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海军学院!志同道合!

天津海军学院内,暮春的风裹挟着渤海的咸涩气息掠过青砖灰瓦,在屋檐下悬挂的铜铃间穿梭,发出细碎的叮咚声。

李祺负手立于窗前,手中攥着的名单被风掀起边角,密密麻麻的字迹在暮色中泛着墨香。

“恩师,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五千人报名,而且大多家中都是非富即贵之人。”汪子元抱着一摞厚实的统计表疾步而入,额头上还沁着细密的汗珠。

那统计表上工整的数字排列有序,是他依照李祺传授的数算之法,熬了数个通宵方才完成。泛黄的纸张上,墨迹深浅不一,可见誊抄时的专注与认真。

李祺的眉峰瞬间蹙起,如同阴云笼罩的山峦。他轻轻摩挲着名单上的字迹,指尖仿佛能透过纸张,触摸到那些权贵子弟背后贪婪的目光。

这五千人中,绝大多数人来此求学,并非真正怀揣着对航海知识的热忱,而是将海军学院当作通往锦绣前程的跳板。

窗外,夕阳的余晖将远处的城墙染成血色。李祺的思绪不禁飘向那场惨烈的国战。大明战将们身披重甲,如钢铁长城般矗立在北疆,面对数十万蒙古铁骑的疯狂冲击,他们挥舞着染血的兵器,嘶吼声响彻云霄。最终,大明军队以巨大的牺牲重创蒙古势力,残存的蒙古部落,要么仓皇向西迁徙,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要么选择归顺,从此不敢再觊觎大明的疆土。

北疆的战火就此熄灭,一时间,大漠之上唯有风声呜咽,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然而,当北疆战事平息,海洋却成为了新的舞台。

太子标雄心勃勃,在李祺的引导下决心经略海洋,派遣庞大的水师扬帆远航。这一决策,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

对于渴望立功的臣民来说,陆上无战事,海洋便成了唯一的出路。更何况,这所海军学院乃是李祺与太子标亲手筹建,承载着大明水师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朝廷对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文臣缙绅们在富丽堂皇的府邸中商议,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武将勋贵们在肃穆的议事厅里谋划,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仿佛看到自家子弟在海洋上建功立业,家族荣耀更上一层楼。

而“毒士李文和”这个响亮的名号,更是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无数人趋之若鹜。

在他们眼中,只要子弟能从李祺那里学到一星半点,此生便无忧矣。

李祺自然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眼神坚定而深邃。想要改变大明,引领这个庞大的帝国走向海洋,仅凭他一人之力,无疑是蚍蜉撼树。

即便如今他贵为朝堂重臣,声名远扬,但面对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依旧显得渺小。

因此,他需要培养出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让他们在学习与实践中受益,从而成为自己坚定的支持者,共同推动大明迈向海洋强国之路。

但在这条道路上,士绅缙绅是无法回避的障碍。在这个时代,儒家文人掌控着所有的话语权和知识。他们整日埋头于四书五经之中,不仅要将经典背诵得滚瓜烂熟,还要熟记如山般厚重的注解,却往往不解其中深意,只是机械地记忆,以此作为踏入仕途的敲门砖。

而程朱理学的诞生,更是给儒学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禁锢了思想的发展,使得创新与变革被视为洪水猛兽,奇技淫巧。

地方士绅凭借手中的田地,牢牢掌控着百姓的生计;朝堂缙绅则作为他们的代言人,在朝堂上为其谋取利益,维护既得特权。

李祺明白,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建立起新兴势力。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更是传播思想的阵地。谁掌控了学校,谁就掌控了未来。而这,恰恰触动了士绅缙绅们的核心利益。

“放出消息去,学院第一批学子只招收五千人,其中两千学子统一招收匠户子弟!”李祺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一片哗然。

徐增寿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茶水在杯沿晃动;汪子元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两千匠户子弟?

在他们眼中,匠户地位卑贱,世代为奴,承担着繁重的徭役,是被人轻视的存在。

这些人如何能与他们这些出身显赫之家的子弟相提并论?

李祺看着弟子们震惊又略带不屑的表情,微微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为师知道你们看不起地位卑贱的匠户,毕竟你们这些小子全都是非富即贵,最不济至少也是出身官宦殷实之家,不用为生计发愁。”

他走到弟子们面前,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匠户地位卑贱,而且还是承担徭役的主体,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不是这些匠户勤勤恳恳地上工劳作,大明军备如何得到保证?水利工程如何得到修缮?还有各种各样的基建项目,可以说全都是这些匠户的心血杰作!”

说到此处,他的语气中满是惋惜与愤慨,“可惜,他们付出了努力和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倒是成了被奴役压榨的苦力,甚至朝野上下对此还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弟子们听了这番话,心中虽有不服,但看着李祺严肃的神情,也不敢多言。

李祺却没有就此罢休,他厉声警告道:“开学之后,定期会有考核测试。若是你们这些小子,谁被匠户子弟给比了下去,连他们都考不过,那就别怪为师翻脸无情,打断你们的狗腿,将你们逐出师门!”

徐增寿和汪子元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在他们心中,那些匠户子弟大字不识几个,能有什么本事?自己等人自幼饱读诗书,难道还会输给这些目不识丁的匠人?

李祺看着弟子们脸上那股傲慢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色渐浓。这海军学院,比的可不是谁的文章做得好,那些看似平凡的匠户子弟,或许蕴藏着无限的潜力。

李祺满心期待着,当那些骄傲的弟子们被匠户子弟超越时,会是怎样一副震惊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