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游击战与正面战

侦察班在村东围住一大群村民,有男有女,一清点竟有百人之多。

他们将这些村民全部押到杨老三面前。

杨老三立即命人审问。

审问结果很快送上来,这些都是默尔冈村民,反抗军在何处他们也说不清楚。

有些人说还在其他地道里面,有些人说与地道中的村民在一起,有些人说已经逃走。

总之,众说纷纭,没个定数。

杨老三一想,找不到反抗军,先把地道找出来也不错。

遂对村民说:“不管是谁,只要能帮我们找到一条地道就奖励十卢比。”

说到这,他心中一动,又说:“当然,能供出一个反抗军也奖励十卢比。”

一时间,村民哗然。

杨老三静静看着村民商议,他就不信这些村民能视钱财如粪土。

他们如此穷困,十卢比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

如今可以轻轻松松就挣到这笔巨款,他就不信没有村民动心?

果然,仅仅一分钟后就有人站出来说,可以帮助杨老三他们找到地道。

不过,需要杨老三先付钱。

事情只要有人带头就很简单。

一时间,村民纷纷站出来,简直就是趋之若鹜。

杨老三淡淡一笑,手一挥,就有个战士从兜里摸出一把卢比,有数百之多。

看到这些卢比,村民两眼放光,脸上露出贪婪的表情。

战士拿出十卢比放在最先站出来的那个村民手中:“找到一条地道付一次钱。”

村民大喜,快速将钱收入兜中就往村中跑去。

杨老三立即带兵跟上。

众人进村,村中侦察班还在“煽风点火”。

见众人进来大吃一惊,当看到杨老三和侦察连后又是大喜。

杨老三黑着脸指着他们:“你们干的好事,回头再和你们算账。”

“看什么看,还不快跟上。”

不一会,村民就带着侦察连来到一个间被烧毁的屋子里。

他指着一块一米见方的石板说:“这下面就有一个地道,它有四个口子。”

“两个口子在前面两家房中,一个口子在村南口,一个口子在村西口。”

杨老三说:“带我们去。”

“这留一个班看守。”

村民点头,又带着杨老三他们去找其他的口子。

有战士小声说道:“这些反抗军确实有些头脑,挖地道竟然也知狡兔三窟的道理。”

有战士附和:“可不是嘛!”

“如果把所有地道连起来,岂不是找到一个口子就找到全部地道?”

“我们也不会为了这地道战如此伤神费时脑。”

战士们小声交谈,村民带着他们一一找到地道口。

杨老三直接让村民往里喊话,让地道里面的人全部出来投降,否则就炸塌地道口,把他们活埋在里面。

这招果然奏效。

不一会,便从各个地道口钻出来数十人,其中竟有反抗军十数人。

杨老三立即命人将这些反抗军绑起来。

有了找第一条地道的经验,找后面的地道就简单多了。

卢比给到位,地道口和反抗军纷纷被村民找出来。

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肃清默尔冈的地道和游击队。

杨老三押着五十多名反抗军返回伯斯瓦。

萨纳瓦德。

江华分别收到两路进攻部队送回来的战报。

虽说手段各有差异,但归根结底还是依靠本地村民才破解反抗军的地道战。

如今如何镇压贝拉尔地区反抗军有了方向。

本地人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遂,他立即命令四团对默尔冈烧毁房屋的村民进行赔偿。

侦查班烧毁房屋的行为不奖励、不处罚、不支持。

释放卡尔瓦拉德村民。

岂料,江华对这些村民仁慈,这些村民却拿捏起江华。

找地道价格由十卢比涨到一百卢比,供出反抗军的价格也涨到五十卢比,赔偿烧毁房屋的价格也从五十至一百卢比不等涨到三四百卢比。

否则就拒绝江华的军队请求。

情报传回萨纳瓦德,江华一巴掌拍在桌上大怒:“给脸不要脸。”

“把我的仁慈当成驴肝肺,那就不要怪我心狠。”

“命令四团五团取消一切赔偿奖励,如果本地人不配合可采取特殊手段。”

命令送往四团五团,战士们大呼首长英明。

手中有枪有刀还如此憋屈,也确实难为他们了。

果然,这些印度贱民就是记吃不记打,两皮鞭两枪托甚至一枪子下去瞬间变得无比乖巧,就像绵羊一样温顺,什么赔偿奖励都不要了,老老实实带着侦察连去寻找地道和反抗军。

如此,四团五团的推进速度奇快,到了晚上便到了阿德尔外围。(两军交战图见段评)

侦察连送来最新情报,阿德尔有反抗军一万二千人。

四团长高月对五团长罗三柱说:“莫非反抗军要与我们正面决战,他们哪来的底气?”

罗三柱笑道:“可能是一万二千人给了反抗军底气。”

高月点头:“有道理。”

“两千对一万两千,六倍的差距。”

罗三柱又说:“还有小土包战斗也给了反抗军信心。”

“一个沙尘之计,六团十五营差点全军覆没。”

“这一仗对反抗军来说确实打的很漂亮。”

“消灭我们二百多人不说,还得到一大批装备。”

“所以,我们也不能轻敌。”

遂,二人展开地图开始研究作战计划。

情报送回萨纳瓦德,江华也是一脸诧异。

他来到地图前看着阿德尔笑道:“反抗军竟然放弃游击战,要与我军正面决战。”

“谁给他们的勇气?”

整编混成师政委达达纳笑道:“应该是兵力差距和六团十五营差点全军覆没给了反抗军勇气。”

“沙尘之计确实是神来之笔。”

江华一声哼笑:“两千战一万二,优势在我。”

“他们竟胆敢与我军正面决战,那我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命令四团五团务必全歼这支反抗军。”

“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在江华讨论阿德尔作战计划之时,肯德瓦前敌指挥部也在讨论阿德尔作战计划。

只是他们意见不统一,出现分歧。

贝拉尔地区前敌总指挥艾伦·屋大卫·休谟主张全面进攻,一举打垮黑门英人的军队。

在他眼中,游击战是弱者的表现,是与战争结局无关痛痒的战斗方式,应该被抛弃。

贝拉尔地区反抗军总政委达达巴伊·瑙罗吉认为应该坚持游击战消耗黑门英人的兵力,再伺机用优势兵力打垮黑门英人的军队。

双方各说各有理,场面陷入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