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鹰爪功

两个人一路闲聊着,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这家名为红玉楼的青楼。

乍一看,虽说这里顶着青楼之名,可整体布局却更像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踏入其中,便能瞧见院子里错落分布着七八个相互连通的房间,而在这众多房间环绕的中央,是一个小巧精致的院子。

院子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流觞曲水潺潺流淌,一草一木皆透露出别样的雅致,端的是一处令人心生愉悦的所在。

更引人注目的是,尽管每天每个房间门口都有一名探员在执勤,可院子里正在悠闲闲聊的女子们,却个个身着色彩斑斓、款式各异的古典汉服。

那宽大的衣袖随着她们的动作轻轻摆动,仿佛下凡的仙女一般,飘飘欲仙。

这般景象,竟让初来乍到的林峰心头涌起一种仿若误入女儿国的奇妙错觉。

而更为奇特的是,这些美女们姿态各异。有的正三两成群,轻声细语地闲聊着家长里短;有的围坐在桌旁,专注地打着牌,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还有的则惬意地抱着平板电脑,沉浸在《原神》那奇幻的游戏世界里。

这传统与现代强烈碰撞的一幕,实在是让林峰感到无比震撼。

他们刚刚踏入这红玉楼,就有一名年轻的探员快步迎了上来。

然而,他还没走出一步,就听见一声尖锐的尖叫划破了原本的宁静:“咦,这不是林峰老师吗?”

这一嗓子,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瞬间,整个院子被此起彼伏的尖叫声所淹没。

紧接着,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传来,那群身着汉服的美女们如潮水般迅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林峰老师,能不能给我签个名呀,我可太喜欢你了。”

“我是第一个跑过来的,也是我最先认出你来的,你的每一期节目我都一期不落地看,你在节目里的表现简直绝了!”

林峰微微一愣,不过他并没有摆什么架子,而是十分亲和地有求必应。

毕竟,他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在这里开展工作,日后少不了要跟这些美女们打交道。

更何况,这些美女们也不过是有着普通经历、普通出身的寻常人罢了,大家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根本没必要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模样。

林峰开始给这些热情的美女们签名、合影。

就在忙碌之际,他的目光却被一位一直腼腆地微笑着的清秀女生所吸引。

因为,自始至终,这位女生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轮到她时,她也只是默默拿出手机,安静地跟林峰合了一张影而已。

林峰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满是好奇,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也是这里的姑娘吗?”

小姑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随后在手机上快速打出一行字:“我叫李芳芳,我不会说话,不好意思。”

林峰见状,顿时露出一道如春日暖阳般温和的笑容,对着她轻轻摆了摆手,说道:“该不好意思的是我才对,是我太冒昧了。”

随后,那名叫胡峰的探员便带着林峰前往三个案发现场进行观察。

果不其然,正如之前陈妍所说,院子里的各个房间布置得极为典雅,满室都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甚至,每个房间里都精心挂着一两幅水墨丹青,为这房间更添几分雅致韵味。

刚踏入韩庆明被害的房间,林峰的目光便被门口桌子上,端正地摆放着一个物证袋所吸引。

胡峰敏锐地察觉到了林峰的目光,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笑容,解释道:“这就是刺杀死者的匕首,以及当时挡在他胸前的那幅画。”

林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前往其他两个房间参观。

这两个房间和第一个房间颇为相似,在房间门口的桌子上,都放置着一个物证袋,上面摆放的都是与各自房间死者相关的物件。

当看到最后一个房间里桌面上那装着棋子的袋子时,林峰心中的好奇再也抑制不住,开口问道:“这些棋子是怎么回事?是从哪里发现的?为什么会有半颗棋子在里面呢?”

“这些棋子都是从死者的嘴巴里面发现的。”胡峰回答道。

这时,林峰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满脸好奇地问道:“听说这个冯大军是死于鹰爪功之下,请问你们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或者说,是由什么人判断出来的,能不能详细跟我说一说?”

胡蒙先是微微一怔,而后陷入短暂的沉吟,片刻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缓缓说道:“说来也巧。我们出警的那天,恰好有一位从金陵来的老专家在场。当时他只是伸手轻轻一摸死者,就断言这人死于鹰爪功。

我们当时都惊呆了,连忙询问他这鹰爪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我们才得知,原来这鹰爪功是金陵军区特种兵培训的入门功夫。只不过,使出这功夫的人,也就是凶手,还尚未将此功练到家。

至于这位专家,便是当初在金陵军区负责培训特种兵的教官。据说他们这些人经常在境外执行秘密任务,对这种功夫的杀伤力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说着,胡峰像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可以把那位专家的联系方式给您。”

林峰轻轻摇了摇头,心想有这样的身份背景作为背书,对方所言大概率不会有假。倘若再去调查一番,无疑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微微沉吟了一会儿,林峰接着好奇地问道:“你在单位里见过会鹰爪功的同事吗?”

胡峰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绽放出爽朗的笑容:“说实话,我刚入职没多久,单位里的人还没认全呢,怎么可能认识会这种功夫的人?不过,对于鹰爪功这门功夫,我倒是并不陌生,据说我们局里就有一位老同事就会这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