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红旗车到达御全山时,安姩嗅到空气里浮动的绣球花香。
暮色中的园林正褪去白昼的威严,汉白玉拱桥下水波泛着金红,她忽然想起上周彩排时追光灯打在绸缎上的模样。
而此刻的盛怀安正在鉴空楼上等候。
暮色将垂未垂,他腕间的手表压在青铜晷针上,看着最后一道日影从“小满”刻度滑向“芒种”。
“盛书记,太太的车已经到了。”正装青年低声禀报,袖口别着的徽章在夕阳里一闪。
是的,他准备向安姩求婚。
两年前的那个雪天,他登门提亲时,安姩像只小鹌鹑一样缩在角落,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教人心疼。
当盛国昌问出那句,“你好意思吗?人家才十八!”
他神色自若地回了句“好意思”。
自确认心意那日起,他便守着时光沙漏,等指针划过成人线,就立刻把人圈进户口本。
“暗影”里守着的“蔷薇”一日日抽枝,街角灼灼目光烙在她后背时,他总不自觉攥紧拳头。
直到那封粉蓝信笺入侵她的课桌领地,那夜,从不抽烟的他碾碎了七支烟。
少年们眼底疯长的毒藤,偏生缠上他精心护着的花。所幸撕碎的告白画着雪色抛物线坠入纸篓,少女漫不经心的动作,恰好抚平了他眉间褶皱。
后来再没有信纸敢沾她的木纹,毕竟初绽的花苞尖刺上,早有人提前掐灭了所有燎原的火星。
面对家人催婚,他自岿然不动。
心底藏着个未及摽梅的姑娘,怎肯轻许姻缘?组织上,家中尚有掌珠待字的干部领导,更是心急如焚,整日里暗自盘算如何牵线搭桥。
可惜,从未有人成功过。
提亲那晚,安姩拦住他的车,睫毛沾着细雪问他能否解除婚约。
他第一次体会到不安,三十六岁与十八岁之间横亘的何止年轮,她会喜欢一个可以当她叔叔的老男人吗?
可十余年隐忍关注,他早将她的喜恶刻入骨血。递出的两个选择看似自由,实则每个齿轮都精准咬合着她的轨迹。
直到那日,他的小姑娘在他耳畔说出“喜欢你”三个字,多年悬心方化作眼底温澜。
后来她总爱蜷在他书桌旁,说他眼尾细纹里藏着银河,要数一辈子才看得清。
两年一晃而过,他精心筹备了这场郑重的求婚仪式,只为听她亲口说出那句期盼已久的“我愿意”。
思绪回笼,盛怀安理了理衬衣领口,窗棂外,两位组织上特派过来的优秀同志正在荷塘边调试古琴。
他特意选了二十四弦的瑟,取“琴瑟在御”的好意头,琴轸上还系着今晨刚折的合欢枝。
安姩一下车便被盛怀安事先安排好的人员蒙上眼,领着她上石舫时,最先嗅到的是金萱茶香。
指尖忽然触到冰凉物件,扯下眼罩一看,顿时被眼前繁花如瀑倾泻的场面震惊住。
父亲、外公、公公婆婆和菁菁竟都在眼前!众人笑盈盈望着她,石舫里飘着未散的茶雾。
“小姩快看水面!”菁菁兴奋的声音惊起白鹭。
安姩转身刹那,二十盏荷花灯逐次绽放,映出朱漆回廊上悬浮的二十幅绢本。
从她婴孩时的抓周礼到破格录取通知书,每幅画都用金粉题着《诗经》句子。
最后一幅竟是今天早晨她别白玉簪的对镜图,题着“有女同车,颜如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