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央视航天直播“路专家”,航天科普
国内上一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还是三年前的神舟十一号任务,那次正是对接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三年后的又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对接的是新空间站……以及曾经的天宫二号,那确实很有看头。
所以这次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任务央视又搞了直播,也像往常一样请了两位专家。
只不过跟往常“一老一中”的专家搭配不同,这次是“一中一青”的新搭配。
“中”是中年的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体设计师仲总。
“青”就惊喜了,是之前不少人念叨的航天直播最好邀请青年航天科学家路云来进行科普直播。
没想到央视真把他请来了!
介绍时还一本正经的说“路专家”,把看直播的人看的一乐。
【哈哈哈,还挺正式,路专家!】
【虽然路云很年轻,不过确实对得起这个名头,毕竟他可是货真价实的载人登月火箭总师,就是国内什么时候承认啊,好给路云正名!】
【没错,他今年好像才二十五六岁吧,这个年龄就能执掌这么重要的任务,更显得他的实力逆天强劲!】
【路云穿西装的样子是另一种帅气哎,往那一坐的气势一点也不比央视主持人和那个中年总设计师的气势差,甚至因为颜值太过出色,目光吸引力都在他身上。】
【对不起……】
【】
央视直播请路云来自然不是为了增加收视率……好吧,多少也有点。
反正看着蹭蹭蹭往上涨的直播数据,台里的领导相当高兴。
但跟央视合作的航天宣传部门主要是为了借助路云的“明星”身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关注国内的航天发展。
看着蹭蹭蹭猛涨的直播数据和弹幕互动指数,他们也相当高兴。
不过直播的弹幕却有点不太友善。
【这都一九年了,咱们航天飞船的摄像头还这么糊啊,就不能换换吗】
【对呀,人家老美那边的私人航天公司都发射载人飞船测试了,估计很快就能载人,人家那个摄像头太高清了。】
【是啊,神舟飞船的空间也太小了,三名航天员坐到椅子上都蜷缩着,上下左右都塞满了,感觉好憋屈。】
【我看马一龙之前发射的载人龙飞船,说是能运载七个人,但常规状态下只运载四个人,空余的地方可以装不少货物,咱们就不能跟人家学学吗】
【说这话之前能了解一下吗,神舟飞船都是二十年前设计的老飞船了,载人龙飞船可是近几年研发的新飞船,并且咱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去年也试飞过,不仅空间大,还能载人去月球呢,龙飞船可飞不到月球。】
【光说试飞过,人家龙飞船测试的时候对接了国际空间站,马一龙也说很快就能载人了,咱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什么时候载人啊,去年试飞到现在都一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直播的弹幕是实时的,直播也有回答网友问题的环节,后台在不断的筛选合适问题,当画面切到火箭发射现场的时候直播间这边会看问题讨论一下。
当路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回答一下这类问题,仲总说一下神舟飞船的事,然后我说一下马一龙载人龙飞船和咱们的载人飞船的事。”
主持人闻言说道:“路总,其实这类问题我们略过就可以了,不用回应的,咱们……”
路云则摇头道:“咱们做科普就是为了解答这类问题,如果任由这类发言充斥直播间,那是咱们的科普没做到位。”
这时仲总也说道:“那行,咱们回答一下,路云,你具体打算从哪方面开始说”“从神舟载人飞船为了安全飞行进行‘技术冻结’的事说起吧……”
就像“一个代码能跑起来就不要动它”一样。
载人飞船这种关乎航天员生命的设备,只要成功了,它的技术就会被冻结,整体技术和结构就不会再进行大改。
连更换更加高清的摄像头也一样。
毕竟更换摄像头不仅仅只是更换摄像头。
二十年的时间足够电子产品更新很多代了,很多系统和软件都不兼容,并且用电量和信号传输的差距也不一样,所以看似是一个摄像头,其实后边会涉及大量修改,会触发“技术冻结”协议。
当然,神舟飞船这二十年其实也有不少小改动,一直在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模式进行小优化升级。
就比如这次任务就有空间交会和返回技术的升级。
有了之前跟两座空间实验室的多次对接经验,该次任务将采用快速交会技术,也就是在空间站核心舱的配合下,由飞船控制计算机自主计算和执行轨道控制,发射后约6.5小时完成与核心舱的对接。
而路云知道的是,载人龙飞船要十几二十多个小时才能对接国际空间站。
快速对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减少地面飞行控制人员和航天员的工作量,让他们保持更好的状态。
并且面对以往卡脖子的芯片,神舟十二号飞船进行了多项国产化芯片应用改进,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
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快速建设,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会采用北斗系统定位数据。
依托国内的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能节约任务成本。
跟这些相比,尤其是二十年老飞船的安全性相比,“摄像画面模糊”只是小问题。
毕竟载人龙飞船是近几年研发的,它的摄像头清晰和可回收复用功能只是“后发优势”。
就像近些年才研发成功的天宫空间站技术比十几二十年前的国际空间站技术先进一样。
而说到技术先进,不管是新一代载人飞船可以载人飞往月球,还是路云正在研制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都碾压马一龙那个只能费时费力用火箭发射,且只能到近地轨道的载人龙飞船。
等木鸢号太空穿梭机服役之后,估计类似的问题就该老美的网友问了。
“为什么我们研究不出太空穿梭机,还在使用老旧的载人火箭飞船”
当然,前提是老美不封锁信息,让它的国民们知道世界前沿航天技术。
而现在,是国内的网友们感叹的时刻。
“……马一龙大嘴巴惯了,说各种时间都往夸张了说,他说载人龙飞船很快就要载人,那最起码也要明年,而且他的载人龙飞船还有一次逃逸测试要做。”
路云直接下判断道:“载人龙飞船想要真正载人,最起码也要等到明年年中。”
“而到那个时候,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也要首飞了!”
【好家伙,我没听错吧,木鸢号明年真要首飞】
【鬼鬼,龙飞船都研究好几年了,三个月前才首飞,木鸢号研发一年多就要首飞】
【牛批,既然路云都在央视直播里说了,那肯定算是立了军令状,到时候看吧!】
【关键节点是明年,是不是说马一龙的载人龙飞船和路云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要正面对上了】
【打起来!打起来!】
【诸君,我好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