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赶尽杀绝
倭兵溃兵遍野,明兵以明兵以五百人为阵追在后面,骑兵来往驰骋。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
惨叫声穿透铳炮声,闻者越发惶恐。
吸满血液的土地被踩得稀烂,倭兵不小心滑倒,连忙往前爬,却被明兵赶上。
“饶……”
噗嗤,刺刀穿过胸口。
“用火铳,不要让血腐蚀了铳管。”什长秦四郎吼道。
“明白。”
柳大树举铳瞄准前方的倭兵后背,扣动了扳机。
砰地一声,那倭兵扑倒在地,伸手往前,大概是想继续爬,然而手刚抬起来,又无力地落下。
发觉自己跑不动了,一个倭兵跪地,刚要开口求饶,一发子弹击中胸口,当场凉凉。
战场中央,保科正之已经被团团围住。
没有劝降,只有连绵不绝的火铳。
保科正之身边躺了一圈尸体,都是为了保护他的武士,昔日他们追随德川氏耀武扬威,此时与战场上的其他尸体没什么不同。
“将军,降了吧。”鸟居忠春战战兢兢地说道。
“是啊。”水野忠善附和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活着才能拯救日本啊。”
鸟居忠春说道:“儿郎死伤殆尽,日本就没救了。”
保科正之不为所动。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点头,随即往后退了几步,从裤裆里掏出裹裆布,高举着往阵外跑去。
“别开铳,我投降。”鸟居忠春高呼道。
水野忠善跟着叫道:“我是大明人的好朋友,别开铳。”
砰砰砰~
水野忠善低下头看了眼胸口的大洞,又抬头看向明军,只看到一排火焰。
扑通倒地。
看到扑倒的鸟居忠春正看着他。
“为…为…什…么…”
水野忠善没得到答案。
见两个逃兵被打死,保科正之不屑地说道:“蠢货,明军根本不想招降啊!”
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先投降然后伺机而动,奈何明军没有招降之意,就是要全歼。
“日本,完了。”保科正之闭上了眼睛。
明军如此暴力,目的当然是尽可能杀死倭国青壮,以防止以后有人抵抗。
保科正之睁开眼睛,高呼道:“诸君,为了日本,傻鸡鸡~”
“板子~”
三百余人高呼着,随着保科正之冲锋。
三轮火铳,尽数伏诛。
见包围圈中倭兵全灭,谢迁挥手叫道:“上前砍断其帅旗,注意偷袭。”
问:怎么防备诈死者偷袭?
答:捅一刀,如果一刀不够,再捅一刀。
倭军大营里,水谷竹也拎着一个包裹找到细川兴隆,叫道:“主上,走啊。”
“走什么走?”细川兴隆笑道:“我们是王师内应啊,这个时候不该维持大营秩序,等待王师接管吗?”
是啊,我提前降了啊!
水谷竹也下线,谷竹上线。
“主上,不能这样坐着等,我们应该立刻收拢民夫,这是资本,我们带的人越多,越会受到重用。”谷竹说道。
“吆西!”细川兴隆点头说道:“召集藩兵,收拢民夫,不遵号令者,格杀勿论。”
此时,袁时中已经带着五千军杀到了倭军大营门口。
数百自发来挡的倭兵一个照面全仆,随即明军杀进大营。
大部分倭兵已经逃散,少量的没头苍蝇一般乱窜,甚至有人一头撞到了明军面前。
格杀勿论。
为防止帐篷中藏有伏兵,掷弹手们出了军阵,以手榴弹与燃烧弹摧毁之。
很谨慎,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等扫平前营到达后营,细川兴隆举着白旗迎面而来。
身后黑压压一片,约莫有五千人。
这可是不小的规模。
就算明军撤藩,也足以保证他一个官职,有了官职,荣华富贵便有了保证。
“我是谷田部藩主,我已经提前投降,大将军……”
砰~
一声火铳打断了细川兴隆的投降宣言。
见袁时中如此果断,军兵不再犹豫,同时扣动扳机。
血肉横飞,惨叫不断。
狼奔猪突,只为了逃得一条小命。
有机灵又腿快的跑出营寨,却发现一队明军骑兵狂奔而来。
骑兵席卷而过,溃兵立地化为齑粉。
“将仆从军派出去打扫战场,搜集首级建一座京观,再通报四位大王,先把捷报发出去。”魏六一淡淡地说道。
“我以为你会按耐不住亲自冲杀呢。”陆周笑着说道。
魏六一反问道:“你以为人人都跟陛下一样手痒心痒?”
大将本就该居中指挥,冲锋自有前锋负责,如同皇帝那
样每战必先还能把控全局的,也就皇帝了。
就在两人闲聊时,仆从军收到了命令。
“从今以后,我叫李兴久,大明人!”尼子兴久暗暗提醒自己一句,率军上前。
各个手持刀斧,发现倭兵,不论死活,全部砍下首级,尸体则抬到一边等着焚烧。
藩王的封地也属于大明领土,总不能发生瘟疫。
见某个仆从兵举着斧头久久不落下,李兴久走过去一个耳刮子抽下,厉声喝道:“八嘎,为何不动手?”
“他是我哥哥……”
“不,他是逆贼,抗拒王师的逆贼,不要说尸体,哪怕活人站在你面前,你也应该毫不手软!”李兴久扯着仆从兵衣襟,继续说道:“你要记住,我们是大明的仆从,凡是与大明为敌的,都是我们的敌人。”
“嗨……”
叭~
李兴久一个大耳刮子抽过去,随即又给了自己一巴掌,说道:“从今以后,谁再说倭语,便是心怀叛逆,定斩不饶!”
“是。”军兵鞠躬应下。
“继续。”李兴久退后两步。
仆从兵举起斧头,猛地剁下。
首级分离,尚未干涸的体液溅射到仆从兵脸上,这兵却满脸狰狞。
这边砍首级正忙,远处,溃逃的倭兵已经没了力气继续奔逃。
倭兵为了逃命是使出吃奶的劲,能有多快就跑多快,待力气耗尽不过跑出了三五里,而明军徐徐缀在后面,状态良好。
见明军追来,倭兵翻身跪地,磕着头叫道:“大人,投……”
砰~
其他倭兵动作一僵,随即更用力地磕头。
反抗?
逃跑不仅仅消耗了体力,还消耗了心气,何况有组织有装备时尚且反抗不了,更不要说此时丢盔弃甲一盘散沙了。
火焰闪耀,十多个溃兵全部伏诛。
鲜血还在冒着热气,明军已经继续前进。
冷漠,无情。
核心目的就一个:尽可能地多杀。
大量杀伤青壮年,不仅可以提前掐灭以后可能发生的反抗,还能制造出许多寡妇来。
寡妇多了,东阳兵的女人不就有着落了吗?
倭兵人数众多,跑的又散,没有两三天清理不完。
此时,报捷已经送到了韩王府。
四王本来有些惴惴不安,听到捷报同时松了口气,随即振奋起来。
“倭军主力大败,全取倭国就在眼前。”
“是啊,大局已定,以后倭国就是我等的封地了,该考虑如何攻城略地了。”
“倭国必然要改为省,我们需要想个名字出来。”
朱璟溧一句话,让另外三王冷静了下来。
起名什么的……好烦啊。
良久,朱聿键说道:“不如请太子赐名。”
“唐王说得好,应有之义。”
“殿下英明神武,肯定能想个好名字。”
“不仅仅是省名,还有府州县名。”
“好,我等联名奏捷,并请殿下赐名。”辈分最高的朱聿键拍板。
朱伦奎犹豫了一下,说道:“是否等两天,等具体战果统计清楚再上奏?不然还得补奏。”
“先发一道奏报吧,海路本就要连续发三道的。”朱弘桓说道。
虽说如今海运可靠性极高,然而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重要文书必须连发三次,以保证不出意外。
“先发一道出去,然后安排后续。”朱聿键说道:“如今我等只占据江户以及附近,待大军收回休整,就该攻城略地了。”
“反抗者屠,这条核心不能动摇。”朱璟溧说道。
“我觉得有必要重申一下‘凡袭击明军者,方圆三里屠灭’这条。”朱弘桓说道。
“要不要继续从东阳移民过来?”朱伦奎问道。
“一并奏请殿下定夺吧。”朱聿键说道。
从中原移民不现实,那么为了稀释倭人完成归化,就要移一些东阳土著过来,但具体能不能成,还得看太子准不准。
不管怎么办,先把奏章发出去。
就在四王商议着怎么写时,保科正之的尸体被拖到了魏六一面前,还有刀剑盔甲旗帜等战利品。
“搜集这些破烂作甚?”魏六一皱眉问道。
“大将军嫌弃的话,不如赏给末将?”金堉厚着脸请求。
大明军兵普遍瞧不上倭国的人和物,但是对金堉等人来说,这些都是可以传家的纪念品,是能够吹一辈子的荣誉。
毕竟,他们曾经被倭国来回碾压过。
“战后统一分配,战功优先,功劳相当者,年幼者优先。”魏六一说道。
“多谢大将军。”金堉兴奋地应下。
别看他一直陪在魏六一身边,但是有组织指挥之功,比上阵杀敌的功劳大得多。
“大将军,倭国大局已定,
是否上奏太子,请修倭国志?”金堉又说道。
魏六一虽然是武将,但是追随太子身边,听的见的多了,因此当即明白了金堉的意思。
所谓倭国志,可以看作人死后的悼词,基本上是对倭国盖棺定论,当然,要是以后倭国复辟成功,所谓的倭国志就是大明的丢脸志。
作为首倡,金堉捞不到总裁的位置也能混个副总裁,到时候就可以塞私货进去。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金堉想写什么。
不忠不义,无父无君,残暴不仁,倒行逆施……随便一个词都不冤枉倭国。
“如果你觉得可以修,便上表请殿下恩准。”魏六一顿了一下,补充道:“本将会署名。”
作为灭倭主将,他必然也是浓墨重彩的存在,有好处的。
金堉犹豫了一下,道:“大将军,恐怕需要殿下补一道灭倭诏书。”
“没必要。”魏六一说道:“倭国倒行逆施,灭有余辜,到时候你在倭国志里详细阐述便是。”
“谨遵大将军吩咐。”金堉美滋滋地应下。
有魏六一做保,这倭国志总裁的位置就稳了,钱谦益黄宗羲那些文坛大佬都往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