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一次奇怪的朝会

乾清宫中,肃顺将信读给众臣听后,众臣大眼瞪小眼。

与咸丰皇帝一样,信中内容大多超出他们认知,有些又有违祖制,不知从何处说起。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

咸丰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臣心中一阵好笑,吹牛胡扯弹劾个个都是一把好手,强国强军之策却说不出半字。

朕今日就要瞧瞧你们能议出个什么章程。

“安德海,给众爱卿准备个马凳,再准备一个茶凳,两个馒头一碟咸菜一碗水。”

“今日朕要和众爱卿在这乾清宫中好好议一议这强国强军之事。”

“咱们君臣就一条一条的议,什么时候议完什么时候散朝。”

众臣吃惊,难道皇上还当真了?

既然皇帝发话了,众臣只好一条一条的议论。

可是下面窃窃私语一个多小时也没人出来说个一二三。

无奈,怡亲王载垣率先出列:“皇上,微臣认为铁路三策可行。”

咸丰皇帝一愣,这么快就同意了,也不与其他大臣议一议了?

他笑道:“怡亲王不与诸位爱卿商议一番?”

载垣摇头:“皇上,我大清国力渐微,眼睁睁看着百万两黄金而无力,微臣实在痛心。”

咸丰诧异:“怡亲王也知道黄金矿一事?”

怡亲王拱手:“微臣也是近日方知。”

“自打皇上要修铁路之后,微臣便派人去五口、去香港打探洋人修铁路的消息,确实打探到洋人为争夺金矿大打出手之事。”

咸丰皇帝笑道:“是啊!如今我大清再也不能关起门来不问世事,否则如何知晓这天下还有如此大的金矿。”

“年产二百万两黄金,百年不竭。”

“诸位爱卿,可知值多少银两?”

载垣拱手说道:“启禀皇上,如今我大清一两黄金可换十五两银子,二百万两黄金可换三千万两银子。”

咸丰皇帝感慨:“三千万两银子啊!大清的国库收入一年不过区区四千七百万两。”

“一座金矿就占大清国库收入六成之多。”

“难怪洋人坚船炮利如此强大,不远万里打到大清来。”

“诸位爱卿有何话可说?”

众臣突然跪地:“臣等无能,皇上恕罪。”

咸丰皇帝有些生气:“你们让朕恕罪,可朕恕罪后大清积弱难返能改变吗?”

众臣又喊:“皇上恕罪。”

咸丰皇帝一叹:“既然铁路三策诸位爱卿无异议那就拟旨吧!”

“让讷尔经额、舒兴阿、罗绕典、张亮基、陆建瀛他们这些总督派人去两广学学是如何修铁路的。”

“不仅要修铁路还要兴业,把厂子办起来。”

众臣齐呼:“臣等遵旨。”

咸丰皇帝又说:“现在来议一议强军三策。”

“诸位爱卿畅所欲言,不要觉得这里是乾清宫就不敢多言,朕今日恕诸位爱卿无罪。”

众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似乎有口难言。

肃顺看了一圈心中一叹:“皇上,强军三策臣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实在不知如何说好。”

“就说那营连排班建制,微臣能猜测一二,可指导员、教导员、政委为何职位,信中虽有言明,然微臣不求甚解。”

众臣齐呼:“肃大人所言甚是。”

咸丰皇帝轻轻点了点头,强军三策他仔细琢磨勉强看懂前两策,第三策也是云里雾里。

“诸位爱卿,强军前两策又如何?”

肃顺说道:“皇上,微臣觉得武备学堂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朝中能征善战者无数,若是能尽传兵法于学生,对我大清军队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臣无异议。”

“至于组建皇家陆军之事牵扯甚广,还请陛下慎重。”

众臣也齐呼:“请陛下慎重。”

看到咸丰皇帝脸上一闪而过的失望表情,郑亲王端华说:“皇上,强国强军乃众臣之所愿,朝廷之所愿。”

“不如就依信中所言在两广、闽浙先行尝试。”

“观信中所言,这位小友似乎深谙强国强军之道,可以给叶大人去信,让他请这位小友相助一二。”

“届时,朝廷和各督抚派人前去观摩学习。”

咸丰皇帝笑道:“郑亲王言之有理,就这么办,拟旨吧!”

众臣又是齐呼:“皇上圣明。”

回到御书房,咸丰皇帝心中还在琢磨,为何今日这般顺畅,就连倭仁那老东西也没有反对,真是奇了怪了。

五分钟后,他就释然了。

如今谁反对铁路谁就心存反意,哪个臣子敢反对?

强军之策也是如此,即便多有不解之处,也只是闭口不谈绝不出言反对,能在两广、闽浙先行尝试可能已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好法子。

也不知是何人传出来的谣言,当真是妙啊!

朕还得再琢磨琢磨这信中所写,尤其是这强军二策实乃强干弱枝,若是用好了可保百年江山。

原来换装新式枪炮还有此等好处。

以前只是想反贼得到枪炮会威胁大清江山,却没有反过来想枪炮在朝廷手中,反贼只有大刀长矛岂不是轻易就能剿灭,发匪如何还能从广西流窜到两江?

如今面对这天下局势,是要换换脑子了。

那些个大臣如果不换脑子就换人,大清可经不起再被他们关起门瞎折腾。

咸丰皇帝又拿起江华的信认真琢磨,他命人请来肃顺、载垣、端华、奕、文祥、穆荫等人一起参悟书信论其利弊。

江华的信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这个大清的统治者。

让他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天下。

仅半个月后,江华在大岭村就收到朝廷在两广及闽浙率先试点强军三策的旨意。

旨意更有趣,但凡有不明之处着叶名琛参详。

叶名琛一手拿着圣旨,一手拿着密旨哪还敢不尽心尽力办事,立即给江华写信寻求帮助。

当日下午江华便收到叶名琛来信。

信上也说了强军三策,请江华寻人指点一二。

江华笑了笑将信收起来,他要启程前往厦门和台湾。

早在数月前,杨彩霓便命弟弟杨雄回国以南洋富商的名义在泉州知府徐耀处搞到一个团练帮办的名头。

只是人数有些少,只有三千名额,一切花费自行负责,受官府节制。

如今这福建地界也不平静,什么红钱会、乌钱会起义,陆续攻陷延平府城、永春州城、兴化府城。

徐耀怕反贼攻打泉州府,遂为团练大开方便之门。

台湾知府裕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