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安南!这鬼地方谁去啊!

乾清宫内,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金砖地面上,给整个大殿蒙上一层淡淡的暖光,使得殿内气氛显得格外和谐。

黄福身姿挺拔地站在大殿中央,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与自信,滔滔不绝地叙述着自已的治政策略,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其五,埋葬因战而死的士兵百姓,修建‘英魂冢’。”黄福微微提高音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凡日后为我大明捐躯者,皆可入英魂冢,享受后人的敬仰。朝廷供养遗孀,发放抚恤金,让英烈的家属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稍作停顿,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其六……”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原本微微眯起的眼睛随着黄福的回答越睁越大,脸上的神情也从最初的审视逐渐变为欣赏。

听完这条理清晰的回答,他忍不住站起身来,双手情不自禁地抚掌而叹,眼神中满是惊喜。

这个黄福,虽然年轻,可确实身怀大才啊!

“黄爱卿果真有大才也!”朱元璋的脸上满是赞赏之色,声音洪亮地说道,“这大明第一任的交趾布政使和按察使非你莫属!”

黄福听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立刻双膝跪地,以头触地,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臣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愿为陛下分忧!”

“哈哈哈……好,不愧是文和看中的奇才!”老朱大笑着道,笑声在大殿内回荡,随后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立刻下发了旨意。

面试顺利通过,皇帝陛下对黄福极其满意,当即就下达了诏命。在这封公开诏命里面,内容丰富详实。

其一是朝廷为何出兵安南,诏书中写道“期伐罪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表明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

主要原因,正是受陈朝宗室之请,作为宗主国的大明出兵助其铲除奸佞权臣胡季犛。

但不曾想陈朝宗室竟然全死于乱军之中,这就引出了第二项内容。

朝廷以陈朝子孙被叛军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但安南乃是大明藩属国,不可就此荒芜下去,于是决定在安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加强对安南的统治与管理。

其三,朝廷敕封清源县主簿黄福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要求他立刻率官员前往交趾布政!

这意味着,大明将郡县安南,重建交趾,开启对这片土地全新的治理篇章。然而朝廷颁发诏命之后,朝野上下却是一片沸腾。

安南,以往的交趾,瞬间成为了热门话题。

然而大多人都是持反对意见,别说士绅缙绅这些官员了,连老百姓都没有人愿意去,谁会吃饱了撑得跑到交趾去为民!

两宋的大诗人皆把被贬至交趾、岭南为官看作一场生死离别,与亲人恐难有再见之时,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远在天涯海角,而且又是瘴气之地,指不定就是一去不复返,客死异乡了。

黄福现在有些慌,自从圣旨宣布之后,他就明显感觉到自已遭到了“变相排挤”。

他时常能看到官员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可当他走近时,那些人便立刻停止交谈,神色各异。

嗯,太子标与李文和倒是支持他,但是他们又不用去交趾,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去找门路托关系,死活不肯前去交趾赴任。

就算太子标开了口,他们也死活不肯去,否则就辞官。

没办法,那毕竟是交趾啊!

与中原这片膏腴之地相比,山脉纵横、毒虫遍布的交趾,就真是一片不毛之地,未曾开化的蛮夷之地!

这真要是去了交趾为官,因为大明通讯极其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少说都要三年五载的才能回家,甚至要是干得出色的话,那他娘地还可能在交趾一直待着,成为黄福这位布政使的心腹骨干!

所以,压根没有官员愿意前去。

见此情形,黄福立刻就选择将此事上报。

他总不能一个人跑去重建交趾吧!

太子标与李祺得知消息后,顿时勃然大怒,太子标紧握着拳头,额头上青筋暴起,再次对这些士绅缙绅充满了意见:“真是一群自私自利的蛀虫米虫,全然不顾国家大局,只关注个人利益!”

不过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不只是士绅缙绅,连平民百姓都不愿意去远去交趾。

“太子殿下,眼前根本无人愿意前往交趾,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如此一来只怕交趾与我大明的融合将会停滞不前!”黄福满脸苦涩地开口道,他这段时间内可是四处碰壁,每一次去找官员商议,得到的都是冷漠的拒绝和推诿。

按照太子标与李祺的布政计划,最好的方式就是迁徙一批汉族子民过去。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加快交趾子民与汉族子民的融合,才能推动交趾彻底内附大明,而不是依旧保留着自已的独立特性,这样交趾始终都无法彻底融入大明之中,而大明也会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这等瘴气之地,极有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客死异乡了。

华夏子民讲究一个安土重迁,除非面临绝境,否则绝不会轻易离开故土。但是这样一来,朝廷的国策自然就难以推行,也会给黄福布政造成极大的难题。

众人只能看向了老神在在的李祺,后者此刻正满脸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件事情,倒也好办!”李祺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自信。

听到这话,太子标和黄福顿时神情一振,眼中燃起一丝希望。“文和,计将安出啊?”太子标急切地问道。

李祺面无表情地道出了自已的计划,听得三人眉头紧锁。最后还是黄福开了口,试探性地追问道:“驸马,你这计策实在是太过……”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万一事后被揭穿了,那这些士绅缙绅不是会闹翻天去?”

李祺却是轻笑道:“我们让他们去了吗?”

此话一出,太子标与黄福顿时反应了过来,都有些哭笑不得。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

都是这些士绅缙绅为了利益而去,关他们什么事情?

太子标立刻拍板,笑道:“那就这么做,孤让锦衣卫全力配合你!”

三人商议过后,计划随之发动。

先是京师里面陡然流传了大量谣言,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安南,不现在叫交趾,大明王师在其境内发现了大量金矿银矿,其规模不亚于倭国的石见银山!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这个消息,眼神中满是贪婪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