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九零后秋水海棠
第 64 章 寒夜逐光
当第一片枯黄的树叶,如一只疲倦的蝴蝶,悄然飘落在南方小山村温热的土地上时,九月心中清楚,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寒假,在这带着些许慵懒的暖风中,悄然而至。她静静地伫立在学校门口,身旁是熙熙攘攘、喧闹不已的人群。
热风裹挟着街市的嘈杂声,不由分说地钻进她略显单薄的衣领,可她的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落寞。她的目光扫过周围那些满脸兴奋的同学,他们正热烈地讨论着和父母一同制定的假期计划,言语间满是对假期的期待与憧憬。而九月,只能将羡慕藏在心底,独自拖着行李箱,踏上回外公外婆家的路途。
九月自幼父母就外出打工,一年到头,能见到父母的日子屈指可数。那些与外公外婆相伴的时光,便成了她心底最温暖的珍藏,是她成长岁月里最坚实的依靠。然而,这一次,她的心中还笼罩着一层难以驱散的阴霾——外公已经去世四个月了,这个寒假,再也没有外公那和蔼的笑容和关切的问候。
坐上回乡的班车,九月靠窗而坐,她的额头轻轻抵景色,记忆的闸门缓缓被拉开。车窗外,大片的甘蔗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那声音轻柔而又绵长,似在低语,又似在召唤,将她的思绪一下子牵回到遥远的儿时。
彼时,父母不在身边,每至炎炎夏日,外公总会戴着那顶破旧得边缘都有些毛糙的草帽,手持一把锋利的镰刀,步伐沉稳地走进那片茂密的甘蔗林。外公的身影在修长的甘蔗间来回穿梭,阳光透过甘蔗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在外公身上勾勒出一圈圈光晕。不一会儿,外公便扛着几根粗壮的甘蔗从林中走出,他的脸上挂着汗珠,可那笑容却如同夏日的暖阳一般灿烂。
与此同时,外婆早已在院子里摆好了小板凳,手中拿着一把菜刀,静静地等待着外公归来。当外公把甘蔗放在外婆面前时,外婆便开始熟练地将甘蔗去皮切段。九月总是乖乖地坐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外婆的一举一动,小小的身子里满是迫不及待。每当外婆递来甘蔗段,九月便会立刻伸手接过,用力咬下,清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迸发,那股甜蜜顺着喉咙淌进心间,一直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时光流转,这份甜蜜的滋味依旧在她的记忆深处萦绕,从未淡去。
车子缓缓停下,九月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下车。熟悉的小路,熟悉的风景,可她的心情却格外沉重。她慢慢走向那座老房子,远远便望见外婆那略显佝偻的身影在门口张望。外婆看到九月,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眼中却透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与孤独。“囡囡,你可算回来了。”外婆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被生活的沧桑打磨过。
走进院子,那棵龙眼树依旧枝叶繁茂,可树下却再也没有外公架着梯子摘龙眼的身影。九月的视线渐渐模糊,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龙眼成熟的季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外公总会架起那架略显陈旧的木质梯子,梯子的横档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触手温热。外公双手紧紧握住梯子两侧,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每一步都带着老人特有的谨慎。他的动作虽慢,却十分稳健,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外婆则在树下,仰着头,双手交叠在身前,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嘴里不停叮嘱着:“老头子,慢点儿,千万要小心!眼睛看着点儿脚底下,别踩空了!”九月站在一旁,小脸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眼睛紧紧盯着树上的外公,小小的心里既紧张又兴奋,满是期待。
如今,物是人非,泪水顺着九月的脸颊滑落。外婆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孩子,别太难过,你外公他一定希望你好好的。”九月默默点头,她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悲伤中,她还有外婆,还有自己的梦想。
夜晚,九月躺在自己那张窄小却充满回忆的床上,窗外的月光如水,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屋内,给简陋的房间披上了一层银纱,如梦如幻。她翻看着手机里父母发来的消息,他们依旧忙碌,每次聊天都是匆匆几句叮嘱,比如“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可即便如此,九月还是一条一条反复看着,仿佛这样就能跨越千里的距离,拉近和父母的距离,也仿佛这样能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她回复道:“爸妈,我回来了,寒假会好好复习的,你们在外面也要照顾好自己。外婆……她很想你们。”发完消息,她望着窗外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暗暗下定决心,这个寒假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多年来的努力,也不辜负远方父母的期待,更不能辜负外公外婆这些年含辛茹苦的疼爱。
第二天清晨,微风轻轻拍打着窗户,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轻声呼唤着九月。九月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复习功课。外公外婆家没有宽敞明亮的书房,她只能在略显破旧的饭桌上摊开书本。老旧的灯泡散发着昏黄的光,那光线虽然微弱,却照亮了她专注的面庞。遇到难题时,她习惯性地想找父母讨论,可才想起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相隔甚远。无奈之下,她只能独自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地演算,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眼神中满是坚定和执着。窗外,阳光逐渐强烈起来,照在院子里,晒得地面微微发烫,整个世界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可九月的心里却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中午,外婆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瘦肉粥,粥面上还飘着几缕翠绿的葱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外婆心疼地说:“九月,别太累着自己,吃点东西,吃饱了才有力气学习。”九月放下手中的笔,双手接过粥,喝着喝着,突然发现碗底藏着几块鲜嫩的猪肝。她抬起头,看着外婆满是皱纹却依旧慈祥的脸,眼眶不禁红了。
这一幕让她想起小时候生病,整个人软绵绵地躺在床上,浑身乏力。外婆坐在床边,一手拿着调羹,一手轻轻扶起她,动作轻柔得生怕弄疼了她。外婆将精心熬制的粥一勺一勺喂进她嘴里,每一勺粥都吹得温温的,还不时轻声问:“烫不烫?慢点儿吃,别着急。”那时的九月,虽然身体难受,可心里却被外婆的关爱填得满满的。如今回忆起来,那些温暖的画面依旧清晰如昨,只是再也没有外公在一旁,关切地询问她的病情。
午后,九月打算去镇上的图书馆复习。她沿着熟悉的小路走着,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路过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去过的池塘边,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宛如一群绿衣仙子在翩翩起舞。偶尔有几只青蛙“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泛起一圈圈美丽的涟漪。
可记忆里那次和父母一起在池塘边嬉戏的场景却无比清晰。那时的她还很小,父母拉着她的手,在池塘边追逐着彩色的蝴蝶,笑声在池塘上空回荡。如今,池塘依旧,荷叶依旧,可父母却远在他乡,外公也永远地离开了。她在池塘边站了一会儿,深吸一口气,试图将心中那份浓浓的思念和悲伤藏进心底,然后转身,继续前行。
在图书馆里,九月遇到了儿时的玩伴小悠。小悠如今在另一所学校读高三,两人许久未见,一见面便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聊起各自的学习情况,都感慨万千。小悠一脸羡慕地说:“九月,我真羡慕你,成绩那么好,肯定能考上好大学。”九月苦笑着摇摇头说:“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不过是多花些时间学习罢了。其实我也有很多压力,只是不想放弃。”
小悠又问:“你爸妈今年过年回来吗?”九月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轻轻摇摇头说:“他们忙,回不来。”小悠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都高三最后一个寒假了,他们也不回来陪陪你?”九月勉强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他们也是想多挣点钱,供我读书。我能理解他们,而且我还有外婆陪着呢。”此时,窗外的天色渐暗,天边泛起了橙红色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给小镇染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可九月的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和无尽的思念。
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她的脸颊。九月加快了脚步,她想起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夏日的夜晚,院子里的老摇椅吱呀作响。外婆总会拿着一把大蒲扇,坐在摇椅上,一下一下缓缓扇动,扇出的风轻柔又凉爽,驱赶着周围嗡嗡叫的蚊虫。外公则会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指着天上的星星,用他那略带沙哑却充满故事的声音说:“看,那是北斗七星,像个大勺子,在夜空中指引着方向……”九月躺在凉席上,望着满天繁星,听着外公外婆的声音,不知不觉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梦里有父母的陪伴,有外公外婆的疼爱,还有那片永远灿烂的星空。
除夕那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氛围中。村子里处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喜悦。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那是新年独有的味道。
九月和外婆一起贴春联、包粽子。外婆包粽子的手法依旧娴熟,粽叶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如同灵动的舞者,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粽子便在她的手中诞生。外婆一边包,一边念叨着:“等九月考上大学,我们家就有出息了。到时候,咱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你外公他要是还在,得多高兴啊。”说着,外婆的眼眶红了,九月的心里也一阵刺痛。她握住外婆的手,说:“外婆,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您放心。”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略显陈旧的电视机前看春晚。屋内暖烘烘的,昏黄的灯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幸福的笑容,可九月却觉得这份幸福中带着一丝苦涩。她拿出手机,和父母视频通话。看着屏幕里父母略显疲惫的面容,她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父母叮嘱她要好好学习,照顾好外婆,还说等她高考结束,一定回来好好陪她。挂断电话,九月望着窗外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考上好大学,让父母为她骄傲,让外婆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让在另一个世界的外公能够安心。那一刻,烟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她心中的梦想,可泪水却再次模糊了她的双眼。
寒假即将结束时,九月回顾这个假期,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又失去了外公,但在外婆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中,她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成长。那些独自学习的夜晚,那些和外婆相处的温馨时刻,都将成为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她前行的道路。
高中最后一个寒假结束了,九月带着坚定的信念和对外婆深深的不舍,回到了学校。她知道,高考的战场就在前方,那里充满了挑战和未知,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个寒假,让她更加明白,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有家人的爱,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追逐梦想的脚步。她将带着这份爱与信念,勇敢地迈向未来,迎接属于她的辉煌,也带着外公的期许,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