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江湖无水

第384章 多尔衮要焚城

天色渐黑,御书房内近乎不见人影,内侍轻手轻脚地点燃了蜡烛,生怕惊动了多尔衮。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从早间接到辽阳失守的奏报,多尔衮就呆坐了一天。

噼啪~

烛花炸开,多尔衮身体一震,看向了烛火。

指甲大的火团,似乎化作漫天烈焰,不但填满了他的眼眶,更吞噬着多铎的身体。

啊~皇兄救我,救我~

多尔衮似乎听到了多铎的哀嚎与惨叫。

多尔衮忽然起身,怒喝道:“来人,把放火的拖下去杀了!”

负责掌灯的内侍噗通跪下,磕头求饶:“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绕个锤子。

明军能放火,那是有实力,你个小太监敢点灯,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小太监带着惨叫被拖走,多尔衮不禁又想起了多铎。

亲兄弟啊。

可不是代善那样的木头兄弟。

“来人,宣鳌拜。”多尔衮叫道。

不一刻,鳌拜到来。

“去,在城内布置引火物,事有不谐,纵火焚城。”多尔衮直接下令。

“臣遵旨。”鳌拜应下,没有半句废话。

这么大的城池,宁愿烧了也不能你。白白留给明国。

城池庞大,所需的柴草火油无误,鳌拜派人四处筹集,消息根本瞒不住。

王正志坐不住了,求觐。

不见。

皇宫自然不是能硬闯的,王正志思考半晌,去了叶布舒府上。

同为亲王,阿济格等人大权在握,叶布舒就只是个吉祥物,因此对王正志的拜访很诧异,却没有拒之门外。

这个时候他也要一些助力,不说获得权力什么的,单纯是跑路有人搭把手。

寒暄两句后,王正志开门见山地说道:“王爷可知鳌拜正在城中布置引火之物。”

叶布舒下意识地反问道:“如此大好城池,大清守不住也不能留给明国吧?”

“话是没错,但是沈阳可已经被明国占领。”王正志意味深长地说道。

叶布舒脸色变了。

沈阳可不只是老巢,还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皇陵所在地,努尔哈赤倒也罢了,叶布舒年纪不大,对祖父无甚感情,皇太极可是他亲爹。

“以府尹之见,该当如何?”叶布舒放低了姿态。

“劝说皇上收回成命。”王正志说道:“当然,皇上未必顾得上太祖太宗,却不能不在乎豫亲王与诸多殉国英灵之身体。如今皇上悲恸于豫亲王之薨,不见外人,王爷贵为亲王,或许能面呈皇上详说利害。”

叶布舒秒懂。

拿多铎的尸体做文章嘛。

也只有这个才能多尔衮焚城的决心。

但难就难在,尚且不知多铎是个什么情况,万一明军已经枭首,那可就是火上浇油了,所以王正志也没把希望寄托于叶布舒,而是想着最后关头动手。

倒不是说对北京城多有感情,单纯是不想出关当野人。

他潜意识里觉得留在中原做个屁民也比塞外的官员强。

有这种念头不是一个两个,不是他们多有民族自豪感,纯属于不知道屁民的日子有多苦,或许没出仕之前体会过,但是做了官后眼睛向上看,早就忘了底层是什么样子了。

李稼陈察觉到城中暗流涌动,立刻求觐。

豪格口称先生,多尔衮用其掌握密探,可见其为人深沉。

多尔衮正需要人商议大事,便令李稼陈进了宫。

“皇上,此时不是悲恸之事,当思量如何报仇。”李稼陈直言不讳地劝道。

多尔衮说道:“朕已经诏令鳌拜准备了。”

李稼陈拜下,摘下官帽说道:“皇上,臣请辞。”

“你这是何意?”多尔衮眼睛微微眯起。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要杀人了。

不奇怪。

虽然多尔衮重用了李稼陈,但李稼陈毕竟参与杀害了布木布泰,多尔衮没有当场干掉他是为了大局,并且李稼陈做了诸多见不得人的事,不可能让他活着离去。

一句话,李稼陈生可以不是多尔衮的人,死却必须是多尔衮的鬼。

李稼陈知道多尔衮的杀心,依旧说道:“皇上已经丧失雄心壮志,臣报仇无望,当再寻他法。”

“笑话,天下间除了大清,可还有能与明国抗衡者?”多尔衮不屑地说道。

“实力弱小,可以慢慢发展,心气若无,无计可施。”李稼陈说道。

多尔衮见他桀骜不驯的样子,忽然怒气填膺,问道:“你凭什么认为朕心气已失?”

说不出个所以然,九族……哦,这厮没有九族,那就算上朋党,不对,这厮向来孤身一人,不要说结党,甚至都没个朋友。

忽然就发现这厮全无破绽的样子。

多尔衮杀

心越发浓重。

李稼陈恍然不觉,道:“自古成大事者未有因一人而焚一城者,皇上焚顺天,中原人心尽失,失人心者失天下,岂能灭明祚?皇上若非心气尽失,当筹谋出关另寻根基之地,而非焚城以断绝重新入关之机会。”

多尔衮问道:“何处可为根基?”

听到多尔衮冷静了下来,李稼陈不由感慨枭雄就是枭雄,情绪管理确实是到位。

“效仿成吉思汗,集合塞外各部落之力,控西域,并三玉兹,吞各汗国,学西夷制器之术发展火器,而后携百万精锐之师杀回中原。”李稼陈说道。

这个计策很行啊。

多尔衮不禁陷入了沉思。

叶尔羌虽灭,其火器却是颇为精良的,只是士气不行而已,三玉兹只从西方学了个皮毛就牢牢把控着河中地区,活的有滋有味,而更遥远的克里木汗国甚至们逼得不可一世的罗刹人修建了长城以保卫疆土。

这些国家或部落或势力却有通病,那就是集权不强,更直白点说就是皇帝不强甚至都称不上皇帝,多尔衮都不屑地跟他们比,哪怕把福临放到位置上,最起码比一半的皇帝强。

若是能获得那些人口土地资源,在自己的领导下学习吸收西夷的技术,反攻倒算不是梦想。

退一万步说,就算自己没能反攻回来,留下的疆域依旧可以传承百世。

具体参考大蒙古国。

目前西边各国,包括克里木汗国,都是由大蒙古分裂出的四大汗国演变而来。

成吉思汗已经死了四百多年,然而其子孙依旧执掌着权力,纵观中原历史,没有传承这么长时间的王朝。

国灭,即便皇族未灭也全部沦为庶民了。

不对,我还是要反攻倒算的!

多尔衮收回发散的思绪,问道:“诏令已发,为之奈何?”

“依旧准备。”李稼陈说道:“明国之所以取道朝鲜先攻辽东,便是投鼠忌器,只要皇上一日不离京师,明军便一日不敢轻举妄动。”

听到“投鼠忌器”这个词,多尔衮很不开心,却没有发作。

焚城,确实是鼠辈所为,这厮甚至要辞职,挖苦两句也不打紧。

这点心胸还是有的。

“若是出关时明军尾随追击如何应对?”多尔衮问道。

李稼陈说道:“臣不通军事,无法制定军略,然而只要留下一队人马,明军便不会轻易追击。投鼠忌器,玉石俱焚,明军舍不得顺天的。”

“行了,朕乏了。”多尔衮挥挥手。

李稼陈毕恭毕敬地告退,再没说辞职的话。

目的已经达到,再不知进退就是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