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扬眉吐气,新篇章

第二天。

方平和田桂一起来到了瑶寨,哥嫂告诉方唯先不要回队里,房子他们先帮着照看着,让方唯在寨里多住一段时间。

“现在的局势不稳啊,县里也是人心惶惶,你还是小心点。”

“晓得的,我会在山上老老实实的呆着。”

方平两口子一直呆到中午,吃过午饭才下了山。

方唯觉得天天这么呆着也很无聊,大宝和小宝在山上的小学和托儿所上学,安全方面倒不用担心。他和盘莲一商量,也去了山林采摘板栗、油茶籽和枇杷果。

从瑶寨过去要走很远的山路,基本上是早出晚归,但两人还是乐在其中。

采摘了不少野果之后,方唯和盘莲又去采摘了大量的珍稀草药。现在有的是时间,整天呆在家里也没意思,还不如去山里散散心。

等草药积累的数量够了,王松林便给陈州中医院采购科打了电话。

“你好!麻烦找一下贾科长。”

“我就是,你哪位啊”

“贾科长,我是新林县瑶寨的王松林。我这里准备好了你们需要的珍稀草药,你看什么时候派人运回去”

“瑶寨是方支书让你打的电话吗”

“我最近没见过他,但可以肯定我手里的草药是你们需要的。”

“明白了,回头我就让人过去采购。”

王松林挂了机,然后在公社打探了一下消息,便返回了寨里。

“三哥,中医院答应过来提货。另外,我在公社打听了一下,好像姓姚的醒过来了,你最近当心一些。”

“晓得了,我会注意的。”

方唯也觉得姚主任醒来之后,肯定会有进一步动作。

所以这么长时间他都没有返回下塘大队,就是防着对方再出什么幺蛾子。

结果没几天郑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说姚主任派人到队里找方唯,找了一圈没找到还放了话,让方唯去县里投案自首,要不然县里会发通缉令。

今年很混乱,也出了不少奇葩事。

姚主任这么做其实根本不符合规定,他为什么不通过公安来找方唯就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在齐海洋等人面前无法通过。

所以他干脆甩开县里,动用自己的心腹手下来做这件事。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郑虎等人根本不配合,什么通缉令都是吓唬洋鬼子的,谁还能被这吓唬住

在下塘大队没找到方唯,这些人又来到了瑶寨。瑶寨更不给他们面子,连寨子的大门都没让他们进。

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姚主任这些人目前还在得势,齐海洋等人也奈何不了他。

时间匆匆。

从九月开始,局势突变。

方唯这边受到的压力陡然消失,他就知道姚主任这群人快完蛋了。

他立即将提前写好的材料装了起来,然后从【三清观】那边的古道去了邻省,将这份材料寄去了京城。

材料里细数了姚主任这一伙人干的事情,并附上了一批证据。

之前方唯被抓的时候,应盘莲的请求,羊城的吴天明也上报过材料。不过那份材料没有详实的证据,而且时机不对,就没起到什么作用。

但方唯早就准备好了,这个时间点抓的刚刚好。

有了这份材料,像姚主任这一批人基本上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绝无翻身的可能。

方唯之所以忍耐了这么长时间,就是在等这个机会。

而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上到下,一大批像辛主任、姚主任这样的人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方唯和16个大队的支书扬眉吐气,重新带领社员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这天中午。

在方唯的家里,高朋满座,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郑先发以及刚刚归来的武耀阳。

武耀阳恢复了县主任的身份,郑先发恢复了瑶岭公社主任身份。而像方唯,因为被姚主任等人关了一段时间,这个经历反而成了他的功绩。

“武主任、郑主任,恭喜二位回到了原本的位置上。我先干为敬,你们随意。”

方唯给武耀阳和郑先发分别敬了一杯酒,而对方两人也没有矫情,同样是端起酒杯就一饮而尽。

今儿是真高兴,郑先发还好一些,只不过是被边缘了。曾庆和武耀阳被带走了以后,可吃了不少苦头,心里把姚主任这一条线上的蚂蚱统统恨死了。

现在这些害人虫都被清理掉了,雨过天晴,武耀阳等人当然非常开心。

“方支书,曾主任说了,你本来应该更进一步的,可惜你自己不愿意,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过,人各有志,我还是尊重你的选择。”

武耀阳紧接着又和方唯碰了一杯,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实际上前几天就有人找过方唯谈话,让他在瑶岭公社主任和县农业局主任任选其一,结果被他给拒绝了。

他说自己还是愿意当大队支书,要在生产一线继续培育稻种。

上面尊重了他的选择,所以又把郑先发调了回来,继续当这个公社主任。

“谢谢,谢谢各位领导的赏识。我这人啊,烂泥巴扶不上墙,还是呆在农村心里塌实。曾主任还好吧等有空我会去看看他。”

方唯向武耀阳表示了感谢,然后就坐了下来。

他现在不光是下塘大队的支书,同时还是公社“互相协调小组”的组长。之前那个草草创立的民间组织,得到了县里和公社的承认,也算是修成了正果。

这就很好,有了这个头衔,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协调17个生产大队的农业生产,继续续写杂交水稻育种的传奇。

吃过饭。

武耀阳和郑先发等人视察了下塘大队秋收前的准备工作,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争取做出的更大的贡献。

“方支书,你提出来的关于育种基地的事情,我回去好好想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秋收工作,这关系到全省来年的农业生产,马虎不得。”

“我明白。”

武耀阳等人离开前,再次强调了育种工作的重要性。

方唯表示不会出纰漏的,一定能圆满完成秋收任务。

第二天。

方唯去了公社,参加了协调小组的第一次正式会议。郑先发也来到了会议室,不过他全程都很少说话,把舞台让给了方唯。

“秋收工作结束之后,我们还有培育高产油菜种子的任务。我跟公社郑主任以及县里武主任商量了此事,县里和公社都同意了我们的计划。

那么咱们的社员们的食用油供应怎么办县里答应按照平均每人每年50斤菜籽油的标准,给我们平价供应的指标。”

作为专业育种的公社,粮食、食用油都无法自给自足,肯定需要县里的支持。

所以,秋收之后油菜种植将会以育种为主,不再生产油料。县里为大家解决了后顾之忧,各大队也没什么好说的,一致同意了这个生产计划。

方唯为了表示对郑先发的尊重,还特意向公社做了请示。

郑先发表示公社没意见,这个计划可以执行。

协调会便到此为止,16个大队的支书纷纷开口,邀请方唯去队里喝酒。当然也顺便把郑先发捎带上了,会议室里顿时传出了一片欢笑声。

方唯和他们也算是“难兄难弟”,一起在那个农场度过了一段失去自由的日子。

因此,方唯便跟着他们去喝酒,郑先发走不开,倒是很羡慕这帮家伙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就是他想得开,要不然他这个公社主任可不好当啊。

等方唯回到家里,天都黑了。

盘莲现在也不管他喝酒的事情,回来了就给男人做一碗醒酒汤,然后扶着他去躺着。

方唯今儿到底喝了多少酒,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确是有些晕晕乎乎的。

其间,方婷婷来过一趟,但他实在是太困了,躺下之后就沉沉睡去,盘莲也没喊醒他。

第二天。

方唯天刚亮就爬了起来,先去锻炼了一会,然后去洗漱吃早饭。

“满满,酒醒了啊”

“我又没喝醉,昨儿就是太困了。婷婷,您怎么还没去上班”

刚坐下,婷婷就跑过来蹭饭,实际上还是想和小叔说几句话。

“上午我调休,满满,我有个事要问你,是不是很快就会恢复高考了”

方婷婷其实是一个很聪明女孩,她一直在坚持学习,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反复的复习,温故而知新,各科知识都掌握的很扎实。

她一直都梦想能上大学,但推荐上大学实在太难了,她只能寄希望于恢复高考。

现在的局面为之一变,她的心里不禁涌起了新的希望。

“可能吧,要我判断的话,不是明年就是后年。”

方唯终于给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这可不是他猜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汇总也能看出来一些苗头,更何况他还有记忆的优势。

“太好了!满满,婶婶,你们慢慢吃,我要去上班了。”

“咦你不是调休吗”

“本来是调休,但我现在忽然不想休息了,所以还是去上班吧。”

婷婷今天调休的目的就想和小叔谈一谈,结果三言两语就谈完了,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再浪费半天的时间就不值得。

有时间还是多看看书,谁知道明年什么时候就突然恢复高考了呢

对于这场高考,方婷婷志在必得。

“三哥,咱家又要出一个大学生了哦。”

盘莲和方唯坐在一起吃早餐,阿公和阿姐已经吃完了,都不在屋里。

婷婷刚走,盘莲就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莲,你还会算命啊,高考八字还没有一撇,你就能断定婷婷一定能考上大学”

虽然方唯对婷婷很有信心,但听到婆娘的话还是很好奇,对方的底气从哪里来的

“这还用问婷婷就算是回家过节,也成没忘记复习功课。你看看周围,除了咱家的婷婷还有谁会这样”

盘莲很自然的一笑,说出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方唯点点头,这个理由很强大,他根本就没法反驳。

周末。

郭永清两口子到方唯家里来做客,买了很多果和小孩子喜欢的零食,其中就有“灯草粑粑”。

方唯和盘莲自然是热情招待,方平也过来陪郭永清喝了几杯酒。

等吃饱喝足之后,方唯把郭永清请进了自己的书房,然后说道:

“郭叔,现在的政策有了一些变化,你当初放在无这边东西也该完璧归赵了。”

“老三,我今儿来可不是为了这个。”

“我知道,不过现在的局势已经明朗了,你把东西拿回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怎么,不愿意拿回去啊你要是继续存放在我这边,我可是要受保管费的哦。”

不管郭永清有没有这个意思,人家的东西就是人家的,方唯可不愿意为了这事再闹出什么误会。

听到对方这么说,郭永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当场打开了箱子。当初他放进箱子里的东西,不仅数目刚好,东西还保存的很完好。

“老三,谢谢你。我和你婶子打算给你留一根金条,你可别推辞啊。”

“郭叔,东西没差你就赶紧拿走,别跟我说那些。”

方唯随后帮郭永清把箱子装了起来,便把对方轰了出去。

他不差那一根小黄鱼,没必要为了一点利益让别人心存芥蒂。

郭永清回头沈钰一说,两口子都挺尴尬的。不过两家的关系一向很好,这点尴尬倒不算什么。

送走了郭永清夫妇,方唯便去了关老爷子那边。老爷子给他的金条他就笑纳了,但老爷子存在他手里的东西,也该给人还回去了。

如果没猜错的话,老爷子存放在他这里的东西,有一个小箱子应该是孙道人的。

“老三,存放在你家里的东西,都是你的。我和师弟对你也没什么太多的要求,你能关照一下我俩的身后事,还有就是关照一下【三清观】,我们就感激不尽。”

令方唯感到很意外的是,关崇阳说存放在方唯这边的东西都是给他的。

无论方唯怎么说,老爷子就是不肯把东西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