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活人献祭
“总不能看着人们活活地饿死吧!”
“你忘了,那天求过龙王之后,咱们这就就下了大雨,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
“所以,现在又到了这个时候!”
赵金锁哪里会忘记?
那年,他才五岁。
但是,记忆就是这么神奇,有些事,会在你的脑子里永远的挥之不去。
可是,把龙王请回来,哪是烧烧香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赵金锁压根就没有想过这样做。
见到赵金锁一直闷着头也不说话,赵满仓再次咬着牙说道。
“锁子,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也太过残忍了。”
“但是,咱们要为咱们村这二百来口子人考虑啊。”
“再退一步说,这又不是咱们一个村的事。”
“这十里八村的,哪个村都得参与进来。你害怕的那件事,不一定会落在咱们村里的人身上。”
“你想想,这是咱们古洞村牵头做的事,到时候龙王请回来了,还不得先照顾咱们村!”
赵满仓此刻,就像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做这件事了。
但是赵金锁,却迟迟犹豫不决。
“满仓,谁都想把龙王请回来。”
“但是你想想,上次请龙王,已经是快六十年前的事了。”
“你有把握,这次还能把龙王请回来?”
“再有,咱们这周边的这些村,能够同意你这么做?”
赵金锁的担心不无道理。
同时,他心里也知道,赵满仓的心里有个疙瘩,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有解开。
这也是他今天又重提这件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赵满仓听了赵金锁的话,同样久久沉默不语。
“锁子,活人献祭是咱们这十里八乡的老传统了。”
“有史以来,咱们这一带,已经进行过十五次请龙王的仪式了。”
“每一次,都能将龙王请回来。”
“而这一带的百姓们,也都能安稳的度过灾年。”
“所以这一次,没有必要怀疑,咱们定能将龙王请回来!”
突然,赵满仓的眼睛红了,咬牙狠狠地说道!
赵金锁抽了一口烟锅,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赵满仓,眸子中,有种难以言喻的神色。
久久,才慢慢说道:“满仓,我知道,你又想起你姐姐了。”
“五十多年前的那次,他们抢走了你的姐姐,用了活人献祭”
“虽然后来,确实下雨了,咱们这里也得救了。”
“但是你们家,心里的疙瘩也一直都没有过去。”
“满仓啊,你想想,都快六十年了,你心里的疙瘩都没有过去。”
“那么要是咱们这次也用了活人献祭,先不说能不能把龙王请回来。”
“就说说,选上了谁家的姑娘,人家家里的心里能好受吗?”
“这是整个宗族的事,他们也不好反对。但是,谁的心里不骂?”
“你敢说你们家,这几十年,不是日日夜夜的骂当年的老村长吗?”
“这次算了。”
“我明天就是镇上,去县里找县令,想办法要些粮食回来,咱们一定能挺过这次的灾难去!”
村长的心里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无论如何,决不能再搞活人献祭的事了。
先不说有没有效果,恐怕要世世代代,被人戳脊梁骨!
死了,也怕人把祖坟给挖了!
“不行!”
赵满仓突然暴起!握着拳头,不停的在院子里转圈!
他小时候,最疼爱他的人,就是他的姐姐。
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一群人闯进了他的家里,把他的姐姐给抢走了。
然后,就被活人献祭了。
活活的烧死了
快六十年了,他还能听见姐姐当年的惨叫声夜夜在他的耳边响起!
这一次,他定要给姐姐找个作伴的人!
“满仓,你不要这么执拗!”
“人家会恨你一辈子的!”
赵金锁必须阻止赵满仓这个可怕的想法!
“不行!”
“锁子,你别管了!”
“我代表古洞村,去和其他的几个村谈!”
“到时候你什么都不用管,也不用出面。”
“龙王选中了谁家的姑娘,我去把人带到祭坛!”
撂下一句狠话,赵满仓转身就出去了!
他要去联合周边的七八个村,完成这个伟大的事!
必须要给他姐姐找一个作伴的人,不然姐姐的惨叫声,还会夜夜在他的耳边响起!
赵金锁呆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件事赵满仓整整记了五十八年!
如今,都半截身子入土了,竟然还没有放下。
看着赵满仓离去的背影,他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如果
如果另外七八个村的村长和族长同意了这件事,他是绝对阻止不了的。
就算是县令,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事,需要神明干预。
他们普通人,无能为力。
赵无为一家人,正在忙着平整土地。
虽然天气干旱,但是赵无为有自己的种植计划。他必须抓紧时间把土地平出来,收拾利索才能种。
“狗蛋啊。”
王翠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焦虑地说道:“你看看这天气,再这样下去都得旱死了。”
赵无为没有抗旱的经历,也没有在原主的记忆中找到这种痕迹。
他只能浅浅的说道:“那就组织大伙抗旱,寻找水源。”
王翠花也没有指着赵无为能有什么好的主意,只是在和他发发牢骚罢了。
“狗蛋,你看山上,哪里还有一个支棱的草呢?”
“说明这山下早就没有水了。”
“抗旱,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
“恐怕以后,吃水都是问题了。”
王翠花心生担忧,刚刚到来的好日子,她不想因为缺水而断送了。
赵小妮和小狗剩,谁也没有从这方面操心。
“娘,是不是这干旱已经严重到一定的程度了?”
赵无为傻傻地问道。
“何止是一定的程度!”
“再这样下去,恐怕要死人了!”
赵无为震惊,因为他有空间,不怕井中没水。
万万没有想到,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
看来,得放下手上的一切事物,抓紧抗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