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各国的运河公司

也是在同一天,在大西洋的西海岸,一个叫安德鲁·卡耐基的十八岁美国人在纽约成立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取名苏伊士运河投资发展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高达五万美元。

这五万美元对于苏伊士运河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安德鲁·卡耐基并不在意,他声称他会在一年之内筹集到十亿美元买下苏伊士运河五十年地运营权。

这种大话在当时的美国实在太多了,每天都有无数人吹嘘有多少项目如何赚钱,然而不出三个月就被打脸,黯然退场。

可是这则消息不知被谁给刊登在纽约先驱报上。

这可就不一样了,当时先驱报在纽约非常有影响力,每日发行数万份报纸,还向欧洲发行海外版。

有报纸宣传,效果立竿见影。

短短三日竟然就有数十人来找卡耐基洽谈合作之事。

这些洽谈的事情也被人刊登在先驱报上,无数人向卡耐基投来不一样的目光。

甚至有人传出卡耐基已经筹集到数十万美元,离十亿美元又近一步。

当先驱报传回欧洲时,英、法、俄、西班牙、奥匈帝国、奥斯曼诸国都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算是彻底将苏伊士运河公开化。

一时间各国反应就太有趣了。

英国首相阿伯丁看到这条消息,一口咖啡差点喷出来。

这条消息对他来说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瞬间给他带来灵感。

果不其然,两天后在伦敦也成立了一家苏伊士运河开发公司。

这家公司就更夸张了,说是要筹集五亿英镑购买苏伊士运河五十年经营权。

而且这家公司和这条消息均刊登在泰晤士报上广泛传播。

看到先驱报和泰晤士报上几乎登出同样的消息,雷赛布脸色铁青。

他抓起报纸就直奔凡尔赛宫,他要揭穿英国人的阴谋。

“陛下,英国人实在太无耻了,竟然用这样的伎俩来破坏我们在埃及取得地进展。”

拿破仑三世也是怒火中烧:“维多利亚这个贱人,朕不就是说你又老孩子又多,你就怀恨在心破坏朕在埃及的好事,果然是蛇蝎心肠一样的女人。”

“朕当初没有与你一同出兵对付俄国人真是最明智地决策。”

拿破仑三世与维多利亚女王互通书信这种事,雷赛布肯定不知道。

当他听到拿破仑三世骂维多利亚女王又老孩子又多时,惊地合不拢嘴。

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皇帝为什么要去骂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英国女王。

雷赛布也不好细问,只好说道:“陛下,这件事需要立即告诉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以免他中了英国人的奸计,让我们好不容易取得地进展功亏一篑。”

拿破仑三世点头道:“雷赛布,那就辛苦你了。”

“如果需要帮助,可随时来凡尔赛宫。”

雷赛布躬身行礼:“谢陛下。

与此同时,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皇宫,新任外交大臣雷希德正在苦劝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不要轻信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谎言,要与法国人继续保持合作才能确保在埃及的利益。

自从雷希德献计让奥斯曼对俄国不战不和、不谈不理,只发谴责的外交策略成功让奥斯曼避免一场大战,他就回到伊斯坦布尔再次担任外交大臣。

迈吉德一世轻叹:“朕的外交大臣,如果帝国有十亿美元或者五亿英镑,将会极大缓解现在的财政窘迫。”

“如果不是你成功阻止战争,帝国现在已经债台高筑,就算最后赢得战争又有什么用,依然会失去巴尔干地区。”

“朕的外交大臣,以帝国的实力还能保住埃及多久?”

“如果已经确认保不住,把它换成钱怎么样?”

雷希德张了张嘴竟然不知怎么说。

奥斯曼积贫积弱,如果不是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只怕已经被英法俄这些国家瓜分。

法国说与奥斯曼共同开发苏伊士运河,可是以法国的实力,如果它不遵守协议,奥斯曼又能拿它怎样?

所以,换成实实在在的金钱更有价值。

雷希德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出托普卡帕皇宫,明知这个是阴谋,奥斯曼却不得不往里钻。

这就是让你看到一丝希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抓住它。

果不其然,苏伊士运河公开化后,不管是真心想要购买运营权还是只想恶心英美法等国,欧洲国家纷纷成立运河开发公司,宣布筹集资金购买运河运营权。

就连沙皇尼古拉一世也搞了一个运河开发公司,叫嚣着要拿二十亿卢布买下运河五十年运营权。

实际上,他连一亿卢布都拿不出来,他只是想恶心英美。

看到事态发展超出掌控,又与奥斯曼的谈判陷入僵局,雷赛布不得不禀告法皇拿破仑三世成立法国的运河开发公司,计划筹资六亿法郎购买运河五十年运营权。

法国也想过武力强占埃及,那样就会让法国陷入两线作战,现在好不容易得到的优势又会失去。

自此法国君臣又把英国恨上。

江华在占西收到各国对苏伊士运河开凿的态度后脸上泛起阵阵冷笑,这只是连环计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酸爽的等着你们尝试。

自从江华向巴尔干地区和南非派出军队后,为方便指挥和传递命令,分别给两地的军队取名为印度巴尔干远征军和印度南非远征军。

每支军队一百个团,一个团五千人,互不统属。

两支远征军名义上总指挥为英国女王陛下,在战时由英国将领统一调度,服从英国将领命令。

这是江华特意给所有领军的军官强调过的,毕竟吃英国人的,穿英国人的,用英国人的,住英国人的,打仗时还是要听英国人命令。

这不,细伢子刚领军到瓦拉几亚公国(今罗马尼亚瓦拉几亚平原)多瑙河边上的鲁塞(今保加利亚多瑙河上重镇)附近就接到英国军队指挥官拉格伦男爵的命令。

命他们渡过多瑙河运动到朱尔朱(今罗马尼亚多瑙河上重镇)侧翼牵制俄军。

伺机对俄军发动试探性进攻,如果能迫使俄军北撤布加勒斯特(今罗马尼亚首都)更好。

这里有俄国一个步兵师接近六千人的兵力驻守,就是为防止英国军队从瓦尔纳(今保加利亚港口)登陆之后从河对岸鲁塞过河。

(鲁塞与朱尔朱就是一河分两城。)

这可让细伢子犯难了。

如今他这个团还没有换装完毕,只有三千人换装前装滑膛枪,两千人还是弯刀长矛。

英国人的武器供应严重不足,恩菲尔德步枪只能先供应英军,英军淘汰下来的前装滑膛枪就供应给印度远征军。

此事传回印度,江华便给英国首相发电报,请他允许印度仿制生产恩菲尔德步枪。

一来供应印度远征军;二来可就近补给南非联军。

首相阿伯丁很快批准这份请求,不到十天年产五万支恩菲尔德步枪的生产线运往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