。

这数十米的真空地带是江华军队的安全区;是反抗军的死亡区。

一阵手榴弹之后,两军暂且进入相持阶段。

突然,在两军交战的西面传来激烈的枪声。

一旅侦察兵发现反抗军骑兵绕道西面瞬间猜出其意图,立即上报旅部。

旅部接报后立即派出一团拦截。

双方在两军大战西面三四公里的地方发生激战。

一旅在派出一团拦截骑兵之后,立即挥师两个团南下加入战斗。

虽算不上对反抗军反包围,也算是里应外合。

四团五团北面的反抗军在两军夹击之下很快崩溃,迅速向南溃败。

在四团五团东南西面的反抗军见北面反抗军已经溃败,也迅速后撤毫不拖泥带水。

仅仅数十秒就脱离接触,其速之快令人汗颜。

见此,四团五团在冲锋号中乘胜追击。

艾伦见自己的军队全线溃败,气急败坏大骂:“该死的,他们的援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我们的侦察兵在哪里,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该死的,这些侦察兵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通通绞死。”

“撤,全部撤到罗奈。”

“一定要在罗奈挡住黑门英人的军队。”

艾伦率先带着卫兵撤往罗奈。

他到罗奈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只要黑门英人的军队进入大炮射程就开炮,不管有没有自己的士兵在里面。

他要用大炮挡住江华军队追击的步伐。

四团五团一直紧追不舍,眼看还有数百米就杀入罗奈。

突然,一阵隆隆的炮声传来。

只见跑在最前面的数十战士瞬间就栽倒在地,很快便痛苦哀嚎起来。

有战士惊呼:“是霰弹炮,快卧倒。”

“是霰弹炮,快卧倒。”

“反抗军打的是霰弹炮,卧倒。”

“轰轰轰······”

又是一轮霰弹炮打来,压得四团五团战士趴在地上抬不起头来。

炮声停止,四团五团趁大炮装填之际立即撤退,退出大炮射程。

高月脸色铁青,万万没想到在追击之时还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死伤数十人。

难怪两军大战时找不到反抗军的大炮,原来早就防着这一手。

在望远镜中,他看到败逃到罗奈的反抗军已经重新组织起防线,即便换个方向进攻也已失去机会。

无奈,退回阿德尔。

艾伦只有八门青铜大炮,而且只有实心弹和霰弹。

八门青铜大炮面对两千人的散兵线,如果用实心弹除了声音大之外,实际杀伤效果微乎其微。

更多时候只是发射一轮炮弹之后就被敌方炮兵摧毁。

如果用霰弹,射程近不说,在战场上一出现就直接暴露在敌方炮口之下,只怕还没开炮就被摧毁。

艾伦非常清楚自己炮兵的优劣,故在这场大战中他把大炮用于防守而非进攻。

此时,正是用武之地。

大炮一响便挡住江华的军队追击,自己也在罗奈站稳脚步,重新组织起防线。

看到江华的军队退回去,艾伦一脸冷笑:“今日就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教训,待我重新整好军队来日再与你们大战一场。”

高月和罗三柱收兵回阿德尔。

一番清点,虽说打死千余,打伤五六百,自己也损失上百人,大部分是在罗奈被反抗军霰弹所伤。

面对这样的战果,两个团长没有丝毫打胜仗的喜悦。

阿德尔大战的战报很快送到江华手中。

他心中暗自庆幸,如果没有一旅挡住骑兵,后果不堪设想。

虽说歼灭反抗军骑兵二百多人,但是想要彻底消灭这支骑兵只能等自己的骑兵团来了才行。

今日一战算是自己与反抗军第一次正面交战。

从反抗军的军事素养来看,他们已经成气候,现在唯一差的就是武器装备。

如果武器装备差距不大,胜负难料。

看来自己对印度次大陆的军事作战思想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对自己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目前来看,已经是坏事了。

心中深深一叹,江华拿起另一封情报,上面有几个名字,前敌总指挥艾伦、总参谋长吉姆、总政委达达巴依。

这是侦察连杨老三偷听到反抗军聊天记下的名字。

这些名字也随战报一起送到江华手中。

艾伦已经知道是谁,达达巴依尚未可知,这个吉姆让他想起自己的一个学生,但不敢确定。

一声轻叹:“通讯员。”

“到!”

一个士兵来到江华面前敬礼:“首长,有何指示?”

江华说道:“给六团刘易德发报,告诉他,反抗军总政委达达巴依已秘密抵达卡尔戈内,如果在战场上遇到尽量抓活得。”

“另外,把庞解叫来。”

通讯员敬礼:“是,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