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青冥仙境,渡劫莲宝

第526章青冥仙境,渡劫莲宝

空谷子的洗劫仙露有用,但是也没有那么有用。

这等宝贝的确能够洗去劫气,不过效果太差。

想要完全洗干净魏钟身周的劫气,非得需要万倍之数不止。

就算将空谷子这洞天神国给拆了也不够。

无奈之下,两人也只能尝试他法。

空谷子捏碎一道道传音玉符,不过多时,便是好几位玄仙聚集到了这方洞天之中。

“这位魏道友乃是我天行阁客卿,正面临三灾九难,天人五衰之劫,不知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

听闻魏钟同时面临两种相互独立的灾劫,几名玄仙面露奇异神色。

“三灾九难,空谷道友的天行阁不就有破解之法吗?

“至于最后的天人五衰,老夫这里有穆兰兜一件,可短暂储存法力,作为修士的临时丹田使用。”

“贫道这里也有《炼兵诀》一道,可借由仙器之力抵挡肉身腐朽之衰。”

“元神萎靡之衰有些麻烦,不过吾手中有一宝,可寄托仙人分魂,道友若是觉得此难难解,不如以部分元神应劫,待得躲过劫难,分神再掌肉身。”

“至于气运溃散,较为难解,不过距离本城千万里之遥,有一处地仙宝地。

“内部地仙名为灵泽真人,乃是这一方地仙宝地的掌握者。玄仙修为,享境内香火,更有宝鼎一尊,聚集香火气运之力。

“道友若是能够从其手中借得这大鼎一尊,必可躲过气运溃散之难。”

不愧是玄仙,仅仅一个照面就为魏钟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

“道心崩裂之衰,诸位可有办法?”

“这……众人若有沉默,而后交流议论。

“此难难解,吾等也不过是通过吞服镇心仙丹,而后以身硬抗罢了。”

这镇心仙丹,魏钟有所听闻,传闻其乃是利用法则之力与某些特殊的仙材炼制而成的宝丹。

本是应对三灾九难之中的心魔难之用。

对道心崩裂之衰并不是完全适合。

甚至可以说,服下此丹完全是心理安慰,全靠自身意志力来度过这道心崩裂之衰。

运气好,就过了。

运气不好,就彻底断在这玄仙之途。

“魏兄也不必太过畏惧此衰,天人五衰是阻我等仙人长生之劫,但并非一棒打死,不留生路。

“即使不用任何手段渡劫,依然留有一线生机……”

“是极,是极,想当初,贫道也是懵懂,毫无准备应劫,这不还是走到现在了吗?”

众人出声安慰魏钟却是暗自摇头。

正当无奈之时,空谷子轻咳:

“此衰并非难解,魏兄可曾听闻过青冥仙境?”

魏钟一愣,拱手道:

“还请空谷道友直言!”

“此仙境乃是位于天行仙域之中,为一位远古大能道陨之后遗留。

“仙境之中环境特殊,育有一方莲池,池中有一种独特仙莲产出,即为青冥净心莲。

“此莲有神效,无论是莲香,还是莲瓣,还是莲子,只要魏道友取得一份,皆可对付那道心崩裂之衰。”

“这天下还有这种异宝?”

魏钟眼中有几分意外与难以置信,但是紧接着众人的几句话,就给魏钟泼了一盆冷水。

“空谷道友就莫要给魏兄给希望,又泼冷水了。那青冥仙境哪里是人能进的?

“隔着那音障,别说采莲花了,就是捕捉一缕莲香者也没有几人。

“魏道友此行一去,只怕空手而归居多……”

魏钟听得众人讨论,面色逐渐难看。

原来那青冥仙境并非被人完全开发,而是数以百万年以来,皆是处于半开发状态。

仙境内有一小片地域早就被来往修士开发完毕,内部的好东西也荡然无存。

而与未曾开发之地之间,有一道由纯粹法则之力凝聚的音障。

宛若实质云雾,将众修阻拦在外。

只能趁着这音障的衰弱期,见得内部景象。

而那莲池,便是在音障附近。

拥有特殊手段的修仙者,自是可以通过这池子,取得一缕莲香,以之应劫。

但是获取实质莲花者,却是少有。

“传闻曾有大罗金仙,采过青冥净心莲花一朵,也不知是真是假。”

“大罗那等存在,威能无穷,我等难以估量,如何判断真假?

“不过好歹与这青冥秘境曾经的主人乃是同一境界,或许真有这种可能。可惜我等都是单打独斗或是太乙麾下,却是没有这种能耐请大罗出手。”

“……”

众人议论纷纷,魏钟也从中得知了,某些特殊的法则之力,在捕捉莲香方面有着奇效。

比如音之法则。

魏钟内视自身,见得盘踞于自己识海之的音之法则道种莫名的有了几分信心。

转头看向空谷子:

“空谷道友可知此青冥仙境位居何地?在下欲行一试!”

片刻后魏钟在众人的目视之中遁行离开,空谷子也随魏钟而行。

魏钟不禁回头望向身后的罗春城。

似乎是察觉到魏钟的想法,对方笑着说道:

“魏兄可是觉得我们这些人有些过于热情?”

魏钟肯定点头:

“的确有点,这玄仙劫难乃是个人劫难,又不会波及他人,这几位为何?”

空谷子摇头一笑:

“很简单,境界越是高深,应劫之法越是麻烦,我等手段单一,总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

“你一个法子,我一个法子,相互之间凑一凑,或许很快就能将这仙人大劫度过。

“但若都是藏着掖着,便只有死路一条。纵凭运气活个几十万年,也终究有一日会死在劫难之下。

“如此情形,才使得我等抱团取暖,互通有无。”

魏钟闻言点头:

“原来如此!”

罗春城就像一个小集体,内部的玄仙更是熟的不能再熟。

空谷子在这城中驻守的数十万年余时间里,便是与众人携手度过了不不知多少次天人五衰之劫。

共面同种劫难,令的这些玄仙之间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只要不是消耗性的手段,众人都舍得取出,以共用渡劫。

“那灵泽真人又是何人,莫非也与空谷道友等……”

空谷子摇头:

“此人乃是一地仙散修,一路经历腥风血雨而来,在这天行仙域占得一片领地,打得下方仙人领头者臣服。

“才是得以炼化,构造自身的法则领地,成就自身神国。“此人路数与我等不同,因此算不得我等一员。

“只不过此前我等与之有过交易,这人身上有诸多毛病,老夫并不喜欢。

“好在对方有一点,只要价格够高,便是能与之达成交易。即使对方视作宝贝的气运大鼎,也舍得借出,予以我等渡劫之用。”

“竟然是这样一个人?”

“此人实力在玄仙之中乃是上层,尤其是在其法则领地之内,更是强的没边,道友日后若是借鼎,务必小心谨慎,勿要与之冲突。”

魏钟笑着拱手:“空谷道友放心!”

二人遁离罗春城,越过两大仙域的边界,便是正式进入天行仙域方位。

此行第一目的地并非那灵泽真人所在,而是那青冥仙境。

入得一座宏伟仙城,二人通过空间传送阵在天行仙域不断穿梭。

经过数次颠簸,总算抵达了那青冥仙境所在的大城。

“此城背靠青冥仙境,因此被唤作青冥仙城。

“城不大,比我罗春城还差了一些。

“不过诸多仙阶修士来往,人声鼎沸,除了欲寻那青冥莲香渡过大劫之人,还有借得内部音障,感悟法则之力者。”

“传闻这青冥仙境内部,还藏有曾经那位大能留下的鸿蒙至宝。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见得有人从中得到过类似宝贝……”

空谷子一边与魏钟讲解,二人越过城头,来到不远处的荒郊野岭之地。

越过好几座山头,同时魏钟见得四周修士来来往往,皆是与青冥仙城和那青冥仙境之间往返之辈。

‘大罗仙境,果然够吸引人。’

二人跃入云海,翻过山头几座,魏钟终于在钻出云端的那一刻,见到了下方青冥仙境的真面貌。

一道青冥光辉横贯虚空,其形似月牙,两端尖角插入虚空,不见终点。而月牙圆滑的的边缘一端朝向天空,一端覆盖大地间的座座山脉。

“果然与我此前见过的秘境格外不同!”

魏钟面露赞叹神色,空谷子笑着一指:

“道友可曾见得那青冥月牙之下?”

魏钟凝神看去,哪里正是修士来来往往之地。

“莫非此地便是那青冥仙境的入口?”

“正是,一入仙境,内部虚空混乱,将会把我的传送至不可知之地。

“不过路途参差,但终点却是唯一。向前走去,终究会来到一处门铃高悬的青石大门之前。

“门扉两侧是为音障,北面便是那青冥莲池……

“道友若寻得莲宝,可捏碎此符与我汇合……”

魏钟接过玉符,将之镇压,而后与空谷子一同钻入了仙境之中。

魏钟感觉自己穿透了一层薄膜,又似经历了剧烈的空间传送。

以之玄仙之境,也有了一丝昏沉之状。

“仙境之地,果然特殊。”

抬头看向四周,乃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神识探出并无虚假。

“看上去,和外界也没有什么不同。”

魏钟意欲遁行上山,不过身躯漂浮立地不过三尺便是终止,再难往上。

“禁空?”

此等禁制,魏钟得有好几万年没有遇到过了。

堂堂玄仙修士,又怎能被这等禁制压制于地面?

魏钟再欲拔高,忽然脑中识海翻滚,海中波涛掀起重重巨浪,顶上的数枚道种明灭不定,就要破碎。

吓得魏钟赶快落入地面。

“好生霸道的禁制,不愧是大罗!”

魏钟摇头苦笑,只能稍稍浮空,滑行上山。

抬头望得天边景色,并不能见得多少异常。

唯有调动体内的时间之力,魏钟双眼生出银色光辉,才能见得于空中漂浮游荡的一缕缕法则之力。

“看得不甚清晰!”

魏钟心念一动,仙元力顿时于体内疾速调动。

识海之中诸多法则道种频频闪缩,纷纷顿空,落入《时光宝录》之上。

宛若融化一般没入内部消失不见。

霎那间,《时光宝录》表面银色光辉转变,化作色泽不定的混元之光。

同时此道光辉落于魏钟眼底,其双目一凝,好似开了天眼一般,于头顶三尺捕捉到了那密集的法则大网。

其犹如覆盖于天地之中的密眼渔网,将整片天空悉数覆盖。

法则之力相互编制游动,镇压这一片仙境。

魏钟视线延伸,神识同步而行,掠过百千里尚且不能见得此道法则大网之边界。

“大罗之力,已然非仙!”

魏钟收拢一切,眼中的混元之光消散,识海内的《时光宝录》重回平静,消失的法则道种再度现身,漂浮在识海之中。

这就是魏钟凝聚诸多法则道种之后,利用《时光宝录》开发出的手段。

此物乃是一熔炼万法的宝贝,诸多法则都可被纳入其间,宛若编制而成麻绳将所有威能集中,化作一股力量。

也可以借的《时光宝录》之力,单独增幅一道法则。

形成法则领域的法则能够再度强化。

未曾形成领域的法则道种,在其加持之下,也能形成临时的法则领域。

这正是魏钟心中的底气,敢于来此地寻的莲宝的原因。

一路漂浮于地面之上,魏钟滑行来到山巅。

抬头望去,顿时见得悬于天际的一座青石大门。

其门扉斑驳,宛若经历风雨吹打,留下了无尽凹痕。

门头两端有着两座大钟悬挂,其与硕大的门扉相称,又宛若挂于屋檐上的铃铛。

见得青石大门,便是找对了方向,魏钟下山而行,穿梭山林座座不断靠拢。

如此翻过几座山头,忽然见得同行修者几位。

有人赶赴青石大门所在,行色匆匆。

有人立于山巅,不是身形上浮,试探那法则大网。如遭雷击,坠落于地。

脸上痛苦转瞬消失,化作思索神色。

路上所见修者越来越多,少部分半路意欲感悟法则,但多数人还是在往青石大门靠拢。

魏钟穿山林而出,终于得见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原。

众多遁光穿行其间,仿佛此地禁制已然消失。

魏钟抬头望去,巨大的青石大门矗立其间,两层云雾状的法则悬浮,仿佛存有某种特殊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