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453章 明人这是这样干的

身负巨石,步履蹒跚。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见一个奴隶脚步慢了一些,监工的军兵上去就是一鞭子。

本就体力耗尽的奴隶倒下,巨石砸在背上,周遭奴隶听到了清脆的咔嚓声。

筋断骨折。

“来人,拖出去埋了!”监工叫道。

附近的奴隶立刻丢下石头,抬着还有气息的伤者往外走去。

没有物伤其类,只有能偷偷歇口气的庆幸。

不远处的文森特与查尔斯看到这一幕毫无表示。

对付奴隶最好的办法不是仁慈,而是刺刀与火药。

“明人也是这样干的,他们轻易攻破了吉打,不费吹灰之力,如今按兵不动,不过是在等待移民抵达。”查尔斯说道。

“原以为柔佛会给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如今看来,最多一个月,明军就能杀穿整个半岛。”文森特说道。

他俩自然是没看到吉打战场的,但是斥候送回的战报有描述。

“……柔佛聚兵五万据守吉打城,明军以五十门火炮轰破城墙后步兵进攻,两日时间全歼柔佛守军后屠城……”

文森特能够想象到那一副尸山血海的模样。

世界道德楷模大明都行屠城之事,他们对土著猴子的手段只是洒洒水啦。

“目前明军只有五十门火炮,但其若攻打马六甲,必然会调集更多的火炮过来,马六甲的火炮不够。”查尔斯说道。

他是从冒险者→开拓者→征服者→统治者一步步爬到总督位置的,精通军事,提出的建议很中肯。

“或许我们可以从军舰上抽调一些火炮过来。”文森特说道。

查尔斯摇头说道:“未必能够实施,因为明军若是进攻马六甲,其海军一定会出动的。”

话音刚落,一传令兵匆匆而来,敬了个礼后说道:“总督,海军巡逻舰在柔佛外海遭遇明国船队,约有四百艘运输船与五十艘战舰,海军巡逻舰本想抵近侦查,因担心发生交火而退让。”

文森特倒吸一口凉气,说道:“一次投送四万人,好大的手笔。”

“也就是明国有这个能力了。”查尔斯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必须守住马六甲,这关系所有人的利益。”

“我已经雇佣了一支普鲁士军团,三千人,加上冒险者和军队,有四千五百人,依托城墙,最起码能坚守一个月。”文森特说道。

“不够,我会游说罗伯斯他们,尽可能加强马六甲的防守。”查尔斯说道。

马六甲城失守,还有南边的爪哇等岛屿可以控制海峡,但是明军有了立足点,蚕食吞并南洋会容易很多,最终丢失海峡被赶去印度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菲利普等人都给了文森特相当多的援助。

但是面对大明一次性移民四万人的局面,查尔斯认为援助还不够多。

此时,柔佛东海岸的瓜拉码头,一排奴隶在军兵的监押下上了船。

仔细看,这些奴隶都是青壮。

“陛下是讲究人,海东的仆从军还没运过来,先把土著奴隶送过去。”吴六奇说道。

“金口玉言,所以我等才死心塌地地追随陛下。”龙在田说道。

“太上尚未有旨意降下,下一步如何做?”吴六奇问道。

龙在田说道:“朝着吉打州打过去,反正要扫荡一遍的,也无所谓顺序了。”

“马上就雨季,必须在雨季开始前占据足够的纵深,但是就四万军队,难以完全掌控地方,或许要收编一些仆从军。”吴六奇说道。

龙在田思忖片刻后说道:“便如此办,暂且收编一万仆从军。”

吴六奇点头应下,又说道:“按理说太上皇已经杀过来了,不知为何停在了吉打。”

“或许……”

龙在田隐隐有所猜测,却不敢说。

别看皇帝主政百无禁忌,道教佛教照章纳税,天主天方无情镇压,但是臣民多少还是心存敬畏的。

瘟神也是神,而且是真神,受朝廷承认的那种。

他猜的不错,太上皇的西路军确实遭遇了瘟疫。

此时,太上皇正站在隔离区外,踮着脚朝里观望。

进去是不可能进去,不要说太上皇,普通军兵也不得进,若非患病,只有医生可以进。

观望间,吴有性走了出来。

浑身浓烈的酒味,酒量不行的闻味道都能醉。

这是出营消毒留下的味道,太上皇倒也不介意。

尽管戴着口罩,吴有性还是按照条例与太上皇保持了距离。

“启奏太上皇,瘟疫已经得到控制,约半个月后消除。”吴有性说道。

“好。”朱由检松了口气,说道:“事后论功行赏。”

“此乃陛下指点所得,臣不敢居功。”吴有性说道。

“莫要谦虚。”朱由检摆手说道:“天子只是提了个概略,具

体研究是你们做的,功劳自然该你们的。说说看,想要什么?”

“太上恩赏,臣不敢辞,臣希望太上能够支持太医院在各省建医学校,仿照工匠学堂之法培育郎中。”吴有性说道。

太医院当然是有学校,不过还是以传统的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教学。

效率颇低。

吴有性想改变这一状况,正好太上皇有表示,便提了出来。

各省建学校能够大量培育郎中,而且除了常见病症,对本地特有疾病也能够深入研究。

见的多了就懂了,懂的多了自然能治,实在不行就各种试呗。

朱由检沉吟片刻后说道:“若是一所学校,朕可以包揽费用,各省都建的话,还得开内帑,只是一味投钱,怕是难以持久。”

“臣早有考虑。”吴有性说道:“医学当在实践中传授,学校可收治病患,教师兼坐诊,诊金归教师,药钱归学校,待学生毕业后,其按月偿付学费,如此不出十年,各学校可自力更生。”

若是不能,肯定是管理者有问题。

怎么办?

挂到城头上晒太阳。

朱由检点点头,道:“好,你写个章程呈上来,朕转给中枢,如此利国利民的事,必须尽快实行。”

“太上圣明。”吴有性开怀地说道。

“卿之功,朕只是顺手推舟而已。”朱由检回道。

此时,南征西路军发生瘟疫的奏报刚抵达京师。

“陛下,是否准备撤退?”尤世威忧心忡忡地问道。

瘟疫,听着就可怕,万一没找到药方,很容易全军覆没的。

“太上皇未说撤军,说明情况尚在掌控之中,不必担忧。”朱慈烺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有吴御医领衔的太医院诸高手随军,定能解决问题。”

“陛下洞照万里,早早设立了瘟疫科,如今方能从容应对。”孙传庭送上马屁。

朱慈烺说道:“朕设瘟疫科只是担忧发生国内大疫,如今用在南征军,不过意外之喜罢了,朕倒是希望一直用不上。”

皇帝还是这么谦虚啊。

尤世威暗暗感叹一句,说道:“陛下,闯贼抗旨不尊,擅自停留忽兰忽失温,且有与建虏勾结的迹象,是否发兵征讨?”

擅自留在忽兰忽失温能忍,与建虏勾结可不能放纵不管。虽说打起来没差别,但是没打之前,建虏无东边之忧,可以毫无顾忌地发动袭扰。

“三千里距离倒也不算远,陛下,臣以为可以发兵将闯贼往北赶。

如今各部都在巡边,只要集合起来北进即可,无需多少额外花费。”孙传庭说道。

军队巡边是练兵,也是证明大明不往外打是不想往外打而不是不能往外打,从辽东到甘肃,有五万多军兵在关外交叉巡逻。

无需全部拉出去,有个三万骑兵就够李自成尝尝厉害了。

“派人告诉李自成,若是明年开春后还未抵达北海定居,朕就扬了他的老巢。”朱慈烺说道。

“陛下圣明。”尤世威应下。

皇帝警告反贼,好说不好听,所以没法走内阁明发圣旨,只能由军机处派人警告,虽说是私下里警告,但是李自成要是敢无视,就要知道什么是“勿谓言之不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