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十二陵成了香饽饽
“市井疯传殿下活埋庶人瀛庶人浩之事,绣衣卫正在追查来源,然而传播者隐秘,恐怕难有结果。搜索: 玩家书域 本文免费阅读”殷文一说道。
“无妨。”朱慈烺淡淡地说道:“本宫就是要以此告诉外界,谁给本宫添堵,本宫让其填土。”
“殿下,此事可以让绣衣卫办,没必要坏了名声。”殷文一说道。
“不管是你还是魏六一去办,必然有弹劾,本宫亲自办,有人敢啰嗦吗?”朱慈烺问道。
没有。
没有进谏,没有弹劾,最起码目前还没有,以后大概也不会有。
“北方仅剩甘肃一地尚未恢复,接下来以经济民生为主,凡是不打仗的时候,朝堂之中必多争权夺利之事,本宫要让所有人老实点。”朱慈烺说道。
“臣会把消息传出去。”殷文一应下,又道:“陛下,流言如何处置?”
“无需处置,本宫估计你查不到主使者,别浪费精力了,把资源用在反间谍上吧。”朱慈烺说道。
朝野反对不值一提。
毕竟没人能动摇储君位,也就搞这些所谓的“太子残暴不仁”的小把戏。
有什么用呢?
没用。
只要百姓觉得日子比以前好过,就没有人能动摇太子地位。
就在殷文一告退时,陈王廷进来,拜道:“启奏殿下,江西庐山东林寺智旭和尚领诸多和尚至昌平,欲在十二陵设水陆道场,随行信徒五六万,大军已经戒严,随时可以镇压。”
此时,钱谦益正在与智旭论法。
他以为自己学贯三家,定能说服智旭回去,然而想多了。
智旭可不是酒肉和尚。
国初,佛教还差强人意,然而到了中期,佛教堕落的厉害,其上层是大商人大地主,生活优渥,奢靡之风盛行,下层就是佃户奴仆,苦苦煎熬,这般状况下,自然无人修法,佛法便不断倒退。
从隆庆年起,陆续出现高僧大德,再次推进了佛法发展,其中声望最高者被称为“四大高僧”,智旭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另外三位先后去世,智旭已经成了佛教的扛把子与话事人。
钱谦益被驳斥的哑口无言,只能领着智旭觐见太子。
当智旭抵达时,太子仔细打量了一番,见其衣着朴素,身形清瘦,问道:“大师平日便是如此简朴吗?”
智旭回道:“方外之人,不假外物,唯求……”
“本宫不懂佛法。”朱慈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智旭,说道:“要是不会好好说话,就不必说了。”
智旭回道:“启奏殿下,小僧怕坏了修行,平日一直粗衣粗食。”
“其他和尚呢?”朱慈烺问道:“你所在的东林寺为净土宗祖庭之一,信徒众多,香火鼎盛,田产众多,积蓄无数,为何不愿意纳税呢?”
“殿下,小僧所知,东林寺依法纳税的。”智旭回道。
“东林寺有田十一万余亩,其中一万二千亩种植烟叶,却以种植玉米报税,偷税三万二千两,山林四万六千亩种植桑树,以麻布报税,偷税四千六百两,怎么解释?”朱慈烺问道。
智旭忍不住回头看向了东林寺主持沉宁和尚。
见其满脸惊慌,智旭叹了口气,转向太子说道:“殿下,小僧愿交出东林寺所有产业,只求殿下给佛家留一线生机。”
朱慈烺轻笑道:“留了啊,不是允许五十以上者耕作修法嘛。”
“多谢殿下隆恩。”智旭以俗家礼节拜了后,起身离开。
“祖师不能走啊。”
“法会离不开祖师主持,请祖师留下。”
诸多和尚连忙开口,沉宁更是一把抱住了智旭的大腿。
不同于智旭,沉宁肥头大耳的,更符合大和尚的形象。
智旭停下脚步,说道:“小僧此来,是为佛家求生路,却不想是尔等自绝生路,因果循环,岂是小僧所能干涉?”
他已经明白诸僧众的心思。
通过给十二帝祈福的方式获得太子欢心,继而劝太子取消灭佛,不行就鼓动民间舆论给太子施压。
但是太子一句话,智旭就知道太子不可能改变主意。
东林寺田产上偷税三万两,商铺等产业又偷了多少?
天下间寺院太多了,如同东林寺这般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偷税漏税几百上千万两,扪心自问,智旭觉得自己要是太子,肯定得操刀子。
事情已经无可挽回,自然万以佛法传承为要。
收三五个传人,种十几亩田,也能把教义传下去。
至于什么时候发展壮大,等时机吧。
总会有时机的。
北宋末年,宋徽宗改天下寺庙为道观,令和尚做道士,如今还不是佛教凌驾于道教之上?
朱慈烺活不了一百年,而佛法可以传承数千年,肯定能等到转机。
当务之急,还
是保持传承为要。
于是,智旭拔出腿,毫不留念地离开。
“祖师……”沉宁嚎啕大哭。
他已经收到了五台山的消息,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下场,如今唯一的指望离开,惊惧化作眼泪滚滚而下。
“闭嘴。”朱慈烺不耐烦地呵斥道:“哭哭啼啼,可有方外之人的模样?”
沉宁立刻收声。
“看看你们,能组织这么多信众北上,却没想过替朝廷组织移民?”朱慈烺没好气地说道:“不过来都来了,信众分散安置于山西陕西,尔等和尚用双手修复十二陵。”
“殿下饶命。”立刻有信徒给跪了。
本来只想着混吃混喝,顺便看个热闹,哪想到把自己给搭了进来?
“怎么,愿意随着秃驴一路北上,却不愿意听从本宫安排?”朱慈烺问道。
“小民不敢,小民……小民……”
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话。
听和尚的却不听太子的,要做什么?想做什么?不对,不听太子就已经是死罪。
诸多和尚更是呆若木鸡。
双手修十二陵?
沉宁下意识地看了眼自己白白胖胖的小手,想到磨出水泡后血淋淋的样子,忽然觉得还不如去天竺呢。
天竺那边崇信佛法,自己善于察言观色又巧舌如簧,加上耳濡目染懂得的佛法,必然能混的风生水起,何至于在这挖土搬砖?
辛苦且不说,只怕金屋里的几个娇娃要被人偷走。
没有后悔药,更没有回头路。
大队的军兵已经将和尚们围住。
登记造册,然后按图索骥,把其所在寺庙查封,这些和尚必须挖土搬砖。
太子说的,佛祖也挡不住,除非佛祖降下一记大毁灭术。
见和尚们被围着登记,机灵的信徒立刻脱离人群,往回路跑去。
时不时回头张望,生怕官兵追来。
好在官兵忙着看管和尚,无暇顾及,更没有追赶。
跑到看不见官兵的地方,卫仲阳扶着一颗小树喘着粗气,一边心有余悸地说道:“吓死我了,差点就被留下。”
“是啊,幸亏跑的快。”
卫仲阳吓了一跳,才发现身后跟了一个人。
“兄台尾随于我,意欲何为?”卫仲阳警惕地问道。
“在下蓝子炎,也是从那边跑过来的。”蓝子炎指了指长陵方向。
不是官兵就好。
卫仲阳松了口气,说道:“同为天涯沦落人,不如一起走?”
“正有此意。”蓝子炎说道:“路上说不得有盗匪溃兵,一起走安全。”
“哎,原以为就算太子强硬,却法不责众,谁能想到太子如此强硬呢?”卫仲阳愁眉苦脸地说道。
来的时候几万人,盗匪溃兵不敢接近,安全无虞,所以他们就当做踏青了。
有吃有喝的,挺好。
万万没想到,太子毫不容情。
这下子好了,就两个人走路,不但面对盗匪溃兵的威胁,吃的喝的还要自己想办法。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蓝子炎懊恼地说道。
两人走了十多里,迎面过来一队军兵。
心肝直颤。
怕什么来什么。
十个军兵迎面而来,领头的问道:“尔等何人?”
“我是良民。”卫仲阳叫道:“有路引为证。”
其实有头发就可以。
当前潜藏的盗匪溃兵都是来自于建虏,最显著得特征就是金钱鼠尾辫。
不过什长武大彪还是仔细检查了路引,确认无误后将路引归还,领兵回归队列,继续往北而去。
“哎,都不要银子的?”蓝子炎捏着钞票,惊讶地问道。
“是啊,竟然没有索取贿赂。”卫仲阳同样惊诧。
跟传说中的丘八完全不一样。
换做以前,两个行人在路上遇到军兵,但凡能留下遮体的衣裳都算是对方军纪森严,如今却一毛钱不要。
就在两人不解时,两个军兵跑了回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取出了钱包。
花钱消灾吧,总比不明不白丢了性命强。
毕竟荒郊野外的,杀了人丢进沟里,等被发现的时候,只剩下白骨了,全无后患。
“路上已经扫了一遍,大体安全,然而少有人迹,饮食不便,你俩没带干粮水囊走不远的,拿着。”
看着军兵递过来的水囊与干粮,两人呆在了当场,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大男人,磨磨唧唧。”武大彪把水囊干粮扔进对方怀里,转身追赶队伍去了。
“兄长,这……”卫仲阳看了眼食水,又看向军兵的背影,心情复杂难言。
“哎~”蓝子炎叹了口气,说道:“观其作为,方知官军何以百战百胜,我等想着借秃驴给太子找麻烦,何其可笑也!”
“是啊,如此军纪,何愁天下不定?我等还是老老实实纳粮缴税吧。”卫仲阳说道。
两人相视一笑。
都知道了对方是士绅出身,之所以来此,表面是支持和尚,其实是想看看能不能反抗一体纳税的政策。
如今看来,是不可能的了。
军兵肯给百姓食水,自然也不会对叛逆手软,还是老实点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