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乱世枭雄,治世能臣

对于刘辩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他更倾向于下狠手,一起全部抄家问罪。

但人数太多了,杀的太起劲,会引起朝野震荡。

现在的他,也只能说刚刚踏出第一步,还需要慢慢来。

犹豫一番之后,刘辩想到一个人。

“刘和!”

“臣在。”刘和当即就站了出来。

刘辩吩咐道:“诏曹操进殿对奏。”

“诺!”刘和立即领命而去。

之后,刘辩望向荀彧,问道:

“文若,你觉得曹操此人如何?”

荀彧思考一番之后,拱手说道:

“曹操心怀大义,可能从一开始投靠董卓,就怀着匡扶汉室之心,不然也不能掌控虎贲军,还请陛下明察。”

曹操也算是颇有贤名,虽然是宦官之后,但为人坦荡,性格也是不拘一格。

“哈哈哈哈。”

听着荀彧的分析,刘辩大笑了起来。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这么形容曹操。

但仔细一想,好像确实没错。

曹操还年轻的时候,就以侠义之心闻名,常常劫富济贫。

后来被举孝廉入仕,任骑都尉时,整治军队,成绩出彩,更是不惧强权,屡屡和豪强、世家针锋相对。

灵帝宠爱十常侍,尤其是赛硕,可曹操居然因为赛硕的叔父违反宵禁,就让人把他叔父打死了。

就这样,一时间曹操千夫所指,官职也丢了,但随后在治理地方上,又是井井有条。

后来啊,曹操又被朝廷委以重任,但曹操知道那时候的朝廷,已经被外人把持,宁死也不肯迎合。

按理来说,曹操应该不喜欢灵帝才对,可当别人都在喊废灵帝的时候,他又是毫无畏惧的站出来反驳,哪怕众人张口宦官之后,闭口阉竖直官的羞辱他。

再到后来,曹操散尽家财兴义兵……

为何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难道说的是他在三国时期,把自己地盘治理的不错?

不对,在刘辩看来,说的是曹操那精彩的前半生。

他是什么时候转性的呢?

或许是刺董的时候,让他觉得自己是死过一次的人,心性有了转变。

又或许是在讨董的时候,屡屡奋战,却一次又一次的寒了心。

也可能是在见到献帝的那一刻,他明白汉室国祚将亡……

刘辩心思万千,心中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跟曹操见上一面。

也恰巧这个时候,殿外传来禀告。

“陛下,曹操觐见。”

“宣!”

在刘和的带领下,一名始终低着头的臣子,被引了进来,随后就见他跪拜了下去。

“罪臣曹操,叩见陛下。”

罪臣?曹操对自己的定位倒是有意思。

也可能是他还拿不准当今天子性格导致。

“卿此番在永安宫前,替朕诛杀逆贼,保护了朕,何罪之有?”

刘辩眼中露出失笑的目光,说道:

“卿乃大汉忠良之士,朕难道不知道,你假意投董卓,实则是寻以命刺杀董卓的良机吗?”

曹操心头猛然一跳,抬起头来,惊讶的望着刘辩。

他的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他一开始确实是这么想的,可为了不走漏风声,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心意。

天子怎会知道这件事。

刘辩微微一笑,抬手道:

“爱卿先平身吧。”

曹操一咬牙,依旧跪在地上,说道:

“罪臣没有保护好太后,导致太后落入贼手,此乃臣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辩思索着,片刻后点头道:

“这确实是你的罪,不过后来你又立了功,功过相抵,朕不会处罚你,起来吧。”

曹操听到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缓缓的爬起身来,恭敬道:

“谢陛下。”

刘辩呵呵一笑,忽然开口问道:

“朕有些事想要询问卿的意见。”

“臣洗耳恭听。”曹操连忙答应。

刘辩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卿不妨为朕参谋参谋,那些投靠过董卓的臣子,朕该如何处理。”

曹操心头咯噔一下,这可不是什么好问题。

而且天子为什么偏偏问他?要知道,他再怎么说,也背着投靠董卓的污点。

难道是一个回答不好,就要他的脑袋?

不用这么麻烦啊,想杀他,不是天子一句话的事情吗?

曹操左思右想,最终,他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难道天子是真的被这件事给愁住了,所以想问问他?

如果是这样,这倒是他的机会。

正好也可以看看,天子究竟能不能辅。

曹操不再犹豫,答道:

“臣以为,不可全杀,不可不杀。”

曹操这话说得比较隐晦,见刘辩没有打断他,于是他继续道:

“臣知晓,按照礼法,即便是从犯,他们依旧形同谋逆,但若是全杀,难免会给世人留下一个暴戾的印象,且朝野震荡。”

“可不杀的话,汉室威望不存,所以臣觉得,陛下可以派一位拥有铁血手腕的人为司隶校尉,全权办理此案。”

“若投靠董卓后,犯下罪行的,杀无赦,若只是为求自保,没伤天害理者,收押即可。”

“如此一来,既可以彰显天子的威仪,又能向世人彰显陛下的慈爱和贤明。”

刘辩满意的点头。

不愧是曹孟德,与他想到一块去了。

刘辩又补充道:“不过,朕以为,收押之人,让他们交上一笔赎金,就贬官放他们离开,卿觉得如何?”

朝廷除了没钱,还有一个迫切的需要他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臣子太多,而且位置重叠的一大堆,更是有一堆毫无才干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这并非全赖董卓,说起来和先帝,也就是灵帝有关。

灵帝也想拯救大汉,前期的一系列手段确实不错,但国库空虚的问题,就处理的很是潦草,为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祸根。

卖官鬻爵!

而且还是大肆的卖,把国库都卖到充盈的那种。

虽然国库有钱了,让大汉这条破船,能够继续撑一段时间,但对于刘辩来说,隐患太大了。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多贬一些人走,再收一笔银子。

不愿意?那就砍了拉倒!

曹操不假思索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