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执明魂灯

沈玉堂将短短四行字记入心中,低头看着四碎的翡翠,不禁心中担忧,反手打开了何悠戒。

把玻璃罩瓶端出来的时候沈玉堂才发现,自己的手几近透明,指尖正有丝丝绿色灵力和他的金色灵力交缠流转,才得以让他托起罩瓶。

里面阿补和育珮还是保持着之前的状态。

沈玉堂稍稍放心,将他们收回去。

当下紧急任务是去找执明魂灯。

沈玉堂翻找出师尊临行前给他的画卷。

本以为这次状况频发,都打算放弃这件法宝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要去寻它。

“难道师尊早就料到这件法宝必不可少吗?”沈玉堂喃喃。

画像摊开,沈玉堂发现这幅比陵光宝鼎画的精细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之前找陵光宝鼎时,画中只指明地点方位,鼎的外形都是寥寥几笔,注解也没有几句,根本不像是仙器的辑录,更像是道听途说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也就怪不得他空手而归了,不过至少也是为三钱找了个好居所,沈玉堂当时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眼前这副完全不同。

从藏宝地点到路线,到执明魂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除了图画满路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注解。

简直细无可细。

沈玉堂瞬间感觉自己热血沸腾,这么细致,自己不拿到手,简直对不起这卷宗。

“早知道就先来找它了!”

说着沈玉堂足尖轻点就向前飞出去。

魂魄状态比本体要轻盈很多,他不过稍稍发力,人就已经飞出了几丈远。

卷宗上圈出的地点是一个叫做四象渊的地窟,从地图来看应该是在仙境的中间部分。

他跟着灵引盘,方向明确,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目标非常之显眼。

因为这里正是四条季节边界线的交点。

交点处是一个巨大的坑洞,其中有白色的雾气滚动,应该就是卷宗中提到的四象渊。

沈玉堂没有任何犹豫,收起灵引盘,以剑指注灵气为剑,一个俯冲,扎进地窟之中。

出入其中沈玉堂发现这白色的雾气竟然是瘴气凝结。

幸亏他现在是魂魄状态,并不会中毒,要不然以这种浓度的瘴气,只要触及皮肤他就会当场昏厥…

这洞向下很深,但是除了瘴气之外,沈玉堂并没有其他的阻碍。

且和刚进入时黑洞洞的情况不同,越往下反而能看到有忽闪的亮光。

没有任何预兆地触底,沈玉堂还在青苔之上一个踉跄,抬头就会发现原来刚才忽闪的是岩壁上的磷火在跳动。

地窟底下的面积并不大,借着火光沈玉堂辨出,这里整体呈方形,四面的岩壁上,各有四方神兽的兽身石像。

一半浮于空中,一半在岩壁里,像是要从中冲出来一样。

除了一方,空着一个大洞,留下岩壁嶙峋,像是被人挖走了。

沈玉堂眯眼,想到了暗河底部的玄武石像…

早有人先于他来过这里。

那么魂灯还在不在,尚且成谜。

且看看吧。

沈玉堂正站在正中央,忽闪着的火光,自下而上,从沈玉堂的角度看去,这些石像狰狞可怖。

沈玉堂默默地向角落退了一步。

他想到了阿补给他提示的最后一句:不向东南西北寻。

那么最有问题的应该就是在中央。

现在作为地图作用的卷宗暂时失去了用途,沈玉堂收起,从虎头的部分开始探索。

“虎叩金门…”他喃喃自语,看着这虎石像的样子是在奔跑,两爪朝下,怎么也不看是能扣金门的样子。

但是沈玉堂在兽首上摸了个遍,也没摸出端倪,“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他试探着向了虎像注了一丝灵力,忽然就见虎头额间骤然燃起一簇磷火。

沈玉堂瞳孔一缩后退两步,就听见这百兽之王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叫。

连吼三声,姿势也由奔跑变为前扑。

沈玉堂被震得脑袋嗡嗡响,感觉自己几乎要魂飞魄散。

好在机关已经顺利触发,他赶紧去龙首那边,其实刚开始看到那句提示时,他就想到了长冥珠。

他将紫金葫芦取出,凑近了龙首才发现一个问题,这龙口紧闭,珠子该放哪里去?

正琢磨着,沈玉堂的指尖抚上了龙头石刻的龙须,倏然摸到一处凸起,他稍一用力。

耳边传来石头摩擦的咔啦声,龙口在他的眼前缓缓张开。

沈玉堂深吸一口气,把紫金葫芦对准龙口,才驱动紫金葫芦将长冥珠吐出。

然而就算做足了准备,眼前如沼泽般的黑暗还是让人感到无比窒息。

不过这种现象并没有持续太久,那龙首似有神力一般,将珠子带来的黑暗丝丝缕缕吸入口中,

沈玉堂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看到长冥珠的外形。

通体漆黑,黑紫气息缠绕其表。

现在被龙头含在口中,像是活了一样上下浮动。

龙首也同虎头一样,两只眼睛猛地燃起磷火。

火光跳动,石像也开始移动。

沈玉堂看着虎和龙两尊石像从岩壁中向外抽动,忽然明白过来。

如果长冥珠真正的用途,是被用在这里,而非那荒谬的剧情之中的话,就足以说明这执明魂灯,也是幕后之人想要的。

且还没有得到。

甚至想让他先丧命再得手他炼制的这件宝。

所以师尊才让他来。

想让他捷足先登!

想明白这一切,他开始警惕四周,怕有人在这节骨眼儿上来截胡。

事实证明是他多虑了。

两尊石像已经完整地出现在他面前。

白虎前扑,青龙昂首,他们的两爪于虚空之中相接,中间的空气在磷火的照耀下扭曲,渐渐出现阴阳鱼的虚影。

这虚影投射在两尊石像中央的地面上,光影交界处,轰然裂开巨大的缝隙!

一柄青铜灯盏,裹着黑雾,从下方,悬浮而出。

沈玉堂一眼就将其和卷宗中的画像对应上。

这就是传说中的执明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