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赵启平8
梧桐街的银杏开始泛黄时,温予安在琴行阁楼发现了一个檀木匣。
泛潮的松香气息中,她跪坐在积灰的地板上,看阳光穿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匣面烫金花纹上切出细碎的光斑。
铜锁早已锈死,但匣角有道不起眼的划痕,十二岁那年,她曾用琴弓尾钉撬开过这里。
"吱呀——"
褪色的天鹅绒衬布里,褪色信笺如枯叶般散落。
最上方是张泛黄的挂号信回执,邮戳日期停在二十年前苏老师确诊帕金森的那天。
温予安颤抖着展开信纸,德文花体字间夹着干枯的薰衣草。
「亲爱的予安: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或许已经忘记怎么握笔。但请记住,音乐从不会真正消失,就像你七岁时在琴弦上落下的眼泪...」
泪珠砸在信纸上,洇开一片模糊的蓝。
阁楼突然传来脚步声,赵启平的白大褂下摆扫过木阶,手里提着印有第六医院标志的药袋。
"护士说你请假了。"他蹲下身,指腹擦过她潮湿的眼角,"苏老师今早清醒了半小时,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牛皮纸袋里滑出一卷老式录音带,标签上用红笔潦草地写着《C小调随想曲·修订版》。
温予安猛地抓住他手腕:"现在能去看她吗?"
赵启平反握住她冰凉的手指:"路上说。"
疗养院的爬山虎已经红透。苏老师坐在轮椅上,膝头摊着本空白五线谱,枯枝般的手指正对着空气画弧线。
温予安刚要上前,赵启平轻轻摇头:"她在练指挥。"
"小安?"老人突然转头,浑浊的眼睛亮起来,"第三乐章的双音连奏练好了吗?"
温予安哽住呼吸。赵启平从衣袋掏出钢笔,在病历本背面画了段五线谱:"您看这样改可以吗?"
苏老师歪头端详片刻,忽然哼出轻快的旋律。
温予安捂住嘴,那是她十四岁赌气改写的变奏,曾被老师斥为"离经叛道"。
"天才的创意。"老人孩子气地拍手,露出腕间褪色的红绳,"但要小心降B调的陷阱..."
赵启平悄悄退到走廊,将空间留给这对师徒。
暮色渐沉时,他看见温予安推着轮椅从枫树下走过,苏老师白发间别着新摘的桂花,笑声像碎玉洒满庭院。
"你怎么知道那个变奏?"回程车上,温予安摩挲着录音带。
"这三个月的周末都在疗养院。"赵启平转动方向盘,"苏老师清醒时会讲很多故事,比如某个倔丫头把松香磨成心形,结果卡在琴码里。"
温予安耳尖泛红:"她还说这个..."
车载音响突然飘出沙沙声。赵启平按下播放键的瞬间,陈旧的小提琴声淌满车厢。温予安瞳孔骤缩。
这是她最后一次独奏会的现场录音,本该封存在音乐学院档案室。
"第七小节。"赵启平在等红灯时转头,"你改了原谱的揉弦方式。"
"因为那天..."她攥紧安全带,"观众席第二排坐着父母的离婚律师。"
刹车灯的红光里,赵启平的手越过中控台,覆住她颤抖的手背。
琴声正进行到华彩段落,十七岁的温予安在台上将e弦拉到极致,仿佛要把所有委屈绷成一根将断的弦。
深夜的第六医院天台,赵启平打开尘封的投影仪。
泛黄的琴谱被放大在储水罐上,温予安看着自己少年时的批注与赵启平的医学笔记交织:
「此处泛音应有月光质感」,旁注写着「听神经对高频声波的应激反应」;
「揉弦幅度加大至5mm」,对应「帕金森患者手部震颤波长分析」。
"这三个月..."温予安触摸着投在掌心的光影,"你都在做这个?"
赵启平调试焦距的手顿了顿:"还有件事。"
他掏出手机,视频里是苏老师难得清醒的时刻。
老人对着镜头微笑:"小赵医生,请把我和小安的谱子刻在银杏树上,不是有首歌叫《年轮》吗?"
温予安突然想起那个暴雨夜,赵启平在解剖室说的叶脉研究。她转身要问,却撞见他正在解开衬衫纽扣。
月光下,心口位置赫然有道淡粉疤痕,形状竟与她的掌纹惊人相似。
"心脏移植术后七年。"他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病例,"供体是个爱画画的女孩,车祸时左手紧紧攥着调色板。"
温予安踉跄着后退,后背抵上冰凉的铁门。
赵启平却笑了,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总能在你落笔前猜中颜色。"
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震得储水罐嗡嗡作响。
温予安的掌心下,那颗心脏正以奇异的节拍跳动,仿佛有支看不见的琴弓在拉奏肋骨组成的弦。
"要听更神奇的吗?"赵启平突然哼起《C小调随想曲》的旋律,手指在她掌心敲出对应节拍。
温予安惊觉他哼的是自己昨天刚修改的版本,那页乐谱还锁在画室抽屉里。
夜风卷着初霜掠过天台,他替她拢好外套时,一枚银质书签从口袋滑落。
温予安捡起时怔住,书签背面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字刻着:2013.10.7,市立图书馆艺术区,穿蓝裙子的姑娘在《艺用解剖学》第207页画了只睡着的医学生。
晨光刺破云层时,他们依偎在长椅上睡着了。
查房护士发现两人身上盖着Ct报告单,赵启平的手护着温予安受伤的左手,而她的速写本摊在膝头,最新一页是交织的心电图与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