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算盘

“宋大人,马上要上早朝了,大人怎么不换官袍呢?”萧宴看了眼宋允棠,低声提醒。

“少师大人说的是啊。”宋秉白也看向自己女儿。

“宋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棠儿,回屋里去。”宋秉白扭头看向跪着的宋允棠。

“是。”宋允棠快速站起身来,朝着二人浅福一礼,转身踏过门阶。

“不知少师大人前来所为何事啊?”宋秉白顾念着女儿方才的话,迎着萧宴坐下。

“关山战事险急,想必二姑娘也是担忧宋公子的紧,因此才冒险去了在下府上,还请宋大人莫要责怪才是。”萧宴坐在圆凳看着宋允棠离开的背影,眼底藏着一丝笑意。

“本官是怕被有心之人利用生事,坏了她的名声。”宋禀白又想起先前柱国公谢绮传的谣言。

“不会再有人敢。”萧宴收回视线,眸色暗沉。

“宋大人,在下此番前来,其实是有一事相告。”

*

早朝结束后

萧宴率两万将士前往关山。

怀定郡公府邸

“爷爷,您找我。”裴珩推门进来,恭恭敬敬磕了个头。

“快起来。”郡公笑着抬手,一脸慈祥看着自己玉树临风的孙子。

“不知爷爷唤孙儿来所为何事?”

“珩儿,你今年已经弱冠,也老大不小了吧。”老人说着眼神示意裴珩坐下。

“是,只是爷爷,孙儿已有中意女子。”裴珩笑着开口。

“哦?你说说,你中意哪家贵女啊?”老人看着对面孙儿,笑着抬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

“孙儿喜欢尚书令嫡女宋允棠。”裴珩正色开口。

老人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色来,

“允棠确实不错。”

“珩儿,爷爷打算明日去向圣上请旨,恳请皇上为你们二人赐婚。”

“爷爷。”裴珩眼中满是震惊,神情激动离开凳子撩袍跪了下去。

“只是爷爷,孙儿怕自己只是一厢情愿。”裴珩想起柱国公府邸赏花宴上,女子毫不犹豫离开的背影,顾虑开口。

“你同她自幼便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这其中的情意便是旁人不能比的,你且高看自己一眼。”老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握住裴珩肩膀将人拉起来。

“如今萧宴离京,正是我们同尚书令连势的好时机。”

“可是爷爷,圣上向来忌惮咱们,如今我们和尚书令连势,圣上如何会同意?”裴珩皱眉。

“爷爷今夜会把另一半虎符交上去。”

裴珩脸上满是震惊,一屈膝,又直直跪下去。

“尚书令在朝堂上一呼百应,我们今后需要他的地方还多着呢,况且我手中的虎符,只能调动四万人马。”老人眼中满是算计。

“孙儿明白了。”裴珩压不住嘴角的笑。

关山北庆城

营帐内

谢梵自从有了上次战场上险些丧命的经历,整个人变得平和安静许多,也不再叫嚣着要一举灭了歧戎。

“大人,歧戎军再次集结人马,向我城逼近。”

“弓箭手轮番上阵,铁蒺藜、险马坑多准备些,不论付出多大代价,绝不能再让歧戎军上前半步。”俞朔脸色铁青,语气强硬。

“是!”

“俞都护,城外敌军在隐隐增多。”宋京序瞧着沙盘,察觉出不对味儿来。

俞朔惊出一身冷汗,快步走向宋京序。

“两军第一次交手前,歧戎军三万士卒分三路位于北庆城三十里开外处,其中两分支分别隐匿于翎山西、启水东,另一队则位于北庆城正前方。”

“宋大人说的不错。”俞朔点头。

“可此前一场大战,我军歼灭他们一万多人,再加上这几日大大小小战役,歧戎军最多也还剩下一万多人。”宋京序不断移动着沙盘上的棋子。

“他们本可以一举攻下这城池,可如今却像是在做给人看。”俞朔看着断断续续向城池移动的棋子,静心沉思。

“莫不是歧戎新任首领在暗中增派援军。”

“歧戎首领同十六王不和,怎么可能会给他增派援军。”谢梵高声反驳。

“若是他们二人私下达成了什么交易呢?若是信任首领承诺,他十六王只要率领兵马打下北庆,他便既往不咎先前的争夺王位之战,并许以高位。十六王野心勃勃,怕是只会答应。”宋京序看着谢梵。

俞朔明白过来继续道:“北庆城一旦攻破,我大邺北方关卡便被打开,新任首领若是抓住时机出兵,我大邺就危险了。”

“不错,只是他们出现了分歧。”宋京序眼底闪过笑意,

“因为十六王不满足新任首领开的条件,他也想要当首领。

可新任首领还没察觉到他的野心,依旧不断提供援兵,十六王却每次只安排一小部分人马攻城,他是想要等人马攒够了,一举攻下北庆城作为据点,再鼓动手底下军队打回去称王。”

“如此说来,北庆城暂时安全。”俞朔松了口气撑在沙盘上。

“在萧少师率援军赶来前,将士们依旧不可掉以轻心。”宋京序沉着吩咐旁听的行军司马。

“督军大人放心,末将安排三队将士轮番夜巡,绝不会掉以轻心。”行军司马拍了拍胸脯保证。

“如此甚好,援军要明日夜间或后日凌晨才能赶到,左长史、曹司马,今夜辛苦。”宋京序朝着几人微微颔首。

夜间 城墙上

战旗勾勒出边关风的形状。

“宋大人还在担忧?”俞都护走近紫色官袍的男人。

“都护大人不也是。”

俞朔冷哼一声,

“只要我还守着北庆,歧戎军便休想踏进来。”

男人看着城墙下方不安分的歧戎军,语气沉重,

“选择穿了这身袍子,便该护好国,为百姓谋好生路。”

“朝中有宋大人这样的人在,是百姓之幸。”俞朔看着男子,眼中流露出的复杂情绪叫人看不真切。

宋京序低低一笑,侧头看着俞朔,语气坦然平缓,

“我不过是做了官员本该做到的,如何担都护如此夸赞。”

“文臣谏忠奸,武将死沙场。朝堂上该多一些这样的人。”俞朔抬头望着天边,目光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