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超凶凶书山有路秦为静

第524章 邕州既定谋越李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终于被夜幕完全吞噬。

邕州城,这座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城池,像一个疲惫的巨人,在黑暗中喘息。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白天的惨烈。

晁雄征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远方逐渐模糊的山影。

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这满城的血腥与喧嚣,都无法在他心中激起一丝波澜。

“殿下。”李逵瓮声瓮气地走上前来,手里拎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正是白天叫嚣得最厉害的蛮人首领。

“这些不开化的东西,就该杀个干净!”

晁雄征没有看那人头,只是淡淡地说道:“处理干净。所有参与叛乱的蛮人,一个不留。”

李逵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得嘞!俺老李最喜欢干这个!”

“等等,”晁雄征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将他们的尸体堆起来,筑成京观。”

“京观?”李逵挠了挠头,有些不解。

“殿下,那玩意儿晦气,咱们还是直接埋了吧?”

“不,”晁雄征摇了摇头,语气坚定。

“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反抗我的下场!我要用他们的尸体,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一旁的许贯忠捋了捋胡须,赞同道:“殿下此举甚妙!以杀止杀,方能换来长久的安宁。”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将一具具尸体拖到城外,堆积成一座小山。

空气中的血腥味更加浓烈了,令人作呕。

然而,在场的士兵们,却没有任何人露出不适的表情。

他们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铁血战士,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

更何况,这是殿下的命令,他们只会坚决执行。

除了处理叛乱的蛮人,还有一件事情让晁雄征颇为在意,那就是那些被蛮人驯养的大象。

这些巨兽,在战场上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李珙。”晁雄征唤道。

“末将在!”李珙立刻上前一步,抱拳听令。

“你带一队人马,进山猎杀大象。记住,要一个不留!”晁雄征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冷酷。

李珙有些犹豫:“殿下,这些大象虽然伤了不少弟兄,但它们也是无辜的……”

“无辜?”晁雄征冷笑一声。

“战场之上,没有无辜!它们既然选择了为蛮人效力,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末将领命!”李珙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很快,一支装备精良的队伍,便开进了茫茫的群山之中。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猎杀所有的大象。

一时间,邕州城内外,都充满了忙碌的气氛。

士兵们忙着清理战场,搬运尸体,猎杀大象。

整个城市,仿佛一台巨大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可以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享受片刻的休息。

晁雄征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远方渐渐亮起的点点灯火,心中却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他。

“殿下,”许贯忠走到晁雄征身边,轻声说道,“如今邕州已定,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晁雄征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越李朝,必须扫灭!”

许贯忠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越李朝是宋朝南方的一个藩属国,但近年来,却屡屡对宋朝边境进行侵扰。

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宋朝的南方边境,将永无宁日。

“殿下所言极是。”许贯忠说道,“只是,如今我们大军深入南疆,粮草供应却成了大问题。”

晁雄征皱了皱眉头,这也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

此次南征,宋军携带的粮草并不多,原本计划是就地征粮,但邕州刚刚经历战乱,百姓困苦,根本无粮可征。

“广西其他州府的情况如何?”晁雄征问道。

“也不容乐观。”许贯忠摇了摇头。

“广西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一直不高。再加上连年战乱,百姓更是食不果腹。”

“看来,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粮草问题。”晁雄征沉吟道。

“殿下,末将有一计。”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孙立,突然开口说道。

“哦?说来听听。”晁雄征饶有兴趣地看向孙立。

“殿下,广西民风彪悍,向来难以管束。依末将之见,不如让末将留下来,担任广西总兵,负责安抚地方,征集粮草。”孙立抱拳说道。

晁雄征孙立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

孙立武艺高强,又精通兵法,由他镇守广西,足以稳定后方。

“好!”晁雄征拍了拍孙立的肩膀。

“孙立,我封你为广西总兵,全权负责广西的军政事务。记住,一定要尽快稳定局势,为我们提供充足的粮草。”

“末将遵命!”孙立激动地说道。

“至于广西其他州府的蛮兵,”晁雄征继续说道,“传令下去,凡是放下武器,愿意归顺者,一律既往不咎。若有胆敢继续反抗者,格杀勿论!”

“殿下圣明!”众人齐声说道。

晁雄征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走到城墙边,眺望着远方无尽的黑暗,心中思绪万千。

“殿下,”许贯忠再次开口说道,“是否要安抚那些投降的蛮人部落,我建议要恩威并施……”

晁雄征听着许贯忠的建议,不住地点头,时不时地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逐渐完善。

夜色越来越深,城墙上的灯火,也变得越来越明亮。

这些灯火,不仅仅照亮了邕州城,也照亮了晁雄征前进的方向。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跑到晁雄征面前,单膝跪地。

“殿下,有紧急军情!”士兵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什么事?”晁雄征皱着眉头问道。

士兵抬起头,

“说!”晁雄征厉声喝道。

士兵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说道:“我们在城外发现了一支……一支……”

“一支什么?”晁雄征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

“一支象群!”士兵终于一口气说了出来。

“数量……数量足有上百头!”

“上百头大象?”晁雄征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隐隐感觉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他转头看向许贯忠,许贯忠也是一脸茫然,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一无所知。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着晁雄征的指示。

“这些大象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想要干什么?”李逵打破了沉默,瓮声瓮气地问道。

晁雄征没有回答,他只是紧紧地盯着远方,仿佛想要看穿那无尽的黑暗。

“殿下,我们该怎么办?”许贯忠轻声问道。

怎么办?

晁雄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只知道,这支突然出现的象群,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难道是……”孙立突然瞪大了眼睛,似乎想到了什么。

“是什么?”晁雄征立刻问道。

孙立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颤抖:“殿下,会不会是……越李朝的人?”

越李朝?

晁雄征的心猛地一沉。

如果这支象群真的是越李朝派来的,那么他们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晁雄征厉声喝道。

“另外,立刻派人去查清楚,这些大象的来历,以及它们的目的!”

“末将遵命!”士兵们齐声应道,然后迅速行动起来。

很快,整个邕州城,再次进入了高度戒备的状态。

士兵们手持武器,站在城墙上,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晁雄征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远方黑压压的山影,心中充满了疑惑。

越李朝的人,为什么会派象群来这里?

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殿下,我们在象群中发现了一封信!”士兵说道。

晁雄征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太子殿下,别来无恙?”

这语气,充满了挑衅和嘲讽,仿佛在戏弄着晁雄征。

晁雄征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信,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变得发白。

他抬起头,看向远方,

越李朝,你们这是在玩火!

“殿下,信上说了什么?”许贯忠轻声问道。

晁雄征没有回答,他只是将手中的信递给了许贯忠。

许贯忠接过信,看了一眼,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殿下,看来越李朝的人,已经知道我们的计划了。”许贯忠说道。

晁雄征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越李朝的人,不仅知道他们的计划,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这简直是无法容忍。

“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许贯忠问道。

晁雄征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既然他们已经找上门来,那我们就奉陪到底!”

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将士们,

“传令下去……”他顿了顿,声音变得异常低沉,“明日一早,大军继续南下……”

“殿下,明日一早,大军继续南下!”晁雄征的声音如寒风般凛冽,吹散了夜的沉寂,在寂静的邕州城头炸开。

李珙身躯一震,原本坚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抱拳道:“殿下,扫灭越李朝,末将自然万死不辞。只是……如今粮草尚且不足,大军若贸然南下,恐怕……”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粮草!

又是粮草!

这两个字就像一块巨石,狠狠地压在众人的心头。

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邕州城内百废待兴,根本无粮可征。

若不能及时解决粮草问题,即便有再精锐的部队,也只能困死在这南疆之地。

晁雄征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沉声道:“粮草之事,我自有计较。此番南下,我们要因粮于敌!”

“因粮于敌?”许贯忠捋着胡须,“殿下,越李朝连年战乱,民生凋敝,恐怕也难以征集到足够的粮草啊。”

“是啊,殿下。”孙立也附和道。

“越李朝虽然地处南方,气候温暖,适宜种植水稻,但他们的耕作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一直不高。而且,那些越人大多懒散成性,不事生产,恐怕……”

“唔……”晁雄征剑眉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城墙,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当然知道越李朝的情况,也明白因粮于敌并非易事。

但他更清楚,若不能尽快解决粮草问题,大军南下扫灭越李朝,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越李朝的粮食产量不高,这是事实。但他们毕竟占据着富庶的红河三角洲,气候条件优越,按理说,不应该如此缺粮才对。”晁雄征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难道说,他们将大量的粮食都藏起来了?”

“殿下,末将以为,这其中恐怕另有隐情。”许贯忠沉吟道。

“岭南一带,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粮食运输本就困难。再加上连年战乱,地方官员又贪污腐败,层层盘剥,百姓能够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余粮上缴?”

“许先生所言极是。”孙立点了点头。

“广西的情况也是如此。那些蛮人部落,大多以游牧为生,不善耕种。即便有少量的粮食,也都被那些土司头人搜刮去了。”

“殿下,俺老李觉得,那些越人就是懒!给他们好地,他们也种不出粮食来!”李逵瓮声瓮气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依俺老李看,咱们不如直接抢了那些土司头人的粮仓,保证够咱们吃上几个月!”

“休得胡言!”晁雄征瞪了李逵一眼,呵斥道。

“我等乃是正义之师,岂能行此等盗匪之事?再者说,即便抢了那些土司头人的粮仓,又能有多少粮食?恐怕连咱们大军几天的口粮都不够!”

李逵被晁雄征训斥了一顿,顿时蔫了下来,不敢再多言。

晁雄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原本以为,只要攻下邕州,就能得到充足的粮草补给。

但他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岭南的实际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广西缺粮,越李朝也缺粮……想要从他们那里获取粮草,简直是痴人说梦!

“看来,我们之前设想的因粮于敌,恐怕是行不通了。”晁雄征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如今邕州已定,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粮草问题?”

一时间,城墙上陷入了沉默。

所有人都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夜风呼啸,吹动着城墙上的旗帜,发出猎猎的声响。

远处的山影,在夜幕的笼罩下,显得更加模糊。

晁雄征看着远方无尽的黑暗,心中充满了忧虑。

粮草问题,就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若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即便他有再大的雄心壮志,也只能被困死在这南疆之地。

“殿下……”许贯忠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

“不知我们军中,现在还剩下多少粮草?”

晁雄征闻言,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李俊。

李俊是负责管理军中粮草的将领,对粮草的储备情况了如指掌。

“这个……”李俊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道。

“殿下,如今军中粮草……恐怕只剩下……”他吞吞吐吐,似乎难以启齿。

晁雄征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只剩下多少?如实禀报!”

李俊,连忙说道:“殿下,如今军中粮草,只剩下……一万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