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军队不参与经商
看到厦门团练登上城墙,施得高满脸不可置信:“他们用了多久?”
郑振缨惊叹:“不足半个时辰。”
施得高又问:“他们伤亡几何?”
郑振缨又叹:“没看到伤亡。进攻城门那一营如此凶险也没看到伤亡。”
施得高吐出一口浊气,仰天长叹:“变了,攻城变了,战争变了。”
“这就是所谓的新军新装备新建制。”
“我们老了。”
一时间竟有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在高处的王懿德和徐耀也被厦门团练的战绩震撼。
良久,王懿德笑叹:“这便是所谓的新军,当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徐耀在为自己眼光、眼见沾沾自喜。
“嘣”,突然城门口传来一声巨响,两扇千斤重城门被炸开。
看到城门被三营炸开,江华给杨雄使了个眼色。
杨雄抱拳大笑:“提督大人、将军,此时不收复失地还待何时?”
二人大笑,挥军杀进城去。
七千将士本已被新式战法震撼,此时见城门大开顿时士气大振,在一片杀声中冲进城去。
城中反贼见朝廷大军杀进城内,举兵来战方一接触就被击溃,无奈向仙游退去。
朝廷军队乘胜追击也向仙游杀去。
江华的军队将城中反贼肃清后便整队回到岸边准备乘船回厦门。
如今他的军队功劳已经够大,不会再去争抢任何功劳。
他回国的目的并非当官,而是想通过自己以点带面来影响整个中国,让朝廷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变革,完成强国强军使命。
战斗结果很快统计出来,此战歼贼三千二百一十六人,斩杀贼首林万青、副将、堂主数十人。
不过,林万青等贼首脑袋被游击将军郑振缨砍走邀功去了。
这份战报很快送到王懿德和徐耀面前。
王懿德在连声惊叹中提笔就开始写奏报:“吾皇陛下万福。”
“今厦门团练万炮齐发声震百里,千余雄兵旦夕之间复兴化府城,毙其贼首林万青数十人,斩贼三千二百余人。”
“团练持洋枪洋炮,战法新颖,战术独特。”
“先行炮击盏茶功夫,毙其城墙上反贼无以计数。”
“再遣散兵千余攻城,两两相隔二三丈不等。”
“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内有乾坤。”
“其三人为队,同进同退,互为犄角,可毙方圆数十丈之敌。”
“行进间,或跪、或蹲、或躬、或爬、或倒,一会藏于石下,一会隐于墙后,一会没于巷口,半点不露己身。”
“但有贼人出没举枪便射中十之八九。”
“贼首召死士四百余人出城厮杀,被其顷刻间斩杀殆尽却毫发无损,何其壮哉。”
“收复永春、延平指日可待。”
“圣命曾言新军,臣思这便是新军。”
“臣斗胆,闽浙新军便以此为始,望陛下恩准。”
王懿德洋洋洒洒百言,只论新军之利,不提寸功之事。
码头上,江华与一众军官围在一起。
他说道:“未来半年甚至一年内应该是个和平时期,在此期间你们的任务反而更加繁重。”
众军官有些不解。
江华笑道:“强国强军的任务才真正开始。”
“若我所料不错,此战必会上奏朝廷,而编练新军就从闽浙开始。”
“要不了多久朝廷必会请你们操练新军。”
刘海笑道:“头次觉得名声大也不是好事。”
众军官大笑。
江华又说:“此前已研究讨论过朝廷军队建制,到时候你们就按照计划进行。”
“闽浙陆军维持在三万人,武警部队维持在八千人,警察部队大县五十到百人不等,小县五十人甚至可以更少。”
“一切建制按我军建制组建。”
众军官敬礼:“是,首长。”
江华语重心长的说:“我再次告诫诸位,只负责朝廷军队组建和训练,不可以接受任何朝廷官职。”
“这是满人的江山,不是汉人的江山。”
“别想着光宗耀祖,权利这东西一旦沾染上就别想抽身,尤其是军权,别没死在战场上死在自己人手里就可惜了。”
“要牢记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回国的目的。”
众军官敬礼:“是,首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江华继续说:“如何推脱朝廷官职你们自己想办法。”
“另外,在厦门筹建一所武备学堂,为朝廷培养基层军官。”
“同样的,你们只负责上课,谁当校长谁当主任一概不参与。”
“可以向朝廷官员建议班排级军官任命,严禁参与任何连及以上军官任命。”
“军权历来都是最敏感之事,千万不要把好事办成坏事,让朝廷觉得我们在拥兵自重,坏了国家强国强军大事。”
开始有些军官心中始终想不明白江华为什么严禁他们参与朝廷一切官职任免,此时听到拥兵自重四字犹如醍醐灌顶。
军队自己训练,军官自己任命,这在朝廷眼中成什么,那不就是私军,朝廷如何能容忍?
江华看着码头上停靠的补给船说道:“朝廷需要装备可以卖给他们。”
“不过必须要保证我们正常作战需求。”
“每次卖给朝廷的时候不要太多,一二百支三四百支一单,能满足训练需求就行。”
“还有,一定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账,事情很为难时可以找个洋人充门面。”
杨林笑问:“首长,卖多少银子合适?”
江华说道:“没个定数,各凭本事,但绝不能亏本。”
“还是算了,军队不参与商贸之事,否则要不了多久你们全钻钱眼里去,最后军人不像军人商人不像商人,还如何强国强军征战沙场?”
众军官开心不到三秒钟就被一盆冷水泼下。
江华接着说:“这样,从一二三营排连干部中各抽调两个文职干部出来组建东方兵器工业公司,公司设在台湾大稻埕,专门负责武器装备买卖。”
“你们只负责介绍引见。”
众军官敬礼:“是,首长。”
江华看着他们的样子笑骂:“瞧你们这个样子,台湾、厦门两地团练组建完成,你们哪个不升官加饷?”
“刚打了胜仗给我打起精神来,回去所有干部每人写一份不少于一千字的战斗总结。”
“从总结中提出战斗的优缺点,作为武备学堂的教材之一。”
众军官敬礼:“是,首长。”
码头上的这一幕落在王懿德和徐耀眼中,他们看到一堆将士时常举手不知何意。
当然更听不到他们说些什么。
王懿德感慨:“看他们的样子当真要撤兵回厦门了。”
徐耀笑道:“督抚大人,不贪功求财,只想保境安民的团练岂不是更好。”
王懿德大笑:“朝廷也怕地方团练尾大不掉。”
“若是其他团练皆像厦门团练这般,何愁我大清不平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