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肃王请降
“秦安州丢了便也罢了,四万兄弟全军覆没,米丁两位兄弟投入主的怀抱,你为什么回来?”
朱识鋐恶狠狠地盯着黑承印,大有送其下火狱的意思。搜索: 一路小说 本文免费阅读
“启奏苏丹,非是臣不愿投入主的怀抱,而是事关重大,臣必须把消息带回来。
明人灭教,罪不可赦,作为主的孩子,我们必须做出反击。
下次战斗,臣会身先士卒,直至投入主的怀抱,请苏丹给臣机会。”黑承印说道。
“你既然有此心,便死罪营效力。”朱识鋐说道。
“臣谢苏丹成全。”黑承印拜谢。
朱识鋐挥手打发了黑承印,环顾诸臣,问道:“明军占据秦安州,甘肃门户洞开,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苏丹,当广传汉狗暴行,激励军民死战之心。”
“万众一心,纵使明军精锐,亦难快速突破。”
“教众乐意献身,必能战至最后,明军想快速推进却是休想。”
诸文武你一言我一语,个个信誓旦旦,朱识鋐却只当放屁。
要是凭信仰就能挡住明军,秦安州就不会失守了。
“各自回去备战,退朝。”朱识鋐挥退众人,转身离开。
还没想好召谁商议,前甘州监纪同知、现都察院左都御史蓝台求觐。
朱识鋐想了想,召其进来。
“臣拜见肃王。”
蓝台一开口,朱识鋐眼中就充满了杀气。
已经很久没人敢提“肃王”这个称呼了,因为这无异于指着朱识鋐的鼻子骂反贼。
没等朱识鋐发作,蓝台抢先说道:“大王,王师反攻,秦安州之战证明,甘肃无力抗拒。臣以为此时当奉表求降……”
“找死!”朱识鋐暴喝打断了蓝台。
“大王杀臣之前,且容臣说完肺腑之言。”蓝台说道。
朱识鋐抬手阻止了侍卫。
蓝台说道:“官军先后灭了建虏与流贼,足见军威鼎盛,亦证明国祚已兴,以甘肃素来穷困,即便有青海与乌思藏亦不足以抵挡官军,负隅顽抗,不过增加罪孽而已,最终不免身死族灭。
此时奉表纳降,朝廷念在大王固守甘肃之功,很可能网开一面,毕竟当时闯贼、献贼先后立国称帝,甘肃以为国朝已灭实属正常。大王为太祖之后,为存国祚而称帝,便如蜀汉之昭烈帝,即便陛下亲至,亦无可置喙。至于现在抵抗,不过是不服朝廷放弃甘肃而已,情有可原,朝廷不该揪着不放。
大王,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奉表请降,可免生灵涂炭,亦可保全肃藩,实乃公私两便,请大王明察。”
“朝廷正在屠杀天方教的兄弟。”朱识鋐咬牙切齿地说道。
蓝台低着头没看到朱识鋐表情,说道:“大王利用天方教巩固人心,如今大势已定,当舍弃天方……”
“将这个异教徒拖下去处以极刑,其族男性处以石刑,女性充作营妓。”朱识鋐暴喝道。
你真信了天方教?
就在蓝台愣神的功夫,侍卫已经上前把他抓了起来。
蓝台并不挣扎,叫道:“肃王,此时不降,错失良机,死无葬身之地,切不可执迷不悟!”
“拖下去!”朱识鋐越发恼火。
侍卫拖着蓝台出了御书房,正好碰见了朱识鋐嫡长子,也就是如今的肃国太子朱烈鸿。
“为何抓蓝先生?”朱烈鸿问道。
“启奏太子,此獠竟要劝苏丹弃教投降异端!”侍卫义愤填膺地说道。
他们能被选为大内侍卫,首要不是对朱识鋐个人的忠诚,而是对真神的虔诚。
“世子,此时不降,再无机会。”蓝台把劝说朱识鋐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尔等且等片刻,待孤向父皇求情。”朱烈鸿说道。
侍卫们不敢违逆朱烈鸿,押着蓝台等在原地。
朱烈鸿进宫了御书房,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蓝先生所言实乃保全肃藩良策,何至于要杀?”
“他乃异教徒。”朱识鋐不假思索地说道。
朱烈鸿愕然。
做皇帝的,哪怕是个伪帝,如何能被教义操控思想?
“父皇,朝廷灭教,若是官军打进甘肃,必然继续屠戮教众,以至于天方教在中土断绝道统。若是甘肃请降,朝廷失去禁教的理由,自然不能继续灭教,即便天方教因此失了兴盛,到底还能存在,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恢复鼎盛。
为国为教为民为肃藩,奉表请降不失为一条好出路,儿臣请父皇赦免蓝台,令其出使与朝廷谈判。”朱烈鸿说道。
“若是与明媾和,如何能得到真神的垂青?”朱识鋐反问道。
“若是道统不存,真神消散,天国化为乌有,父皇龙驭宾天后又能去往何处?当务之急,乃是保存道统。”朱烈鸿说道。
朱识鋐陷入沉思。
只是他满脑子都是经义,实在是理不清其中的利害关系。
“父皇,若是朝廷同意解开禁令,则降,否则,只能竭力捍卫主的荣光。”朱烈鸿说道。
“也罢,便令蓝台出使。”朱识鋐说道。
倒也不怕他跑了,毕竟其嫡长子就在城内,还有后续的妻子与儿子。
蓝台收到命令,当即牵了马赶往秦安州。
还没看到秦安城便被巡逻的明兵拦住了去路。
“我乃甘州监纪同知蓝台,奉肃王令奉表请降。”蓝台叫道。
说完,他从怀里取出了珍藏许久的官印。
区区甘州监纪同知的官印,官兵自然是不认识的,便把蓝台带回城。
看到城头飘扬的大明龙旗,蓝台呆了。
“喂,走不走?”什长汤明催促道。
虽说对方是来请降,却依旧不客气,毕竟在禁卫军眼中,朱识鋐只是冢中枯骨而已。
蓝台却心怀激荡。
好久没看到大明龙旗飘扬,若非还记得自己的任务,怕是要好好醉一场。
当听到蓝台以甘州监纪同知的身份来请降,皇帝还是有点意外的,以至于见到蓝台的第一句话是“朕以为甘肃官员已经不存,却不想还有心念朝廷者。”。
“陛下,臣当初确实以为大明已亡,方才支持肃王称帝并为肃国之臣。”蓝台说道。
“除了你,还有谁?”朱由检问道。
“前巡抚林日瑞、总兵马爌等文武,皆降,只是因为肃王笃信天方教,他们多番劝诫无效,惹得肃王不喜,或贬或流,皆不在兰州。”蓝台说道。
信天方教的朱识鋐其实与多尔衮差别不大,都是远离汉统的存在,可以说就是蛮夷,林日瑞等人自然要劝。
蓝台则觉得等恢复了大明江山,朱识鋐也就寿终正寝了,朱烈鸿上位后可以拨乱反正。
“陛下,肃王迷信天方教,不妨以赦免天方教为条件,许其投降,随后令世子袭爵,缓缓改造天方教。”蓝台说道。
他把朱识鋐的条件灵活了一下。
“你的想法很好,却不知朝廷禁绝天方教之坚定。”朱由检说道:“传入中土千年,天方教女不外嫁,汉女入嫁必信天方,其不过华夏传统节日,把真神凌驾天子之上。
当初建虏入关,京师天方徒欲献城,如今王师进抵秦安,天方徒死命抵抗不说,凤翔天方徒竟然聚集袭击辎重队。
如此狂热,必难安定,为长治久安计,非得禁绝不可。”
蓝台语塞。
“你要是不回去,会有什么后果?”朱由检问道。
蓝台回道:“妻子被杀。”
“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回去如实转述朕的话,令朱识鋐无条件投降,朕可免他死罪,降朱烈鸿为郡王,移封倭国。二是留下,待官军收复兰州后,替你全家报仇。”朱由检说道。
“臣回兰州。”蓝台当即做出了选择。
朱由检说道:“求仁得仁,朕便安排护卫送你回去。”
蓝台拜别而去。
历史上他,他随巡抚林日瑞抵挡闯贼,战败殉国,如今为了大明统一,义无反顾地回了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