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愿吾爱一路平安
来送别就来吧,怎么还一路送了那么远?
“哭什么?”霍峥抬手轻轻摩挲着春枝的眼角,“我早就说过了,我的王妃这样好,谁能不喜欢你呢?”
春枝总是好而不自知。
这世上是有辜负真心的人,但更多的是你真心待人,人以真心待你。
西州这些百姓知道王妃的好,所以才会自发来送别,送上家里仅有的东西来感激王妃。
春枝小声说:“我以前只当你是没见过‘好’的。”
霍峥笑了,“现在你知道了,我那是慧眼识珠。”
“好了,别在这里自卖自夸。”春枝小声说:“邵将军他们还在边上听着呢。”
邵飞扬和翠儿等人都十分自觉,要么转过身去,要么仰头仰天,总之没人在时候打扰王爷和王妃说话。
后面的慕开霁打马上前来,“春枝,我这里有封家书,劳烦你带回去交给母亲。”
“好。”春枝应声,伸手接过。
慕开霁这些时日在西州跟着长安王做事,参与了好几个极重要的事宜,得继续留在西州,不能跟妹妹一道回京城去,只能只能托她给家中二老带封信。
春枝柔声嘱咐道:“哥哥在西州要好好照顾自已,再忙也不要累坏了身体。”
慕开霁应了声“好”,又说:“王爷可比我忙多了,你还是多劝劝他不要累着自已吧。”
春枝笑了笑,看着霍峥道:“你不用我多说了吧?”
“你再说一遍也行。”霍峥道:“你说话,我总是听不厌的。”
春枝红着眼,唇角却不自觉地上扬,“你当是和尚念经呢?就那么几句话,翻来覆去讲,你不嫌烦,我都嫌烦了。”
霍峥笑而不语。
听春枝说话也好,跟她静静地待着一会儿,再同处片刻都是好的。
这时候,顾元嘉也打马上前来,“王妃,我也想请你捎个小玩意回京城。”
“什么东西?捎给谁的?”
春枝其实知道顾元嘉要给谁捎东西,就是故意要问这么一句。
顾元嘉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来,双手呈给春枝,“有劳王妃帮我把这个捎给念儿。”
“捎给念儿?”春枝闻言,不免有些好奇,“我能看看里头是什么东西吗?”
“王妃想看那就拆开看看。”
顾元嘉托王妃捎东西,自然没有不给她看的道理。
春枝说拆就拆,锦囊里装着一对小金镯,每只都挂着两个极其精巧的金铃铛,一动铃声就清脆作响,而且这对小金镯一只刻着“平安喜乐”,一只刻着“长命百岁”,这字迹看起来还像是顾元嘉自已的。
给小女孩送金镯子这事,一般都是极其宠爱女儿的亲爹才干的。
金价不菲,很多人家给女儿做的都是银镯。
顾元嘉要捎这东西给念儿。
春枝不由得多打量了顾元嘉片刻,心里琢磨着,他该不会是已经知道念儿就是他的亲生女儿了吧?
玉珠瞒的那样好,顾元嘉是从哪里知道的?
难不成他已经想起那一夜的事了?春枝心里都开始为玉珠盘算起来了。
顾元嘉看王妃一直看着自已,旁边的长安王都对此有些不满了,他不由得笑着开口问道:“王妃这样看着我作甚?”
“没什么。”
春枝看他神色无异,想来应该还不知道那件事,只是很喜欢念儿那个小姑娘。
血缘亲情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顾元嘉不知他们是父女,仍旧会那样喜爱念儿。
春枝把一对小金镯收回锦囊里,“顾公子的东西,我会捎给念儿的,你还有什么话要捎吗?”
顾元嘉原本想说什么,顿了顿,又说:“没了,有劳王妃。”
他在马背上拱手施礼,依旧气度翩翩。
“那行。”春枝把锦囊收进了马车的暗格里,慕开霁和顾元嘉说完话之后都各自退开了。
只剩下霍峥还跟春枝待在同一个车厢里。
春枝抬眸看向他,笑着说:“行了,就送到这里,赶紧回去吧,那么人看着,可别让人以为你这个长安王儿女情长。”
霍峥却说:“儿女情长,未必就英雄气短,我舍不得自已的王妃,这不是应该的吗?”
春枝抬手,用指尖点了一下霍峥的唇,“行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终究是到了分别的时候。
霍峥按下即将分别的离愁,笑道:“你最近越发地出口成章了。”
“那是,我最近可没少读书。”
春枝自从参与他们议事,被常磊那句“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整迷糊了之后,便开始挑灯夜读,把年少时为了生计落下来读书时间补上了许多。
王妃不是那么好做的。
要跟霍峥长长久久地走下去,她也得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霍峥知道春枝的努力,也懂她的心思,笑着说:“我家王妃天资聪颖又勤奋有加,下次见面的时候,你或许都会作诗了。”
“你可别给我出难题。”春枝秀眉微挑道:“作诗那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吗?”
她先前也只是识字,看过一些话本子和戏折子而已,离会作诗可远了去了。
霍峥说:“那等我回京,再亲自教你。”
春枝应了声“好”。
话说到这里,两人看着彼此,默默注视了许久。
直到霍炎的马车终于撇开那些送行的百姓,来到此处,九皇子掀帘一看,这些人还在这杵着呢,不由得催促道:“你们还要磨蹭到什么时候?到底走不走?”
“霍炎都说你磨蹭了。”春枝轻声催促道:“快走吧。”
“他没成亲,懂什么?”霍峥掀开车帘对霍炎说:“你不愿意等,可以先走,没人拦着你。”
就像在府门外启程的时候,九皇子的马车落后那么远,也没人去催促一样。
霍炎放下车帘,不做声了。
马车外风吹树林,落叶潇潇。
分别的时候,总是依依不舍。
霍峥转身,低头在春枝额间落下一记吻,“愿吾爱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