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半神旨意
华荣曜携着云墨,步伐匆匆地来到城主府威严的大门前。他整了整衣衫,尽管破旧却仍不失几分英气,昂首挺胸,向守卫朗声道:“烦请通报城主一声,我是华婉仪的表哥华荣曜,此乃我女儿云墨,今日特来求见城主,有要事相商。”守卫听闻,不敢怠慢,迅速前去禀报。
不一会儿,慕白城主亲自迎了出来。他目光在华荣曜父女身上一扫,见华荣曜虽重伤在身却气质不凡,而云墨则透着一股灵动聪慧。慕白心中一动,赶忙将他们引入城主府内,而后径直朝着密室走去。
密室之中,气氛略显凝重。慕白城主缓缓踱步,突然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无奈与感慨:“华兄啊,这华婉仪之事说来话长。她的儿子具有什么屠龙之相,竟被龙族抢走,夫君鳌贤也被龙族无情关押。此等惨事,让她彻底陷入癫狂。为了复仇,她以惊人的决绝,踏上了吞噬龙族之路。数百龙族丧生其手,而她也因这血腥的历程,成功晋升圣人之境,甚至能与龙族圣人境后期高手平分秋色,这般实力,实在是令我等震惊不已。如今,她正被龙族族长敖广亲自追杀,生死未卜,犹如惊弓之鸟,在这世间四处奔逃。不过,我知晓她有一处经常落脚之地,就在长白山的一条隐蔽深涧之中。那地方极为隐秘,若无人指引,怕是难以寻觅。”说着,慕白城主转身,从桌案上拿起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仔细地在上面标注出那深涧的位置,随后递给华荣曜,目光诚挚:“华兄,此去长白山路途艰险,还望你多加小心。”华荣曜双手接过地图,心中满是感激:“慕城主大恩,华荣曜铭记于心,日后定当相报。”言罢,他带着云墨,马不停蹄地向着长白山进发。
长白山上,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呼啸而过,刮得人脸生疼。华荣曜与云墨艰难地攀登着,每一步都似用尽了全身力气。脚下的积雪深厚,常常让他们深陷其中,拔腿都极为费力。但父女俩相互鼓励,咬牙坚持。
历经艰辛,终于攀至山顶。华荣曜放眼望去,茫茫一片白色,心中虽焦急却仍强自镇定。他们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寻觅了足足两个时辰,寒冷几乎要将他们的身体冻僵,手脚都已麻木。就在希望渐感渺茫之时,那条隐蔽的深涧终于映入眼帘。
两人来到深涧旁,疲惫地坐下休息。华荣曜不愿浪费这大好的时光,趁着等待华婉仪的间隙,开始传授云墨阵法知识。云墨静心聆听,她那逆天的精神力如灵动的火焰,在对阵道知识的探索中跳跃燃烧。她本就对阵道有着极高的天赋,此时在华荣曜的悉心教导下,领悟起来犹如神助,速度极快。华荣曜看着女儿聪慧的模样,心中欣慰与担忧交织,只盼能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多给她一些傍身之技。
长白山巅,寒风凛冽,积雪终年不化。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华荣曜与云墨已苦苦守候了一月之久。他们的眼神中满是疲惫,却又透着一丝坚定,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至关重要的人或事。
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一抹略显狼狈却依旧倔强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那是华婉仪,她衣衫褴褛,浑身是伤,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但眼神中的仇恨却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浓烈。
华荣曜一眼便认出了她,心中五味杂陈,急忙迎了上去。华婉仪看到华荣曜,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她踉跄着扑进华荣曜的怀中,泣不成声。“表哥,这些年我过得生不如死,夫离子散,全是拜龙族所赐。我与龙族,不共戴天!”她的声音因哽咽而略显沙哑,却字字饱含着无尽的痛苦与怨恨。
华荣曜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表妹,莫要太过伤心。对付龙族,需从长计议。待你修为达到圣人境中期,能够抗衡圣人境巅峰的龙族族长敖广时,再去讨回公道也不迟。”
华婉仪缓缓抬起头,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一种决然:“表哥,你不懂我的道。我最近才发觉,我的道便是屠龙之道。唯有吞噬龙族的躯体,我的修为才能快速增长,且毫无隐患。只要能吞掉一条圣人境初期的龙族,我必能踏入圣人境中期。”
华荣曜听闻,不禁目瞪口呆,心中暗自诧异,世间竟有如此奇特的修行之道。他不禁思索,龙族中流传的屠龙之相,难道并非指华婉仪之子,而是她本人?
华婉仪看着华荣曜,眼中的关切暂时压过了仇恨:“表哥,你为何受如此重伤?”
华荣曜苦笑一声,缓缓说道:“我与战星瑶前往魂族领地刺杀一名人族叛徒,却遭魂族圣人袭击,灵魂受创,伤势极难修复。不过,我这儿有炎黄丹,可助你疗伤。”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粒散发着温润光芒的炎黄丹,递给华婉仪。
华婉仪接过丹药,服下之后,片刻间,身上的伤势便有了明显好转。华荣曜见状,又取出一千粒炎黄丹交给她:“表妹,这些你且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几人正说着,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一个威严而愤怒的声音如炸雷般在云层中响起:“华婉仪,没想到你躲在此处疗伤,杀我龙族上百人,拿命来吧!”话音未落,一只巨大的龙爪如遮天蔽日般从云层中探出,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华婉仪抓来,正是敖广追杀而至。
华婉仪心中一惊,深知这一击的厉害。为避免战斗余波伤及华荣曜与云墨,她身形一闪,腾空而起,黑白双蟒元神瞬间浮现,周身光芒闪烁,迎向那来袭的龙爪。刹那间,天空中能量激荡,风云变色,黑白双蟒与龙爪碰撞之处,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华荣曜重伤在身,虽有心参战,却无力应敌,只得带着云墨躲到一旁安全之处,设置了一个隐阵,遮蔽自身气息,目光却紧紧盯着天空中的战局,暗自为华婉仪加油助威。
然而,战局对华婉仪愈发不利。就在她与敖广激斗正酣时,龙族又有两名圣人赶来助阵。其中一名是圣人境中期的敖成,气息雄浑,眼神阴冷;另一名是圣人境初期的敖严,虽稍显稚嫩,但也不容小觑。
华婉仪以一敌三,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招式也开始变得凌乱。无奈之下,她边打边寻机撤退,三名龙族圣人则紧追不舍,誓要将她擒获。
华婉仪深知,若继续这般被动挨打,必无生机。她暗中取出一枚炎黄丹,吞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强大的药力瞬间在体内散开,伤势迅速恢复。她瞅准时机,猛然转身,施展出浑身解数,避开了敖广与敖成的凌厉攻击,而后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敖严冲去。敖严未曾料到她会突然改变攻击目标,一时慌乱。华婉仪趁势操控黑白双蟒元神,将敖严紧紧缠住,使其动弹不得,紧接着便开始吞噬。
敖广大怒,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一爪如利刃般径直捅穿了华婉仪的身体。华婉仪却仿若感觉不到疼痛一般,趁着敖广这一爪的间隙,挣脱开来,瞬间逃走。她再次吞下一枚炎黄丹,开始全力消化敖严。
短短片刻之间,敖严便被华婉仪吞噬得尸骨无存。华婉仪周身气息暴涨,气流涌动,成功突破晋升为圣人境中期。力量暴增之后,她与敖广、敖成两人交锋,竟能堪堪打成平手。
敖广见此情形,心中又惊又怒,气急败坏之下,他决定使出绝招。只见他口中吐出一颗散发着耀眼蓝光的龙珠,龙珠在空中滴溜溜一转,瞬间隐匿于虚空之中。华婉仪正与敖成激斗,丝毫未察觉危险临近。突然,龙珠从背后出现,一道蓝光闪过,华婉仪便被定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敖广见状,面露狰狞,一把捏住华婉仪的脖子,另一只龙爪封住她的丹田,放声大笑:“你这人族女子,还妄图与我强大的龙族对抗,真是自不量力。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说罢,他便欲用力捏断华婉仪的脖子。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根金色的毛发如闪电般疾驰而来,精准地击中敖广的龙爪,将他震飞出去。与此同时,一个清脆动听却透着威严的声音在天空中响起:“住手,半神有旨。”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姿婀娜的倩影缓缓现身。她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竟是圣人境初期修为。华荣曜定睛一看,不禁大惊失色,来人竟是他未过门的妻子蒋紫宣。他心中满是疑惑,她不是晋升帝境都困难重重吗?为何如今竟已成圣人?
蒋紫宣面色平静,眼神淡漠地看着敖广,缓缓说道:“敖广,奉半神大人口谕,即刻起,你卸下族长之位,前往九尾狐禁地闭关。龙族由鳌金赤担任新族长,释放鳌贤,不得与华婉仪为敌,钦此。”
敖广与敖成听闻此言,顿时目瞪口呆。他们深知九尾狐族的强大,九尾狐族光是圣人便有上百人,更别提那位处于半神境后期修为的族长李拉菲,其在圣界中简直是无敌般的存在。两人对视一眼,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半神旨意,只得悻悻离去。
待他们匆匆离去之后,蒋紫宣莲步轻移,缓缓上前,玉手轻挥,一道幽光闪过,解开了华婉仪丹田处那道幽秘的封印。她朱唇轻启,声若莺啼:“我于族中闭关潜修,历经无数岁月,方得成圣出关。忽闻你的消息,心中大惊,赶忙详加调查,而后马不停蹄地向义母请下旨意,星夜兼程赶来此处。对了,你尚不知晓你儿子的消息吧,那龙族将他悉心安置于禁地之中,精心培育成人,为其取名鳌金赤。此子天赋绝伦,身负龙族皇族血脉,仅仅修炼短短几十载,便已傲然跻身准圣境巅峰之列,你如今大可前往龙族与他相认了。”
华婉仪听闻此言,顿时喜上眉梢,笑颜如花道:“多谢姐姐相告,姐姐快瞧,此人是谁?”话音刚落,只见华荣曜携着云墨从那隐匿的阵法之中缓缓现身。华荣曜冲着蒋紫宣张开双臂,那神情满是思念与激动。蒋紫宣美目圆睁,满是不可置信之色,泪水瞬间夺眶而出,似珍珠断线般簌簌落下。她身形如电,自天上疾飞而下,直直扑入华荣曜那温暖而宽厚的怀抱之中。一旁的云墨瞧见这一幕,不禁暗自皱眉,心中暗道:这老爹还真是风流不羁,欠下这许多情债。
华荣曜轻轻搂着蒋紫宣,关切问道:“你这些年过得想必很不错吧,竟然已经成就圣人之位,当真是厉害非凡啊!”蒋紫宣微微仰头,望着华荣曜,娓娓道来:“我乘坐神器穿梭轮降临圣界之后,恰逢九尾狐族人路过,他们见我身负异禀,便将我带回族内。幸得族长李拉菲慧眼识珠,将我收为义女,她不惜耗费自身神力为我灌体,不仅巧妙均衡了我体内那紊乱的人妖血脉,更是令我潜藏的修炼天资得以全然展现。我闭关苦修百年,方得成就这圣人尊位。”
华荣曜面露欣慰之色,说道:“如此,我们定要好好答谢李族长一番。哦,对了,这是我与云贝贝的女儿云墨,她修为尚浅,不过天赋倒是颇为出众。”蒋紫宣闻言,纤手轻翻,取出一根闪烁着奇异光芒的毛发,递向云墨,和颜悦色道:“此乃半神的尾部毛发,其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可助你抵御圣人境巅峰的全力一击,便赠予你了。”云墨见状,赶忙双手接过,恭敬说道:“多谢前辈赏赐。”蒋紫宣继而又道:“你怎会受了如此严重的伤势?我听闻人族那边如今处境极为艰难,可谓是举步维艰。你不如随我一同前往九尾狐的领地生活吧,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