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朝会(二)

“如今朝堂局势,对我们而言实在艰难。”浙党一位官员唉声叹气地说,“东林党和徐党两强相争,我们夹在中间,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啊。”

听到他在这里抱怨,一个齐党的官员当即被忍不住开口说道:“你们浙党还好,毕竟你们还占着一个内阁首辅,看看我们齐党,马上就要什么都不剩了,这还让不让人活呀?”

几个人纷纷抱怨,想当初早些年间,他们齐、楚、浙三党那是相互攻伐,互不相让,谁能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他们这些人又不得不抱团,共同应对东林党的威胁。

这能说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现在的楚党党魁吴嗣亮冷眼看着一切,他是不屑于和齐、浙两党合作的,但仅依靠他们楚党完全是孤木难支,只能这样了。

这时,一个齐党官员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此次科举,我们要见机行事。若东林党势大,我们便暂时依附东林党;若徐党占优,我们也可与徐党合作。总之,一切以保全我们三党势力为首要。”

齐党的一些小虾米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在这充满变数的朝堂之上,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寻找生存之道,在两大势力之间摇摆不定。

不过,除了齐党的几个人听他说以外,楚、浙两党的人是丝毫不鸟他,虽说齐楚浙三党都已经衰败,但齐党是三党之中地位最低,而且权力最小。

要不是齐党靠着之前的名声,恐怕都不配合楚、浙两党合作,应该退到一边跟宣党、昆党这些小党派坐一桌,毕竟现在的齐党在京师是真的没有人。

处境可谓是相当不好,矮子里面挑高个,也只能选出来一个正六品的大理寺丞兼御史的韩浚,一般人还能给他几分薄面,但是楚党党魁吴嗣亮、浙党的太常寺少卿姚宗文可不将他放在眼里。

毕竟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在齐楚浙三党思量之际。

宣党、昆党等小党派的官员们,也在发愁。他们势力弱小,在党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即便是想转投他门,也是无路可寻,齐、楚、浙三党按地域划分,不是这三地之人,他们不会接纳,而东林党则又看东林书院,他们也没有机会。

况且随意改换门庭,即便是过去了,恐怕也不会受到重用一生,也就是原地踏步碌碌无为,既然那样,还不如拼一把,没有人会一直赢,树大招风,说不定还有出头之日。

“唉,如今朝堂都被大党派瓜分了,我们这些小党派,怕是再无出头之日了。”宣党一位官员满脸沮丧地说。

昆党的人无奈地摇头:“我们只能尽量不卷入其中,保住现有地位。若能在科举中拉拢一些新科进士,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难呐,难呐。”

随着天色渐亮,太和门外的气氛愈发紧张。各派官员们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朝会即将开始,一场围绕科举考试的权力争斗,也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