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池浅王八多
砰~
朱慈烺恶狠狠地把茶盏砸在地上,骂道:“废物,三千大军一战而殁,张天福还有两千军,只敢缩在首里城,国朝体统何在?”
“殿下息怒。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尤世威劝了一句,道:“先是土司全殁,后是楚王阵亡,如今琉球反抗意志必然强烈,非得派大军镇压,且非胜不可。”
“区区三千倭寇,竟然让国朝屡次损兵折将……”朱慈烺气的说不出话来。
张天福之所以没敢出击,是因为他发现对面不是琉球土著,而是倭寇。
其实以两千对三千有的打,大不了再向海军请援,奈何张天福已经被吓破了胆。
急忙请罪请援。
朱慈烺缓了口气,道:“召朱璟溧、李岩、红娘子。”
平凉被朝廷大军接管,朱璟溧李岩红娘子留在南京城训练韩王军。
不同于朱华奎招募新丁成军,韩军基干是老兵,在配置了精良的火铳火炮后,战斗力仅比禁军略逊一筹。
不一刻,三人联袂而至。
礼毕,朱慈烺把琉球求援奏递给了朱璟溧。
朱璟溧看完,又递给了李岩和红娘子,道:“琉球勾结倭寇,大逆不道,臣请移镇之,保证永为国朝藩篱。”
太子召他来并给他看奏章,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同于朱华奎,朱璟溧是认真研究过琉球的,随着大明与倭国贸易开放,大多数海船选择了直航,琉球的海贸利润急剧下降,已经不是个好封地。
尽管不愿意,依旧主动说出来,毕竟这才是替君分忧的好臣子。
朱慈烺说道:“父皇陛下欲封卿于北海,然而北海遥远,未知何时能收,恰好琉球事急,本宫便改了主意。
卿有精兵良将,即便倭寇插手,平定琉球依旧不难,然本宫不仅要卿固守琉球,还要侦查倭国虚实,为大军征讨搜集情报。
倭国方经朝鲜大败,国内动荡不安,依旧入侵琉球,可见其狼子野心。待灭之,卿领其一半为封地,而琉球转入东番治下。”
朱璟溧拜道:“臣叩谢殿下隆恩。”
同为岛国,倭国比琉球大了许多,不论面积还是人口都有一省之地,划拉一半做封地,日子不要太舒坦。
朱慈烺示意朱璟溧起来后,问道:“李卿以为琉球平叛可有难度?”
“并无难度。”李岩说道:“楚王之败,在于敌情不明、轻敌冒进、临阵失措,楚王未经战阵,而张天禄骄纵,致此大败。臣辅佐韩王,绝不重蹈覆辙。”
“既如此,回去整顿兵马出发吧。”朱慈烺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区区琉球,本宫绝不希望派禁军过去。”
“臣绝不负殿下信重。”朱璟溧拜下。
可一可二不可三,若是再败,朱璟溧觉得自己还是跳海比较好。
“去吧,本宫静候佳音。”朱慈烺说道。
“启奏殿下。”红娘子忽然说道:“大军此去,必然大开杀戒,臣欲回平凉招募移民填之,并请殿下恩准朝鲜犯人流放琉球。”
“可。”朱慈烺同意。
并不担心琉球割据自立。
说到底,区区一岛国而已,只要大明海军强势,再多的小心思也只能藏着掖着,即便大明海军衰落,只要国内不乱,韩藩也不敢直视本土。
若是大明全面衰落,也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朱璟溧带着李岩出海,红娘子回平凉招人,太子同时给朝鲜和南交趾发出诏书。
南交趾的俘虏也可以作为移民填充琉球的。
掺沙子嘛,多多益善。
此时,皇帝还不知道太子给他加了担子,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万万没想到,南蛮居然敢主动邀战,实在是出乎意料。”皇帝弹着阮逆战书,感觉很好笑。
“陛下,事出反常必有妖,阮逆主动邀战,恐怕有阴谋。”郑遵谦说道。
皇帝摆摆手,道:“最多就是从山里杀出来一支伏兵罢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沐天波说道:“明平虏部还是有些战斗力的,即便南掌出大军,支撑到陛下回援没问题。”
朱皇帝说道:“都已经做了计划的,按计划行事即可,先干掉对面阮逆大军。”
没什么值得讨论的必要,手底下见真章。
明军大营对面的城里,阮有进与阮福濒却在争论是否出城野战。
“明军凶猛,大将军不据城而守,是要把大军葬送野外吗?”阮福濒很不客气地质问。
阮有进碍于其世子身份不好发火,只能耐着性子解释道:“大王授臣独断之权,臣当因时制宜而动,明军携有诸多重炮,枯守城池不过等死,不如奋力一搏。且南掌军已经准备就绪,若不吸引明军注意力,南掌军难以偷袭。”
阮福濒说道:“大军守城,偏师袭扰,依旧可以达到目的。”
大战将至,依旧在唧唧歪歪,觉得自己太闲
了?
阮有进来了脾气,道:“世子若有意见,可弹劾臣。”
“你……”阮福濒瞪了阮有进一阵,气呼呼地离开了。
回到府中,阮福濒一脚踢翻了凳子,骂道:“不识抬举,待我接掌王位,必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世子此言差矣,非但不能杀他,还要善待他,以示世子宽容。”阮福濒老师丁文说道。
阮福濒说道:“父王近来身体不好,依旧不予我军权,而阮有进不识抬举,我实在是着急。”
“世子,大敌当前,隐忍一二吧。”丁文说道。
他理解阮福濒的心情。
如今阮福澜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其各个儿子都是蠢蠢欲动,阮福濒贵为世子,却依旧感受到了压力。
为应对挑战,他主动请命监军,目的是为了掌控军权以压制各个弟弟,奈何阮有进不鸟他。
不是不想,是不敢。
阮有进能起于微末,全因阮福澜提拔,他真怕阮福濒掌控军权后,转身回去夺了鸟位。
况且明军当前,阮有进也不敢分散指挥权。
黎维祺、阮福澜、阮福濒……一个池子里三只王八,确实有些多了。
阮有进顾不得考虑这些,他要把所有精神投注于明天的决战上。
此时,海面上,三百多艘海船正缓缓向南行驶。
杨彦迪举着望远镜看着若隐若现的海岸,当发现地图中的山峰时,哧溜滑下桅杆,进了船舱。
“大都督,已经抵达预定海域。”杨彦迪叫道。
洪旭出了船舱,举起望远镜看向海岸。
一个孤零零的小山头,正是目的地的特征。
“传令各船,抢滩登陆!”洪旭下令。
阮氏想断明军后路,明军同样想断对方后路,并且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行动。
洪旭便是断后的主帅。
信号旗挥舞,各船收到命令,调头往海岸行去。
此处荒僻,不要说港口,连个小渔村都没有,无妨,直接抢滩。
不一刻,船底一震,海船停下。
“登陆,抓紧时间,莫要让南蛮跑了。”洪旭叫道。
早就准备就绪的军兵立刻抛下网绳,三两下到了海滩上,接住甲板上的军兵往下的扔木板铺设栈道,与此同时,水手们控制船边的吊臂往下送装备。
不论战舰与海战技术,就登陆战术来说,明军绝对领先全世界。
这也是皇帝安排洪旭登陆后方的底气,毕竟只有足够快才能够阻截阮氏溃兵。
嗯,虽然尚未交战,皇帝已经笃定阮氏主力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