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舆论漩涡

初春的长江水,尚带寒意。晨曦从东方透过层叠的乌云,抚过上海滩的街道,霓虹未尽,风华犹存。街头巷尾,车水马龙,但所有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在沈洛的电影拍摄上。城市如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电影的光辉开始照亮这片曾经被烟尘笼罩的土地。

沈洛自从宣布电影项目《抗日烽火》的立项后,便引来了无数关注。剧组动员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上海,媒体纷纷开始报道这部以抗日为题材的电影,预示着它将成为当年最大的娱乐盛事。

然而,正如星光总伴随阴影,沈洛在迎接声誉与掌声的同时,也未曾逃脱权力游戏中的险恶漩涡。顾俊,这个同样来自上海滩的商界巨头,正在悄无声息地施展他的权谋。

“顾俊又开始了。”沈洛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对面百忙中的拍摄现场,眉头微皱,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清冷的锋芒。

张铭吉站在他旁边,略带沉思地说道:“顾俊通过报纸上的几个财经专栏,已经开始了对您的攻击。他利用手中的舆论工具,暗示这部电影不过是您为了商业利益而捧起的空壳,无非是用抗日的题材做文章,炒作声势,试图颠覆市场。”

“他总是这么干净利落。”沈洛轻轻捏了捏手中的茶杯,目光落在桌面上散开的几张报纸上,文字锋利如刀。顾俊善于操控舆论,巧妙地将沈洛的电影描绘成政治宣传的工具,同时又不忘加上“商业炒作”的标签,将电影的真正意义彻底扭曲。

“其实,他根本不在乎这部电影究竟要讲什么。”沈洛的声音低沉,却充满了力量,“他只在乎能从中收获什么。舆论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用来打压对手,增强自己在商界中的话语权。”

张铭吉点了点头,理解沈洛的意思,“而且顾俊背后的力量复杂,他不仅能通过报纸对外发声,还能通过他掌控的商界资源,将这些负面影响扩展到更多的企业中。这种攻势,若不应对,势必会对您的电影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我早就料到他会这样做。”沈洛微微一笑,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他从未真正放过沈家,也从未放过我。”

这场较量,不单纯是商业上的争斗,更多的是一场政治博弈。顾俊不仅想通过这种方式打压沈洛的电影事业,更试图借此影响沈家在上海滩的声望。而沈洛,知道此战关乎的不仅是电影的未来,更关乎沈家在上海滩的地位。

然而,沈洛并非易被打倒之人。沈家所积累的资本,不仅仅在财富上,更在于其深厚的社会关系和眼光独到的商业战略。他明白,顾俊的攻势虽强,但只要反击得当,便能将这场舆论风暴引向自己所掌控的轨道。

“舆论反击战,我们也得打。”沈洛语气坚定,手中的茶杯轻轻放下,“既然顾俊要用这种方式来施压,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借此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揭示电影的真实面目。”

张铭吉略显诧异,但旋即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您是打算用顾俊的攻势来为电影创造话题?”

“正是。”沈洛的眼中闪过一丝自信,“舆论本就是双刃剑。他越是攻击,我们便越要展示电影的深度与意义。不能让他得逞。既然他想把电影的主题扭曲成炒作,那我们便要将其与民族精神、历史责任等关键词紧密联系。让大众明白,这部电影不仅是商业作品,更是一种文化宣扬,一种历史的呼唤。”

“说得好。”张铭吉拍了拍桌面,“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揭露顾俊的险恶用心,还能借机提升电影的价值和影响力。此举一石二鸟,或许是个极好的反击机会。”

沈洛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我们要让观众看到的是电影的灵魂,而非顾俊口中的政治化宣传。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会变得更加激烈,但这正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时机。”

他转身走向窗边,眼神中带着一丝决然,“再者,既然顾俊想与我斗,我便让他明白,这场斗争,最终将是我沈洛与沈家赢得的胜利。”

顾俊在他的办公室内静静地看着报纸,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眼底的寒意愈加浓烈。手中的烟灰缸被他狠狠拍在桌上,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冷冽:“沈洛……你以为能靠这种小伎俩反击我吗?”

顾俊早已料到沈洛会做出反击,然而他低估了沈洛的反应速度。沈洛不仅仅是一个电影人,他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擅长把握时机,懂得如何利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来转危为安。

“不过是一场风波。”顾俊的嘴角勾起一丝不屑,“我早就不信这些短命的电影能够为沈家带来多大的影响,等着瞧吧,到时候我让所有人都知道,沈家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

初夏的长空,云卷云舒,阳光透过细碎的光斑洒在大街小巷,长安街头一片熙熙攘攘。即便是繁忙的城市,也掩不住那潜藏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息。对于沈洛而言,这种压迫感是难以忽视的。电影的制作已经接近尾声,每一丝细节、每一寸进展,仿佛都与他的未来息息相关。而随着一部影片的完成,背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多的是巨大的责任和无法回避的选择。

沈洛站在繁华的街头,目光如利剑般穿透喧嚣,深深锁定着前方那座辉煌的影楼。那是他与苏珈婉共同奋斗的地方,也是两人命运交织的源点。电影的脚步已经愈加接近完成,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似乎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从那个突如其来的夜晚,沈洛与苏珈婉便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默契与信任。她的表演天赋和不拘一格的个性,为沈洛的电影注入了不小的灵魂。两人不仅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更像是彼此的信任依靠。然而,在这份深厚情感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法忽视的裂痕。苏珈婉对沈洛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正悄然吞噬着她的内心。

她,似乎从不言弃。每一场拍摄,她都全力以赴,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电影。然而,伴随着电影的逐渐成熟,苏珈婉的内心却日渐沉默。她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沈洛肩上的担子已经不止是一个电影制片人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娱乐圈未来的领袖,甚至,或许还肩负着更深远的政治斗争与商界博弈。

在这股压迫感面前,苏珈婉的心情愈加矛盾。她无法否认,沈洛的成长几乎是不可阻挡的。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怀疑,沈洛是否能承受得了这份日益沉重的责任,是否能够在黑暗的权谋中,保持那份初见时的温文尔雅。

她不知道,沈洛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因电影梦想而目光闪烁的少年。而今的他,已经是那个冷静果敢、思虑深远的沈洛了。他不再是那个在娱乐圈受尽轻视的小助理,而是逐渐成长为在商界、电影、甚至政治上都有着广泛影响的领袖人物。看似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比刀锋更加坚硬的心。

电影拍摄已经进入尾声,临近最后一场大戏的拍摄。沈洛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苏珈婉所说的话:“我知道你有多努力,但你也不要忘记,这部电影对我们而言,并不只是一场表演那么简单。”那句深情却带有隐痛的话语,如同一根利箭射入沈洛的心脏,让他瞬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不仅仅是沈家少爷、一个电影人,还是一名肩负时代重任的巨人。

从小便被父亲沈博业教导,沈洛一直知道责任的含义。沈家在上海滩的影响力,不容忽视。身为二公子的他,肩上的担子原本就异常沉重。而如今,随着沈家逐渐涉足电影产业,他的责任越发重大。面对不断崛起的商业对手,沈洛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松懈。顾俊,这个曾经眼中不值一提的对手,如今已经成了他最为棘手的存在。顾家不仅仅在商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黑帮势力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让沈洛的每一步棋都必须谨慎而精确。

但,沈洛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防守的人。在许多夜深人静的时刻,他会思考,如何打破这一切的束缚,如何能让沈家不仅在商业上称雄,更要在电影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他才能真正把握住未来。

而苏珈婉,或许是他最为复杂的牵绊。在她与自己的关系上,总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感。她总是过于看重责任与承担,却也无法忘却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她曾是那个因渴望自由而进入电影圈的女孩,如今,却被这部电影、被这段感情深深困住。而她与沈洛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又总是搁浅在未曾言明的深渊边缘。

“我们可以是事业上的战友,但感情,或许……注定有些远。”每当这种情绪浮现,苏珈婉便会默默告诉自己——这段情感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他们奋斗路上的负担。

然而,沈洛并未看出她内心的挣扎。他依旧是那个冷静果敢的沈洛,总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机会,也总能把握住最微小的细节。而对苏珈婉,他心中的情愫愈加深沉,但他始终没有勇气将这些情感表达清楚。那一刻,他突然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入上海滩、懵懂无知的少年了。

他所肩负的,远比一部电影、更比爱情要重得多。

正如他所信奉的那句话:“世界,终究不会因一个人的感情波动而改变。但若你能让这个世界看到你的价值,那么,它便会开始低头。”

然而,沈洛也明白,每一分努力,背后都需承受巨大的压力。无论是电影的制作,还是商场的博弈,甚至是与顾俊的对抗,每一个决定都足以让他走上刀尖。

一阵冷风掠过,沈洛的目光定格在远处的影楼。屋檐下的雨水滴答作响,地面泛起微微涟漪,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每个人心底的烦忧与期盼。此刻,沈洛心中的那股压迫感愈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