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有人在背后唆使不重要,死了人,百姓把尸体抬到衙门去对峙,这件事在朕看来那就是合理的!”

“合理?”

“百姓不服,心中有气,不应该找衙门?”

“这不给衙门添乱吗?”

“男子借贷赌博,与尸体被抬到衙门虽然有联系,但是两件不同的事。民间有纠纷,衙门认为是添乱,那朕要那个衙门干什么!衙门可以秉公处理,但绝不能认为那是在添乱!”

“但这件事,已经被某些官员利用起来。”

“如何利用?”

“陛下应该也知道,很多人反对银行。实际上这半年多,银行借贷闹出人命,不是第一起了,但这一次闹得这么大,臣认为背后一定有人推波助澜。有些人已经开始在宣导银行这种货币衙门专门运作钱,钱是万恶之本。”

“钱是万恶之本这种说法不对。”

“臣知道不对,但民间传闻得多。”

说着,两人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已经走过玄津桥,到了江宁城的南岸。

江宁城分布很明确,秦淮河以北,都是达官显贵的住所,西北面有不少富商,皇宫在北面玄武门附近。

南面就是平民的住所了,所以南面会显得更加有烟火气息。

本朝又没有宵禁,晚上格外热闹。

刘文静指着前面:“您看那边,此时已经是戌时,渡口依然车水马龙。”

进入南区,李彦明显感觉到商业气息更浓。

虽然因为刚下完雨,地面泥泞很多,走路不方便,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的热情。

白天托运货物的牛车和骡车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装扮精美的马车。

这个时候,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学生士人,又或者达官显贵,都会出来活动活动,欣赏夜景和灯光。

这番景象,与采取宵禁的魏国梁京截然不同。

李彦抬头看着眼前的牌匾:栖云阁。

栖云阁是江宁最大的楼阁,坐落在秦淮河畔,是江南文人雅士栖息之地。

甚至也有许多北人慕名而来,在此留下无数诗篇。

此时秦淮河上,船如梭,衣如云。

许多人从渡口登岸后,直接进入栖云阁中。

里面时不时传来欢呼声。

“那边是?”李彦指着隔壁,隔壁许多人在排队。

“排队买书。”刘文静嘿嘿笑道。

“买什么书?”

“买陛下写的《国家市场经济》这本书。”

李彦更是好奇起来,这不是出来溜达都不知道,自己的书这么畅销!

“大晚上还排队买?”

“陛下可能还不知道您的书多受欢迎,江宁印刷坊每日印刷出来后,便被各书店一抢而光,甚至许多人开始抄录。”

李彦心中忍不住诧异,问道:“买的都是什么人?”

“江宁大学的学生、民间的士人、吏员,还有一些识字的年轻人,官员肯定是必须人手一本的,看不看就不知道了。”

李彦点了点头,转念一想,倒也释怀,皇帝写的书,那肯定是关乎治国大方向的。

这事在过去,那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知道,现在皇帝把治国的想法都写出来印刷成册发下来。

肯定得买回去!

不读的买回去装逼。

读的买回去仔细研究,看能不能抓住机会。

他们未必是真的认可书中的内容。

不过李彦很快就发现,那些买书的人转身进入了栖云阁。

刘文静一板一眼地介绍着:“郎君,今晚江宁大学和国子监的学生在里面论道,最近几大时政,有均田、银行、夏魏之战,商贸兴起,另外,您写的这本《国家市场经济》里面的知识,热议的人最多。为此,栖云阁还搞出了一个欢迎的榜单,他们简称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