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一次土地拍卖会

1853年9月18日。

今天是台北土地拍卖的日子。

这场拍卖会规模小得多,江华命人在旅部外面临时搭了个大帐篷,帐篷中间放上一块沙盘,沙盘中标明地块号数。

沙盘两边便是凳子,能坐四五十人。

拍卖会十点开始,不到九点便有富商陆续到来。

当他们看到营帐中的沙盘时惊奇不已,围着沙盘问东问西。

讲解的战士一一解答后,富商们更是称奇。

有沙盘总览全局更形象更具体,哪个地块面向哪里,与谁为邻,周边现在有什么,将来有什么一目了然。

有富商原本心中中意的地块在看到沙盘后竟发生动摇。

到九点半之时,有意拍卖地块的富商几乎已到齐。

此时,江华还在办公室工作,苏怡就过来催促他。

这种热闹她怎肯错过。

尤其是幼娘竟然自己回来了,想着自己那夜什么都豁出去了却什么也没得到,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郎君,你快点啊,已经九点三十分了!”

“再不走就晚啦!”

江华笑道:“急什么,从这里走出去最多十分钟,还要再等二十分钟才开始,去太早了是浪费时间。”

苏怡嘟着嘴:“妾身想去看看那些富商做什么,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妾身就喜欢听这些富商聊些天南海北之事。”

江华笑道:“那你先去吧,我一会过来!”

苏怡又不肯:“不,妾身就是要与郎君一起去。”

江华又笑:“与我一起就要再等会。”

苏怡跑过来一屁股跨坐在江华腿上捧着他的脸问:“郎君,妾身好看吗?”

江华点头:“好看。”

苏怡又问:“妾身乖巧吗?”

江华说道:“乖巧。”

苏怡再问:“妾身贴心吗?”

江华笑道:“贴心。”

苏怡嘟着嘴一脸幽怨:“妾身好看、乖巧、贴心,郎君这么宠爱妾身,为何就不能依妾身一次?”

江华被逗笑了。

“好好好,就依你一次,我去换身衣服就出发。”

“免得你又翻旧账,说什么都依我却什么也没得到。”

听到江华答应,苏怡大喜,一双红唇不停落在他脸上。

“谢谢郎君,郎君真好。”

不一会,夫妻二人就出现在拍卖会场。

方一踏进帐篷,苏怡一脸欢喜,拉着江华这看看那听听,还到沙盘前发表一番生意经,听得那些富商一愣一愣的。

“你瞧这六号地块,面朝淡水河,背靠九号地块,再往远了看就是背靠石门山。”

“这叫什么来着,叫前有来财后有靠山,实实在在的旺铺像。”

“哎,一看你们就不懂。”

“先贤曾说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生万物不仅能生财,还能子嗣繁盛、福寿延年。”

“前有福禄寿,后有靠山不偏不倒,何愁家门不兴。”

江华有些吃惊,低声问苏怡:“你还懂这些?”

苏怡嘻嘻笑两声,在江华耳边轻声说:“妾身也不懂,妾身也是听那些给百姓看宅子看坟山的先生说的。”

“当时妾身就记住了,想不到今日还能露两手。”

“郎君,你瞧他们的样子,笑死妾身了。”

江华暗叹,记忆力好就是牛,糊弄人张口就来,完全不需要思考。

时间来到上午十点。

东方兵器工业总经理吴峥还是保持着军人做事的风格,也没什么激情澎湃的讲话,也没什么煽动人心的豪言壮语。

简单说了几句就宣布开始。

首先开拍的是一号地块,有一亩大小。

这块地在锦兴路边上,右边一路之隔是居民区,对面一路之隔是规划中的学堂,背靠二号、三号、四号地块,然后是滨河路,滨河路过去就是正在扩建的大稻埕码头。

极其适合开酒楼饭馆茶社。

起拍价三万两银子。

万万没想到,第一块地开拍就冷场,三分钟过去竟然无人出价。

站在台上主持拍卖的吴峥心中闪过一丝焦急,在连叫两次无人应答后不经意间瞟了角落一眼。

正要叫第三次之时,终于有富商举起牌子。

“我出三万两。”

吴峥大喜:“好,四号牌子东家出价三万两。”

“三万两第一次。”

这时,有个富商起身举起牌子大喊:“我出三万二千两。”

吴峥大喜:“十七号牌子东家出价三万二千两。”

“三万二千两第一次。”

见有人出价,四号牌子的富商又喊:“我出三万五千两。”

十七号牌子富商立即出价三万七千两。

于是,二人较上劲价格很快就飙升到四万五千两。

吴峥大喊:“四万五千两第一次,四万五千两第二次。”

就在十七号牌子富商志在必得之时,又是一声大喊:“我出价五万两。”

吴峥压制住心中震撼,大喊:“九号牌子东家出价五万两,还有没有东家出价?”

“五万两第一次。”

“五万两第二次。”

“五万两第三次。”

随着木槌重重敲下,吴峥大道:“恭喜九号牌子东家五万两拍得一号地块。”

一时间,现场传来无数恭贺之声,

苏怡在后面看得激动万分,抱住江华的手臂感叹:“妾身也好想去拍一回过过瘾。”

江华说道:“你可不能去拍。你要建酒店的那块地我已经给你留好了。”

苏怡笑道:“郎君放心,妾身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圈钱手段,她要是去拍岂不是自家人圈自家的钱。

此时,吴峥对江华赚钱的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区区一亩地竟然卖出五万两的天价。

若是寻常买卖土地二三十两已是高价。

他多少也悟透一些其中的道理,土地值不值钱关键是要看这块土地在哪里,用来做什么?

首长先建居民区和商业街吸引大量人口,有人口之后就能吸引更多商人来开店,此时就能拍卖土地。

拍卖土地拿到银子后又建更多的居民区和商业街来吸引更多商人来开店,然后又拍卖土地。

如此往复,数年之间就可建起一座数十万人的大城。

有了第一次拍卖,后面的拍卖就更激烈了。

在拐角处的一亩地块最高竟拍出八万两的价格,两亩的更是高达十五万两。

起拍价最低一万两,可成交价最低达五万两。

此次拍卖五十亩土地竟然卖到二百四十八万两银子,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江华也是大吃一惊。

心想,还是低估了大清朝这些富商的实力。

难怪真实历史上犹太人想尽办法也要骗满清权贵、大清富商去美国西部投资铁路。

实在是因为他们太有钱了。

铁路修好后犹太人还不起钱就挑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用战争手段消灭债务消灭债权人。

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积累的财富短短百年便被列强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