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魏闫端任文书
老管家赶忙差人跑了一趟去传话。
“你做什么的,哪个院里的?”宋姨娘打量眼前的小厮问道。
“小的是前院书房的,得了管家的吩咐,前来转告给大少爷的。”
宋姨娘一听是前院书房,“可有什么事!”
“这,管家吩咐了必须让小的当面告诉大少爷,还请姨娘见谅,这是老爷吩咐的!”
宋姨娘打量他一眼,浅笑了一下,道:
“知道了,你等着吧!”宋姨娘本来不屑一顾的,一听是老爷的吩咐,才让丫鬟进去。
“多谢姨娘!”小厮态度也很恭敬。
迷迷糊糊中魏闫端,听到有人在耳边叫嚷:“大少爷,前院的人来寻您,说是老爷吩咐的。”
魏闫端一听是这样,立刻坐了起来,“你说,老爷找我的?”
“是的,大少爷,现在人就在外头,等着您呢。”
“沐浴更衣,快点!”魏闫端立刻从床榻上跳了起来。
魏闫端迅速洗漱完毕,换了一身整洁的衣衫,便急匆匆地走向外厅。
那小厮见魏闫端出来,连忙行礼:“大少爷安。”
魏闫端微微颔首,一眼就认出来,他是书房伺候的,兴致缺缺的道:
“我爹找我什么事,你说吧。”
小厮恭敬的回道:“大少爷,老爷说给您安排了一件差事,是刘大人手下做事,说差事轻松,只需要平日里整理下资料。”
“是文书吗?”魏闫端闻言皱眉道。
“回大少爷,听老管家说是文书。”小厮轻声回道。
魏闫端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对这份差事,和职位他很满意。
他是一身白衣,身上无半年功名,能当个文书,确实还成,虽然有点配不上魏家大少爷的身份。
不过,他也不是挑三拣四的人,文书就文书了,内心还是有些不敢置信,接着又认真的问道:
“真没错,那文书的活,不都是要秀才,才能当差的嘛?”
小厮恭敬地回道:“大少爷,小的也不知,是老管家这么说的,让小的前来报喜。”
魏闫端一听顿时就知道是真的了,“我爹呢,他可在府里。”
“回大少爷,老爷他在府里。”小厮恭敬地回道。
魏闫端一听父亲在家,就道:“既然如此,那我亲自去见一见爹,顺道当面道谢。”
小厮一看这样,就将老爷的原话说了出来。
“大少爷,老爷说了你不必过去道谢,老爷让您接下来的日子里,上了差事,那就好好办,别半途而废,不然不会轻饶了您。”
魏闫端闻言脸色有些难看,“知道了,你回去复命吧!”
“小的,告退!”小厮躬身行礼才退了出去。
等那小厮走了之后,宋姨娘就端着一杯参茶进来,看到魏闫端神色不明,没有多问。
只是柔声道:“爷,来喝点参茶。”
魏闫端接过参茶大口喝了起来,随手就将杯子一放。
“爷,可是那小厮说了什么,让您生气了?”宋姨娘柔声道。
“爹给我安排了个差事!”魏闫端闻言回了一句。
“真的!那可太好了,爷是什么差事!”宋姨娘也喜笑颜开。
魏闫端觉得这不过是小事,“这有什么高兴的,刘大人手底下,当个小小的文书。”
宋姨娘闻言就道:“爷,您这么想就错了,现在是文书,干的好说不定还能给您调个职。”
“别做梦了,不外放出京,爷连秀才都不是,就是监生的身份,魏闫森不屑,才让爷担了名头。”魏闫端语气更多几分火气。
“爷,咱们不急,别人考不上秀才,想要还没有,您好歹是个监生,等熟悉了差事,到时再让老爷子安排下当个知县,在那儿您不就是万人之上。”宋姨娘说到后头,声音都压低了几分。
魏闫端觉得很有道理,伸手捏着宋姨娘的下巴,“还是惠儿贴心,你说的对!等熟悉了流程,到时谋一个县令的官职,到时爷带你上任!”
“那妾身可就当真了,您到时可不准反悔!”宋姨娘撒娇道。
魏闫端一把将宋姨娘给搂进怀里,轻轻捏着她的鼻子,调情道:“爷从来说话算话!你等着,以后跟着爷让你享福。”
“多谢爷!”宋姨娘眉眼笑靥如花的娇笑道。
……
翌日
从来没早起的魏闫端,今日就早早起来换了身衣裳,看着越发的显得贵气,才感到满意的,随后乘着马车前去上值。
半个时辰后,马车就停在了一处宅子前。
魏闫端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衣衫,看了一眼上头的牌匾,中书院。
“王喜,上去敲门!”魏闫端微微扬起下巴。
“是,爷!”王喜立刻应道。
没多久中书院的门也开了,就便有专人引领他去了公房。
魏闫端眼神一扫,就看到里头有十五六个人,个个都在埋头忙碌。
“魏公子,这是您的位置。”
魏闫端看了一眼,随后又看了一眼自己的位置,比其他人宽敞很多,对此魏闫端很是满意。
果然老头子是不愿意,不然这样的事轻而易举。
“人可来了?”这时外头传来一道声音。
“来了,大人就在里头!”
魏闫端感觉有人进来,下意识抬头朝门口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官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见过刘大人!”
魏闫端也跟着站了起来作揖。
“都坐下吧。今日新来一位文书,是哪位?”刘昌眼神看了一圈,着重看了一眼魏闫端。
“回大人,是我……是卑职!”魏闫端往前走了一步。
刘昌仔细打量他的表情,随后就点点头,“嗯,你过来!”
魏闫端就径直走到刘昌身边停下,刘昌随后就道:
“你们几个可别欺负新人,新人刚来不懂,你们照顾着点!”
“刘大人,请放心!”室内的人异口同声道。
“嗯,既然来了,大家互相照应,不懂的你尽管问,他们不懂了,也可以来问本官。”刘昌满脸和善,面带笑容的对魏闫端说道。
“卑职,多谢刘大人!”魏闫端道了一声谢。
“大家日后相互帮衬着做事,你们去忙吧。老韩,你带带新来的文书。”刘大人随即吩咐道。
“是,刘大人,卑职一定会的!”韩文书应道。
将事情办妥后,刘昌就没兴趣继续待在这儿了。
“魏文书,你可要与我一块,顺道再熟悉下中书院?”刘昌邀请道。
“多谢刘大人!”魏闫端一口答应下来。
“那咱们就走吧!”刘昌就笑了笑。
等二人离开后,不少人开始讨论起来。
“这新来的,莫不是认识刘大人?”
“想来应该认识的,刘大人这次可特地来嘱咐咱们,莫要为难新人,这新来的到底是什么来头……”
“……”
魏闫端跟着刘昌四处转了转,刘昌一边走,一边说道
“中书院主要负责的是各类文书的整理和归档,重要性不言而喻。”
魏闫端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应和。
“刘大人,说的是。”
“你这次进来是老夫同意的,所以老夫希望你往后做事,务必得仔细谨慎,切不可出了差错。”刘昌叮嘱道。
“大人请放心,卑职不会出错的,你尽管放心。”魏闫端一脸郑重的道。
“嗯,那你回去吧!”刘昌提醒了两句就让他回去了。
“卑职告辞!”
……
宋姨娘收拾好屋子,看着床上醉得不省人事的魏闫端,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出了房门。
而沈氏这边,得知魏闫端又在借酒消愁,心中不免有些忧虑。她深知魏闫端的脾气,也明白他在府中的处境艰难。
“翠竹,你去厨房熬些醒酒汤,给大少爷送去。”沈氏吩咐道。
魏闫端得到差事之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他与沈氏的关系,也因为这段时间的相处,变得逐渐融洽起来。
一日,魏闫端下了值回府,见沈氏正在指挥着丫鬟们忙碌,脸上洋溢着认真与专注。他心头不禁涌起一丝感动,走上前去轻声说道:“辛苦你了。”
沈氏闻声回头,微微一笑:“这是妾身应当做的。”
魏闫端握住沈氏的手:“这些日子,多亏有你在旁提点,我才能有今日。”
沈氏微微红了脸:“端郎言重了,只要你能顺心,妾身便知足。”
自那以后,魏闫端与沈氏时常一起商讨府中事务,偶尔也会一起漫步于花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温馨。
翠竹有些犹豫:“大奶奶,大少爷如今正恼着,咱们这般去,会不会……”
沈氏微微皱眉:“不管怎样,我身为他的妻子,不能坐视不管。”
翠竹领命去了厨房。不一会儿,便端着醒酒汤来到了魏闫端的院子。
“大少爷,大奶奶让给您送醒酒汤来了。”翠竹在门外轻声说道。
屋内没有回应,翠竹小心翼翼地推开门,走了进去。
魏闫端听到动静,微微睁开眼,看到是翠竹,不耐烦地说道:“出去吧!”
“去。”
“端儿,你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沈氏是你的妻子,你应该多听听她的劝。”魏夫人说道。
魏闫端沉默不语。
魏夫人又看向沈氏:“沈氏,你也要多关心端儿,帮他想想办法。”
沈氏点头应道:“夫人放心,妾身明白。”
从魏夫人院子出来,魏闫端扭头就走。沈氏跟在后面,轻声说道:“端郎,妾身知道您心里苦,可这样也不是办法。”
魏闫端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沈氏:“你能有什么办法?”
沈氏鼓起勇气说道:“妾身听闻,老爷最看重的是家族的声誉和子孙的出息。不如我们从这方面入手,让老爷看到您的决心和能力。”
魏闫端皱了皱眉:“你说的轻巧,如何做?”
沈氏想了想:“妾身可以帮您打理府中的事务,让府中井井有条。您也可以多结交一些有识之士,提升自己的名声。”
魏闫端沉思片刻,觉得沈氏的话不无道理。
从此,沈氏尽心尽力地操持府中事务,魏闫端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努力提升自己。
终于,魏老爷注意到了魏闫端的变化,开始重新考虑给他安排差事。
这一天,魏闫端被魏老爷叫到了书房。
“端儿,这段时间你的表现,为父看在眼里。之前的差事,已经有了眉目。”魏老爷说道。
魏闫端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父亲,我一定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