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也不知十月的茂密森林中,在每一个清晨和夜晚,沾染了多少玉露。

进入到十一月,梁京落了今年的第一次雪。

魏崇延缩在寝殿里看书,那是李彦写的书:《国家市场经济》。

他一边看,一边点头,时不时还露出震惊。

周围的大臣们也不敢打扰他。

“当市场需求乏力的时候,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向民间释放货币,贷款给民间商社,刺激产业,增加就业,增加百姓收入,进一步促进消费。”魏崇延念道,念完之后就看着魏无忌了,“这是什么意思?”

魏无忌说道:“意思是,银行向民间商社款待,例如给制造船只的商社贷款一万两,这个商社可以造出十艘船,需要增加50人,每个人每个月有一两的俸禄,他们拿到钱后,可以去买布匹,那么朝廷现在新式纺织机生产出的布匹销量就会增加。”

魏崇延似懂非懂地说道:“听起来有点意思,但谁赚钱了呢,谁亏钱了呢?”

“商社和工人都赚钱了,银行也赚了利息,布匹也卖出去了。”

“没有人亏钱吗?”户部侍郎韩毅问道。

“没有人亏钱。”魏无忌说道。

“这不可能!”贾政道一口否定,“天下之财恒定,不是在你手里,就是在我手里,焉有大家都赚钱的道理?”

“是啊!这不合理!哪有大家都赚钱的!”刘宜说道。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显然也觉得这不合理。

“但的确都赚钱了,我认为赚的这部分钱,是布匹、丝绸、船只产量增加带来的。”魏无忌说道,“夏主在他的书开篇就有写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了效率,就意味着创造了财富。”

魏崇延目光突然一亮,他坐起来,仔细琢磨起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魏崇延道:“按照这样说,只要我们增加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量,我们就能不断创造财富?”

“是的!”魏无忌没有丝毫怀疑地说道。

“有意思!真有意思!”魏崇延拿着那本书,手有些发抖,“能写出这样的书来,这家伙真是个奇人!”

“陛下!臣有一个疑问。”贾政道立刻跳出来说道。

“什么疑问?”

贾政道说道:“如此好,为何会落到我们头上来?”

他这句话,又把魏崇延给说懵了。

对啊!如此好,为何会落入我们手中?

夏主跟我们可是敌人!

还是贾政道这种经常害人的老阴逼快速反应过来。

大臣们再一次面面相觑,陷入怀疑中。

连魏无忌也陷入怀疑中,他也不得不承认贾政道说的是对的。

可他又无法从李彦的书里找出漏洞来,因为这一年多,他多次深入民间调查产业。

魏无忌想了想,说道:“夏主可能并不担心我们用他的办法。”

“此话怎讲?”

魏合补充道:“陛下,目前江宁一匹布的价格,已经从330文,降到了200文,而且这个价格还在降。”

“已经降到200文!”魏崇延大吃一惊,“这怎么做到的?”

魏无忌解释道:“陛下,臣之前说过,夏国的纺织原料可以集中供应,而且运输方便,这些都是生产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大大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而且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会越快越快。这本书里提到一个边际效应,意思是随着产能的增加,平均成本会快速降低,直到达到一个临界值。这种方式叫薄利多销。”

“你的意思是,夏主的目的是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

“是的,据臣调查,最近三个月大量的布匹已经从江宁一带,沿着汴河进入到宋州,并且进入到我大魏境内,售价在220文一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