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封禅之意
“听说了没?”
“你说的是陛下已经决定禅让之事?”
“是啊,太突然,完全没准备啊。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
“没什么要准备,这几年都是太子主政,注意下称呼就行。”
“我还以为陛下会继续坐几年的。”
“相比做皇帝,还是大将军更合适。”
“太上皇加天下兵马大元帅,估计建虏余孽要苦。”
朝臣们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个不停,完全没有刚回北京的悲春伤秋之情。
实在是太突然。
虽然大家早有预计皇帝会主动禅位,但是真发生时,不免感慨万千。
只是没让他们讨论太久,朝会的钟声响起。
诸臣收敛心思,鱼贯进入大殿。
皇极殿还是那个皇极殿,却好像已经不是那个皇极殿。
行礼完毕,诸臣站定,皇帝开口了。
“诸卿已经知道了,朕决意禅位,各部准备禅让继位大典,圣诞节时禅位,在此之前,朕于长陵守孝。”朱由检说道。
“陛下圣明。”x全部。
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
见无人反对,朱由检起身离开。
诸臣目送离开。
“有事进奏,无事退朝。”
方正化的吆喝将朝臣的心思拉了回来。
“臣有奏。”行人司司正张志出列。
准。
“陛下登基之初,除阉党,清朝政,虽然被奸人蒙蔽,然用人大体无恙,奈何小冰河降临,局势日趋崩坏,以至于十二陵被毁。
轻徭薄赋而军力日强,陛下神威,建虏流贼或灭或逃,内忧外患仅余甘肃一地而已。又收东番交趾为粮仓,以东阳琉球为屏障,万国来朝,无有不服。
陛下宽宏大量,以鼎盛之年行禅让之事,前古未有之德,纵使尧舜禹不过如此。臣请陛下封禅泰山,彰武功文德,为后世子孙示范。
臣僭越,请殿下圣裁。”张志说道。
呃……请皇帝老爹封禅泰山,虽说自从宋真宗之后再无帝王封禅泰山,但是张志的请求很合理。
皇帝老爹春秋鼎盛却禅位,确实是亘古未见的壮举,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此事由父皇陛下定夺。”朱慈烺说道。
接下来就没人说事了。
各衙刚搬回京师,一大堆事情要忙,早早散场。
朱慈烺找到皇帝老爹,说了张志请求封禅泰山的事。
“朕感觉那厮在讽刺朕啊。”朱由检摸着下巴说道:“壮年禅让,不应该挺丢人的吗?”
朱慈烺说道:“爹觉得丢人可以不禅位的。”
朱由检说道:“倒也不必,十二陵被毁,有何颜面可言?早早禅位,还能落个知进退的评价。”
“或许世人会说爹有尧舜之风。”朱慈烺说道。
“尧舜啊。”朱由检陷入回忆,道:“想当年先皇兄让我为尧舜,却不想禅位成了尧舜。”
朱慈烺没说话。
“行了,就算要封禅泰山,也得带上多尔衮和李自成的首级吧?还要带一大群草原部落首领去跳舞,不然也太丢人了。”
朱由检果断否决了封禅泰山的事。
最低最低也要收回甘肃青海,不然容易成为宋真宗那样的笑柄。
“行了,你去忙,朕去看看祭拜长陵准备的如何了。”朱由检说道。
太子只是单纯的守陵,并未举行祭拜仪式,朱由检却要准备隆重祭拜的。
不一刻,到了礼部。
礼部和兵部的官员正在处理此次的祭品——首级。
有早就被砍下来的吴三桂、孔有德首级,山海关中被击杀的尚可喜,天津城中被阿济格杀掉的耿仲明一家。
三顺王齐齐整整,一个没落,平西王也成了祭品之一。
而在天津内讧中获胜的阿济格也没笑到最后,他一家也成了俘虏,要在长陵前处死。
被击杀多铎,其他宗室如满达海、祜塞之辈,凡是辨认出来的,都取了首级,多尔衮皇太极以及多尔衮的父祖都被刨了出来。
也就摆放祭品的地方不够,也是因为其他的汉奸与女真文武档次不够,不然光拉首级就要十多辆车。
这项工作还是比较繁杂的,比如多铎近乎被烤熟,战场上只是粗略处理,过了一个夏天烂得不成样子,弄成骷髅头,免得成为瘟疫之源。
看到官员们忙的脚不沾地,朱由检没有多留,转身去了第一俘虏营。
高杰的老婆刑氏带着一队女兵迎了出来。
“怎么样,有没有寻死觅活的?”朱由检问道。
“刚烈的就不会成俘虏了。”刑氏笑道:“在秦淮河妈妈的调教下,一个个都老实的很,配给军兵绝对没问题。”
第一俘虏营都是女子,而且身
份不凡,比如豪格济尔哈朗多铎的妻妾与女儿,代善的小妾、孙女与儿媳,甚至还有福临的皇后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布木巴与贵妃董鄂氏。
本来皇帝想挑选几个充实太子后宫的,然而交趾东阳各有美女入东宫,草原各部也有送美女的意思,皇帝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些女子会分配给军兵为妻,而刑氏就是负责人。
本来刑氏只负责监管,不过她发现某些人认不清自己的处境,便从秦淮河请来了专业人士,如今都调教的老老实实。
“那就好。”朱由检点点头,道:“等忙完了这阵,你看是去交趾还是把高卿调回来?你夫妻长期分居两地也不合适。”
“那死鬼在交趾快活着呢,管他。”刑氏带着怨念说道。
夫妻别离,皇帝也不好多说。
主要是不知道说什么。
哄皇后全凭腰杆子硬,哄下属没法这样干,只能打个哈哈,告辞而去。
此时,太子已经把否决封禅泰山的决定传了下去。
张志得到消息,显得失落无比。
副司正以及诸行人见状,也不知道怎么去劝他。
行人司负责上传下达,很难立功,好不容易想出的进步方式就此被否决,肯定难受。
好在行人司事情不多,张志摸鱼也不耽误什么。
到了下班时间,张志回到家中。
书房里,已经有人在等他。
冯铨,前大学士,由东林转入阉党的存在,随魏忠贤倒台而去职,不同于历史上投了清,他早早地追随皇帝南下定居南京,可惜谋求复起而未成。
“太子否决了封禅之事。”张志说道。
“本在意料之中,倒也不必失望。”冯铨说道。
张志问道:“接下来怎么办?”
“等。”冯铨说道:“无法借助山崩杀皇帝,只能徐徐图之。”
武力是不可行。
不要说皇帝武力卓绝难以刺杀,太子也是护卫严密,付诸武力都是妄想。
“朝堂上还能做什么?”张志问道。
“仔细看仔细听,看那些人可以收拢,等太子死了,要诸人齐心协力才能把朱慈炯推上去的。”冯铨说道。
张志想问怎么干掉太子,最终还是没张嘴。
不是不想掺合,怕自己这边走漏消息导致功亏一篑。
两人闲聊几句,冯铨起身告辞。
作为有数的富豪,冯铨第一时间买了大宅院,而且就是自己以前做大学士的那间。
进了偏房,供桌上赫然摆着周延儒的灵牌。
想当年周延儒进京赶考,与冯铨一见钟情,不是一见如故,而是一见钟情,两人不但形影不离,而且还早早给儿女定了婚约。
长相厮守终老,没想到周延儒被干掉了。
复官不成,功名被剥,特权尽去,纳税无数,再加上杀情之仇,冯铨疯癫了,非要杀朱慈烺而后快。
好在朱慈烺倒行逆施,天下怨愤者众多,在他四处奔走之下,倒也联络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而且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不过不同于炸塌泰山埋葬朱由检那般粗暴,杀太子需要长久的功夫,如今只能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