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61
谁也不是傻子!堂屋做饭,老太太住东屋,她不知道?
刘南生住的院子没有另外盖,就是堂屋带东西两间。东边是她跟婆婆和侄女住,西边是儿子和侄儿住。
跟一间屋子没差别,咋能听不见动静,梨花总不至于抓一把生面粉吃吧?只要想把生的变成熟的,怎么可能没动静?
吃就吃吧!饿了是常有的,新土豆下来了,每家都分了不少,烧水的时候给灶膛里放几个,大大方方的放,烤熟了吃不就行了?
谁还拦着你吃这个了?
面粉供应量很小,刘南生给婆婆吃的是细粮加苞米面,二合面的,还会放一点红糖,叫馍馍更宣软。这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她确实孝顺,老太太也确实总夸刘南生孝顺。
但是,住的时间长了,大家就知道了,老太太是不做任何事的。
扫院子、喂鸡、做饭,洗衣裳,收拾屋子,针线活,这是一盖不做的。只说很疼儿媳妇,见人就夸儿媳妇,可啥也不干,这不是真疼。
梨花准备要做的时候你不阻止,被刘南生发现了,你打着嚷着,闹的这么多人都知道了。搞清楚,这是农场,你们你们存!刘南生是我们的领导,不只是你家的儿媳妇。
刘南生当领导没有啥大问题,开荒灌溉,她是下劳动一线的。她是实干!
就像是林大姐,??一群群羊,这是看得见的。
不管哪个领导想服众,那一定得是实干派。嘴上会来劲的,时间长了大家就不信了。
就是高迪在听说梨花偷吃了细粮,也满脸的不可思议:“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
刘南生脸上带着笑:“没事!我这不是打算明儿带我婆婆去省城检查检查嘛,老是胃疼,疼了吃药都不行,得羊肉汤,这是啥病?胃上的事还是要重视呢,我那两个妮妮,就是吃了一盆子菜瓜,拉了肚子,说是害了痢疾,人没了的……肠胃上的毛病不敢马虎。”
然后刘南生就跟高迪借:“林主任有客人,细粮肯定也没有了!家里三个孙孙吃饭,挤不出来。你这边还有没?有一斤就行,给老娘烙饼,明早出门带。听说省城的羊肉汤更好,咱自己带着饼子泡汤吃。”
太实心了!
高迪给端了一碗细粮,看热闹的人这才散了。
刘南生还是笑着,看她婆婆:“妈,跟孩子置气干啥,咱回吧。”
到了家里,却把面碗放下,谁都没看,又出门了。
孙大娘:“……”她点着孙女:嘴馋!再嘴馋看看?
刘南生没处去,又去找儿子,然后问孩子:“再过几个月,这就该征兵了。想不想去当兵,县里的武装部……有你爸的战友,你当兵成不?”
孙平:“……我当兵?”
“嗯!”
“奶奶那……怎么去说?”奶奶不同意,说是死了儿子,再不能送孙子去送死。本来去年就该走的,愣是没有成行。
“这件事先瞒着,跟谁都不要提。”刘南生看着儿子的脸,“其实……妈没叫你去,也是舍不得你。本来就陪你的时间少,想把你留在身边。”
“那您……”
“现在想想,还是你的前途重要。”你不在家,很多事情都好办了。所以,当兵去吧,你父亲是烈士,你母亲是老G命了,你当兵没有任何障碍。
孙平说:“那还是要跟我师傅说一声的。”
“好!只能告诉你师傅。”
嗳。
于是,在第二天桐桐就知道了。老谭昨晚都走了,他是出公差的,还有事情。刘南生要搭车,也已经带着孙大娘坐车去了省城。
桐桐把家里的熏兔子都给带上,来带了一口袋,走的时候也塞满了一口袋。
孙平要去当兵,这在而今是最好的去向。之前为啥没去,她也不知道。但是刘南生给儿子想好了去处之后,那大概……没想叫那老太太好过吧。
孙大娘哪里坐过吉普,坐着这个,心里美呀。
等到了医院门口,人家走了。孙大娘说刘南生:“这金主任和林主任……有这么硬的关系呢?”
“人家没用关系,都是靠自己的本事。”
“对着呢,得自己有本事。”孙大娘跟着往医院里走,“这两口子的家教好,家里也和睦!我瞧着,他家那大媳妇憨厚,儿媳妇精明也算是懂道理,能言善道的。他家的大姑娘常回娘家,这俩媳妇子也没有个意见,这一家好!农场那么多人家,就这家我看着好。”
刘南生笑了一下,没接话。“南生,你也知道!梨花跟孙成……不是农场子弟,人家招工未必就刚好能招工上。我的意思是,有合适的对象,说个对象。林主任家的小闺女,那孩子长的真好……你看配孙成能咋样?”
做梦!刘南生就说:“您可真敢想!你也说了,人家家里在省城有那么好的关系,走的也不远!孩子的小姨一再问孩子毕业以后的安排,为啥?想往省城安排。
人家那关系,在部队里找个能干的小伙子,啥问题不解决了?再说了,那孩子上进,响应号召要考大学。那孩子跟一朵花似得,您看着好,大家都看着好,可谁敢去摘这朵花?”
“那你看咱家梨花……能配他家的小儿子吧!那孩子憨厚,一脸喜相,瞧着就是有福气的人。”
刘南生看了自家这婆婆一眼:“那你看看人家的姑娘,你就知道人家想要什么儿媳妇了。他家的大姑娘嫁人了,厚道吧!牡丹这一点跟小如有些像;这姑娘也泼辣精明,润叶这一点跟小如有些像。那您看,梨花哪一点能跟他们家这两个姑娘比?”
孙大娘不说话了,今儿儿媳妇这语气不大对。自从梨花偷吃了细粮,从昨儿到今儿,刘南生的态度就不对。
正说找大夫呢,后面来了个人:“请问是刘场长吗?”
刘南生回头看着气喘吁吁追来的人:“您是?”
“林桐是我姐,我叫林宝书。”林宝书指了指外面,“老谭是我家那口子,他急匆匆的回来,说是我大姐跟姐夫的领导带着老太太来瞧大夫,要送我过来。”说着,她就问候老人,然后给带路,“我在这家医院工作,您听我安排。”
原来是林主任的面子呀!
有熟人安排,真的很方便。找最好的大夫,西医的中医的都找了,没有那么多先进的仪器诊断,只能做一些现在能做的检查,检查的结果就是没啥大毛病吧。
但是这大娘的自述里,又好像慢性的病症,这与检查结果是不相符的。而这喝了羊汤就不疼的例子,他还是第一次见。
就算是羊汤暖胃,但那不是药。只能说长期的调养,可能有作用。但羊汤堪比止疼药,“这个……”他看林宝书,“带去给邱老看看。用羊汤……中医又发言权。”
然后又带去给老中医看,老中医见多识广,一看老太太的气色,再一听自述,他不用号脉心里都有数了。
于是,他号脉,然后说:“……羊汤喝了,是暖了,但这不治病,也不能给喝了。尽量不要给吃肉类,坚决杜绝大鱼大肉,油水大的饮食都不能碰。精米细面一周一顿,一顿不能过二两。平时以喝稀的为住,小米粥,苞谷碴子粥,这就很好!菜炖烂糊,少盐……越清淡越好。”
然后说这老太太:“老嫂子,得惜福!上了年纪,五脏六腑也跟着老了。要想长寿,只能保养。”而后又说刘南生,“做儿女的要真的孝顺,就不能纵容老人!一定要注意饮食……”而后还煞有介事的开方子,将方子递给刘南生,“要是这么吃,胃口还是不好,就给熬汤药……”
这玩意要多苦有多苦,肯定没有小米粥和炖白菜萝卜好吃!
而今这年月,装病骗大夫?大夫最讨厌这样的病人。
以脉困医——甚蠢!
刘南生郑重感谢人家大夫,也一再看些林宝书,“多亏了你了,要不然上哪找这么好的大夫去?”
“客气什么?走!上家里去。”
刘南生就不去了:“战友也在省城,我正要过去一趟。已经很麻烦你了。”
林宝书就不勉强了:“以后通了火车,咱们常来常往。”
“好!常来常往。你姐挺好的,是个能干的人,上上下下都服气!几个孩子也好,几个孩子都要高考,特别懂事体贴。”
林宝书就笑:“盼着都考到省城来,我姐将来也能回来。”
是啊!都盼着孩子们更出息。
说了好一会子话,这才分开。
刘大娘就啥也不说了,她看懂了,儿媳妇带自己看病是假,疑心自己这个婆婆是真。
可你疑心又能咋?这个农场我呆定了。
桐桐和四爷忙着孩子准备高考的事,很突然的就出了一桩事,苏大民晚上去河边,不知道咋回事,河里出现了一个啥也没穿的小??姑娘。
这个苏大民就是当时差点被顶替,又好心的去救嫁给傻子的那个刘幺妹的小伙子,当时老朱认为这样的小伙子品质很好,应该招收进来。
也确实,这小伙子很能干,一直在拖拉机队里,去年还被评了个劳动模范。
嘿!谁知道就遇到这个事了!天热,小姑娘在河里洗澡,一上岸碰上个‘偷窥’的,当时就嚷了起来,说是耍流氓。
巧的是,这个姑娘是梨花。
苏大民站在四爷面前:“金主任,真不是有意的!我半夜,黑灯瞎火,我啥也没看着。”
“你半夜,跑河边干嘛去了?洗澡?”
“天擦黑我就洗了!当时也没太晚,还有巡逻队呢!当时就听见有人在外面喊了我一嗓子,还是同寝室的人把我叫起来……说听见有人喊我,叫我去三号水塔对岸等着,有事……不信您去问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