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470章 李自成玩擦边

“臣叩见太上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山西巡抚傅山拜道。

“免礼平身。”

待傅山谢恩起身,朱由检指着身后马背上的皮毛,问道:“卿巡抚山西,何以不组织猎杀虎狼熊罴?”

“太上,臣组织多次围猎。”傅山苦笑着说道:“然而山林难行,搜寻不易,大多数军兵看到虎狼也射杀不了。”

朱由检问道:“卿何以不上奏,请调禁军协助?”

“军机处以为臣夸大其词,直接驳回。”傅山回道。

区区虎狼而已,不是有手就能杀吗?就算无力手撕,全副武装还打不过?

这就是军机处的想法。

而且心照不宣的是,军机处不给调令是担心傅山有不轨之心,哪怕傅山忠心耿耿,军机处却不能不防。

“朕留下神箭卫,再调集一个山地团过来,专职负责猎杀虎狼,卿征集猎人协助。”朱由检说道。

“太上圣明。”

傅山刚松了口气,太上皇忽然问道:“为何没有上奏天子?”

傅山犹豫了一下,回道:“陛下转给了军机处。”

傅山→皇帝→军机处→傅山,否决。

“看来天子也未曾把兽患当回事啊。”朱由检摸着下巴说道:“由此观之,天子懈怠了,没把百姓疾苦当回事。”

傅山认真想了一阵,惊讶地发现太上皇说的颇有道理。

若是以前,皇帝肯定要派人实地调查而非直接转给军机处后便不闻不问,如今这般做派,只能说皇帝飘了。

“年少扭转乾坤,如今执掌天下,国势日隆,免不得骄傲自满,朕得敲打一番,免得他真成了唐玄宗。”朱由检说道。

咦,有两只蚂蚁打架。

傅山果断低头观察。

私底下讨论皇帝成为唐玄宗的可能性无所谓,当着太上皇的面说这事可就不知分寸了,不,严重一点说是大不敬。

“来人,把这些兽皮送回京师,让天子看看地方兽患之严重,传朕口谕,莫忘初心。”朱由检当场做了安排。

太上皇只是行军途中顺手打了几波猎物就收获了二百余张皮毛,当皇帝看到这个数量的时候,定然知晓兽患的严重。

毕竟皇帝只是飘了,不是傻了。

此时,大明皇帝朱慈烺还不知道太上皇要敲打他,他正在视察工地。

计划许久的京师——西域的直道终于开始动工了。

当然,目前已经计划好的路线只到嘉峪关,后续路线还停留在纸面上,而山西往陕西正在研究跨黄河大桥的可能性。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工部与交通水利部联合估计,大约要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这条直道。

“困难主要集中在山区,不少崇山峻岭无法炸开,只能绕道而行,目前工部正在研究挖山洞的可能性,不过与跨黄河大桥一样,难度很大。”工部尚书薛凤祚说道。

朱慈烺点点头,问道:“因为直道开工,水泥价格暴涨,工部可有应对?”

“只要各水泥厂如约交付,直道建设不会受影响。”薛凤祚犹豫了一下,问道:“西夷商人勾结不良商人,高价订购水泥,欲从中牟取暴利,实乃囤积居奇,臣以为朝廷当禁之。”

“法无禁止则可为,若要干涉,当定新法而后行。”朱慈烺回道。

去年底,朝廷宣布要京西直道即将开工的消息,有点见识的都猜到水泥价格会涨,佛郎机商人张不浪和唐木石多方游说,纠集了大小三十余商号,筹钱一百五十余万两,预订了北直隶与山西境内大多数水泥产量。

秋天河水回落,冬天封冻,无法使用水力粉碎石头,各水泥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开春后复工,其产出的水泥要交付官府订单,而张不浪等人的订单要到八月份才能交付。

有些急需水泥的人便用高价从张不浪手中收购订单,以求水泥厂交付时能第一时间获得水泥。

简单说,大明境内产生了期货交易。

皇帝知道期货的概念,却不清楚其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因此没有急着禁止,而是在观察。

如果搞期货与股票的家伙只是想着割韭菜,那一定会尝到专制铁拳的滋味,除非挥舞镰刀的是掌握铁拳的男人。

目前,先看着。

视察完工地,朱慈烺又去看了因修路需要而搬迁的百姓。

砖瓦房,前后两排共六间的院落,沿着道路两侧排布,有集中供暖系统,拆迁户们无比满意。

这条件,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皇帝也满意。

省了好多钱。

只能说,以前的官府作风太烂,导致百姓太过纯真。

做了一圈秀的皇帝刚回宫,禄永命请觐。

“启奏陛下,草原巡查使古禄驰报,闯贼南下,连续扫荡多个部落,所有人口全部被捕

往忽兰忽失温。”禄永命说道。

“贼心不死啊。”朱慈烺冷笑道:“朕放其出关,是想他能从国家大义层面戴罪立功,如今看来,朕是白费心思。”

“陛下,闯贼冥顽不灵,臣请带兵灭之。”魏六一说道。

“稍安勿躁。”朱慈烺抬手阻止了魏六一,问道:“忽兰忽失温周边温度如何?”

“与金河卫相差不大,闯贼已经开出煤矿,王师进占后,可仿照金河卫建设治理。”禄永命回道。

金河卫就是木河卫,金河所在,遍地黄澄澄,再叫木河卫不合适,也没吸引力。

随着屯垦师进驻与淘金者的聚集,金河卫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而大明也获得了寒冷地区的生存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用在忽兰忽失温,尤其是在李自成已经搞出煤铁矿的情况下。

“召内阁与军机处。”朱慈烺说道。

不一刻,两部大佬到了御书房。

看了情报,孙传庭笑道:“闯贼想支援建虏却不好,只好趁机抢掠些人口,一边敲边鼓一边壮大实力。”

“首辅不可大意。”尤世威指着地图说道:“看闯贼移动方向,大体是往西去的,触角已至和林,若是继续西进,便可与建虏合流。

另外,不得不防此乃声东击西之计。

其一部人马在南面吸引官军注意力,再派一部人马由北方入西域,若是骤然发难,太上或许无恙,后方的屯垦师可能吃大亏。”

“不无可能。”孙传庭点头说道:“如今草原各部臣服,虽说未曾设官治理,却有大量巡查使在,闯贼所作所为,实乃挑衅。”

草原辽阔,部落众多,牧民分散,导致朝廷难以直治,为了有效管理,设立了巡查使。

划分各部牧场,禁止争斗,限制迁徙,征集余丁入伍,选择适龄女子嫁给义务兵,保证商路,按照大明律解决纠纷,惩戒不服。

巡查使的很多职责是学习或者由建虏治蒙古策略的改变而来。

当然,建虏把宗室女嫁给各部落首领并封其为王的做法没有学,不过草原女子嫁给大明男儿同样是联姻,能有效地削减各部落的反抗意志。

小/大舅子不打姐/妹夫。

虽说实施的时间不太长,但是已经初见成效,如今闯贼肆虐,若是朝廷不出兵击之,怕是一切努力要付诸东流。

各部投大明是因为大明军威鼎盛,跟着大明混,安全有保证,如果放任李自成肆虐,各部落肯定认为大明虚了。

谁跟弱者混啊?

李自成以为自己只是打了个擦边球,绝对没想到此举是在动摇朝廷对草原的统治。

“朕意,发兵击之,彻底剿灭闯贼,收复忽兰忽失温!”朱慈烺做出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