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通译带来的祸害

基玛良士越是喊,新军下手越重。

又是四五枪托砸下来,他只觉得身上剧痛,胸中血气翻腾,一口鲜血吐出来。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好啦,好啦!别把他打死了。”

“来两个人把这个当官的捆起来,其他人去总督府搜。”

一个班的新军在班长命令下立即行动起来。

五千新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荡平濠镜葡军,打死打伤葡军三百多人,俘虏六七十人。

抓获各种官员数十名。

城中葡军被肃清后一众官员在叶名琛带领下走进总督府。

看着城中颇具西方风格的建筑,众人一阵叹息。

三百年,整整三百年,濠镜才重新回到中国人手中。

当基玛良士被带到叶名琛面前时,二人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是面色各异。

叶名琛坐在总督椅子上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

基玛良士满脸愤怒的看着他,嘴中喋喋不休。

“你们殴打放弃抵抗的澳门总督,你们是野蛮人。”

“你们惹怒葡萄牙,国王陛下一定会让你们付出沉重代价。”

“国王陛下一定会要求你们的皇帝杀掉你们。”

叶名琛看着旁边的中国通译。

通译眼珠子一转就要翻译,王强笑道:“想清楚再说,懂葡语的不只你一人,否则谁也保不住你一家老小的性命。”

不管是在印度和中国,由于通译擅作主张或水平不够更改原本说话人的意思,造成双方很多误解甚至冲突。

这在后世的史书上多有记载。

原本很小的一件事,就因为通译的原因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中英第一次官方正式外交接触,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清。

由于双方翻译的问题,让中英第一次官方外交接触全面失败,也间接让中国错失拥抱工业发展的机会。

而英国人在这次访清中认为受到极大侮辱,直到向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才觉得洗刷掉耻辱。

江华一再告诫自己手下人,凡是和不同语言之人打交道,对通译都要格外小心谨慎,最好能有三四个通译在场,确保能向对方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图。

通译被王强这么一吓,看了看叶名琛又看了看王强再看了看基玛良士,不知如何开口。

他原本是想向叶名琛翻译说,葡萄牙人愿意投降,请总督不要为难他们,有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

此时叶名琛那还不知道自己差点被通译给耍了。

自从兴洋务之后,他也认识到通译的重要性。

虽说只是生意上的事,不涉及政治、军事,但也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银子亏了就亏了,可是那种被人当猴耍的感觉任谁都要抓狂发怒。

这不,叶名琛大怒:“来人,拉出去砍了。不,拉出去毙了。”

通译大惊,扑通跪在地上求饶:“总督大人饶命,总督大人饶命,小人再也不敢了,小人再也不敢了。”

叶名琛没有一点心软,直接挥了挥手。

立即便扑上来两个侍卫将通译拖出去。

不一会,外面就传来一声枪响。

基玛良士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

身为总督,能与他接触的都是纯正的葡萄牙人,说最纯正的葡萄牙语,虽说当了快三年澳门总督,硬是一句中文也不懂。

叶名琛看了一眼基玛良士冷笑一声:“你们几个通译将刚才葡人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把刚才的事告诉他。”

剩下的几个通译早已被吓得肝胆俱裂,如何还敢有半点隐瞒,纷纷一五一十的将基玛良士的话写在纸上,又叽里呱啦一阵将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基玛良士。

基玛良士先是一惊,而后又是叽里呱啦。

叶名琛看过他们纸上所写后,一巴掌拍在桌上:“他刚才又说什么?”

几个通译立即在纸上写出来。

叶名琛看后淡淡一笑:“他也知道通译之害。”

“你们告诉他,让他下令氹仔岛的葡军投降。”

“我大清从今日起收回濠镜与氹仔岛。”

“让他赔偿我大清五百万两银子军费损失,本督便可放他们回国。”

“否则全部卖到广州修铁路。”

几个通译大吃一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并不愿将叶名琛的话翻译给基玛良士听。

叶名琛冷笑一声:“一群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来人,全部拖出去毙了。”

几个通译立即跪在地上大呼求饶。

叶名琛今日也不知哪来这么大火气,又是直接挥挥手。

几个通译便被侍卫全部拖出去。

有两个通译瞬间吓瘫软在地任由侍卫拖出去,悔恨自己一心向着洋人,觉得大清打不过洋人,洋人早晚会打回来。

基玛良士满脸震惊的看着被拖出去的几个通译。

此刻,他认为叶名琛就是屠夫,就因为通译之事连杀五人。

“砰···砰···”

一阵枪响,又是四个通译的生命结束。

叶名琛冷冷一句:“身为大清之人不思报国却处处为洋人着想,本督留你们何用?”

“来人,将方才那些个通译家眷以通敌卖国抄家论处。”

“平日里仗着自己是洋人通译欺压百姓、横行乡里,可曾想到有今日。”

处决几个濠镜本地通译之后,广州铁路商行的通译出来将叶名琛的话告诉基玛良士。

基玛良士大怒,直接一口否决。

叶名琛也不想与他浪费口舌起身就走。

这时,外面有新军跑进来报:“总督大人,英国公使文咸、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来了。”

叶名琛看着王强,心想王总教官当真料事如神。

于是,冷哼道:“请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三国公使进来。

基玛良士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样激动,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三人看到基玛良士也是大吃一惊,堂堂一国总督竟然如此狼狈,脸上更是血肉模糊,显然是遭受过极刑。

叶名琛记住王强的话,先发制人:“三位公使莫非是来恭喜本督收复故土?”

文咸一叹:“总督阁下,我想其中有什么误会。”

叶名琛大笑:“如果有误会也是我大清与葡国之间的误会,与三位公使似乎并无关系”

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是个强硬派。

他威胁道:“叶大人,如果你不把濠镜还给基玛良士,并赔偿他的损失,我们不介意去北京找你们的皇帝谈谈。”

叶名琛大笑:“如果诸位有这个实力,请便。”

“来人,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