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生老病死

“神奇,真是神奇!”

苏德义、唐学文等人,盯着套筒打井的方式,啧啧称奇。

尤其是见到古洞村,在遭受旱灾之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自救,非常的欣慰!

要是天下每个村都能这样,那哪里还有什么灾民呢?

“好啊!”

“真是好啊!”

苏德义,在井边不舍得离开,眼睛直直地盯着井下的情况。

现在,已经开始起砌石头了,井圈的直径,大概在一米左右。

而那些套筒也就直接不用管了,直接垒在里边了。

苏德义缓缓离开了井边,赞扬地说道:“此法值得广泛推广!”

“本官定然如实上报朝廷,对你们古洞村,尤其是你们这种抗旱的精神,提出大大的赞赏!!”

“我相信,朝廷定会有所赏赐的!”

赵金锁在一旁,有些尴尬

因为,他什么都没做啊

他只是在家喝喝茶而已,这打井,可不是他的点子。

听到竟然还能让皇上知道,赵金锁的眸子一下子亮了起来!

想贪功但又不敢

赵三刚就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呢,更不用说,赵无为还在人群中呢。

这样明目张胆的事怕是不敢呀!

“那个大人这个挖井,是我们村一个后生的主意”

苏德义身后,韩若初的眸子划过一丝期待。

“哦,如此说来,那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德义继续动着嘴皮子,反正这又不花钱,干脆多说一点。

“是哪位青年才俊,竟然有如此的见识?”

“快叫上前来,让本官看看。”

赵金锁的脸,像个苦瓜一样。

冲着赵无为挥了挥手,“无为,快来。”

赵无为,缓缓到了县令的跟前。

“大人,就是这个后生,此人聪明得很。”

赵金锁还不忘补上一句。

“草民见过县令大人。”

说着,赵无为就要下跪。

虽然,他很不喜欢这样的礼节,但是身在古代,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更何况,这可是县令大人,普通人八辈子也别想见到。

“哎,免了免了,小兄弟不比如此。”

苏德义伸手拦了拦。

“无为兄弟,竟然是你想起来的法子!”

“我早该猜到的!”

苏德义可不会装作不认识赵无为,反而,大大方方的,继续叫赵无为为兄弟。

人群中,除了瞪大眼睛吃惊之外,更有内心深处深深的震撼!

万万没想到,赵无为,竟然连县令大人都认识。

还喊他兄弟

以后,得多多同他亲近了。

一时间,纷纷交头接耳

“县令大人过奖了,我只不过是偶然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实在不敢贪功。”

赵无为不仅是客气,更知道该如何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苏德义连连点头。

“赵公子,县令大人来了,你倒是带着我们到处转转,看看你们是怎么抗旱的。”

“还有,如今大旱,但是却在路边的田里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这些,我们可是都好奇得很。”

“不如,带着县令大人到处看看?”

人群中,韩璟的一句话,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好好好”

“请县令大人,跟我来。”

赵无为前头带头,众人便跟着赵无为的脚步而去。

反倒是赵金锁,落在了最后面,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

但,还是小跑着,跟了上去

同时,赵无为还不忘让人给他娘和张桂香说一声,赶紧做饭!

“无为兄弟,你这是要准备盖房子吗?”

苏德义看到山脚下,乱糟糟的一片,开口问道。

赵无为苦笑:“大人,是有这个计划的”

随后,将工程队的事说了一遍。

苏德义端了杯茶,皱了皱眉,没有接话。

反而换了个语气:“好啊!”

“不甘堕落,还带着乡亲们致富!”

“又找来了水源,带领乡亲们抗旱!”

“而且,还在积极地生活!”

“无为兄弟,你可以啊!”

“我看,你办出来的事,可不像你这个年纪干的呀!”

赵无为笑笑,没有说话。

苏德义接着说道:“小兄弟,你这年纪不大,为何不去私塾读书呢?”

“九知学堂的荀琛,跟我关系还是不错的,要不,我打个招呼,你去上学吧。”

“将来,也好考个功名”

偶然一瞥,竟然发现韩若初竟然深深的埋头

赵无为呵呵一笑,挠挠头。

“回大人,草民志不在此!”

“草民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小农民!然后带着全家,带着全村人,把日子过好!”

“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听赵无为如此说,灵儿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韩若初。

只见,韩若初的眸子中,已经从期待,渐渐变成了失望及暗淡

苏德义一愣,没有想到,赵无为会这么说。

“大丈夫不应该读书求功名,光耀门楣,然后报效国家吗!”

“以你的才智,应该为更多的百姓服务才对,而不是单单一村的百姓”

赵无为莞尔一笑,拒绝道:“大人,我还真不是读书的料”

“至于光耀门楣的事,让我弟弟去就行了。”

“他就在九知学堂读书”

如此,苏德义便不再劝了。

有些事,是命中注定,强求是没有用的。

“既然如此,老弟有啥事,就到丰安县找我就行。能帮一把的,我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苏德义郑重地说道。

“还有,你提出的,以工代赈一系列,虽然也已经在实施了,我也上报了州府。”

“但,你能不能在同我详细说说”

赵无为抬眼看了一眼韩若初,然后继续同苏德义说了起来。

“开饭了——!”

张桂香,端着做好的饭,一道一道地摆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