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提灯跃千愁

第484章 亲上加亲

第484章亲上加亲

傍晚时分,书馆里的客人渐少,此间也不招待挑灯夜读的人,真有什么书是急于夜读的,可租借上带回家去看。

打扫和整理大堂便是师春的责任。

三小姐东良英在柜台后面拨弄着算盘子算账。

师春将一本本散布于各桌的书收拢,一堆堆地搬去了楼上。

楼上的二小姐东良玉则将送上来的一堆堆书分门别类,每天都会将弄乱的藏书重新归位。

这不是师春的活,不过师春眼里还是有活的,最后一趟书搬上来放下后,见到东良玉一手抱着一堆书,一手逐一摆放,颇为吃力,他知道对方不是修士,当即快步过去伸手帮忙,“我来端。”

这般帮忙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

东良玉抱着也确实吃力,这一摞也着实抱得多了些,送到对方手上时有点不稳重,然后师春接应的手刚好端住了她一双玉手。

男人感觉到了女人双手的纤嫩。

女人感觉到了男人双手的阳刚。

两人下意识四目相对。

男人猛然意识到不妥,男女授受不亲,赶紧松手。

女人也意识到了不妥,差点也松了手,差点把一摞书给扔了,又紧急抢步再端上。

男人也意识到书要撒一地,又赶紧上手去托。

于是两人白忙一场,师春又再次托住了对方的双手,而且两人这次站的更近了,两人的身子互相挤住了那堆书,两人的脸近得只有一拳的距离,能闻到彼此的呼吸。

要不是两人之间有那堆书挡着,两人的脸已经贴在了一块,说不定连人都抱在了一块。

师春头回这么近的看清了东良玉眉心美人痣的细节。

搞清两人的处境后,愣神后的东良玉乱了呼吸,瞬间耳朵发烧,与师春对了一眼后,眸光迅速躲闪,后退,一双手及时从对方的手上抽了出来。

然后快速从师春抱着的一摞书上拿了一本,去找地方归位。

师春不是木头,但表面上确实木头一般,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抱着书像往常一样跟在这位女公子打扮的二小姐身后。

与往常不同的是,东良玉在一堆书架间转了几圈,也未能找到手里书的位置,还不时掩嘴轻轻咳嗽。

她的身体不好,有偶尔咳嗽的毛病,尤其是情绪过激时,会咳的比较频繁。

倒霉的师春跟着她转了一圈又圈,再这样下去,非得转到天黑不可,当即出声道:“给我看看,我可能知道在哪。”

“嗯”回过神的东良玉这下连脸都红了,她从小在这长大的,对每本书的位置都了如指掌,刚才只是乱了思绪而已,醒了神哪还需要师春指点,快步一阵走,就找到书架位置归位了。

然后又如同往常一般,师春抱着书跟在她身后。

放完一摞师春又去抱了第二摞来,此时两人的情绪都恢复了平静。

可东良玉却无法停止遐想,想到了师春上次给自己夹菜的情形,不知人家是在暗示还是明示,这份解读翻来覆去折磨了她很久。

刚才握手时的温度也印记在了她的心里,这种记忆没有在一起后的家长里短的消磨,怕是很难消失。

而她当初向家里建议雇佣对方,除了现实考虑,自己内心里无法否认有个人眼缘的因素在内。

像师春这种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搏杀的人,加上现在特别有钱,混在普通人堆里,再怎么装斯文,穿的再寒酸,某种气质是会偶尔绽放的,留心注意了就会发现,举手投足间的那种自我克制,配上本就长得不赖的样貌,对比普通人,是有一种抓人韵味的。

她身体虽不是太好,但却是一个正常的女人,生理和心理年纪已经二十六岁了,书读再多,也有一份想要绽放的渴望,这是人性。

“将来有什么打算吗”将一本本书归位的东良玉忽打破了平静。

师春怔了怔,两人少有这种闲聊,没做什么考虑,随口回道:“走一步看一步。”

东良玉:“你年纪也不小了,没打算成家吗”

说这话,她是鼓足了勇气的,是在试探。

师春的回答干净利落,“没那打算。”

闻听此言,东良玉已经意识到夹菜的事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但还是追着问了句,“为什么”

师春:“不想误人。”

东良玉:“是因为没钱吗”

师春亦步亦趋在她身后,平静道:“也许吧。”

“钱是很重要,但也不需要看得太重要,就像我们家,我父亲再三叮嘱我们姐弟,找另一半,人品为先……”

女公子似没了往日的矜持,罕见地说了一堆,什么自己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之类的。

师春不太明白她为何会突然说着这么多,就因为刚才的触碰

直到第二天,书馆来了位客人,他才隐约明白了些什么。

那是第二天的半上午时分,几天未归的东闻殊回来了,捋着三缕如墨长须进了门,还是那精神爽朗的样子。在他身旁,陪着一个眉清目秀的白衣郎君,斟茶倒水的师春刚注意到这边,白衣郎君已朝柜台后诧异看来的东良英笑道:“良英。”

东良英也认出了对方,母舅家的儿子,范无折。

远在他乡,已有数年未曾谋面,此时认出,不由惊喜道:“表哥,你怎么来了”

说罢赶紧从柜台后面出来了行礼。

范无折笑吟吟打量她道:“几年不见,成大姑娘了,差点没认出来。”

东闻殊抬了抬手向前,示意有话内宅再说,穿过书馆时,他偏头看了眼正忙着的师春,略有迟疑。

东良英也暂把前台的事交付给了师春,自己也跑去了后院。

后面自然是一阵哥哥妹妹的热闹。

快到饭点时,东良泽也回来了,表兄弟间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热闹过后,东闻殊进了厨房,并招呼了儿子进来说悄悄话,“以后,就不要再让王平进内宅与家里女眷一起用餐了,要避嫌了,他的饭菜做好后送到前堂,让他单独用餐。”

一旁干活的东良仪听到后,忙活的双手顿住。

东良泽点头。

饭菜做好后,如东闻殊所言,东良泽端着做好分餐的饭菜去了前堂,让师春守着前堂用餐,他自己则去了楼上,喊了二姐东良玉去用餐,自己顶岗。

见到东良玉的美貌和风华,范无折眼睛里是有光的,越发显得彬彬有礼。

东良玉则越发显得矜持。

吃到半途,东闻殊忽道:“你们表哥多年未来过大致城,良玉,你下午陪你表哥去城里到处转转吧。”

此话出,大小姐东良仪和三小姐东良英都一脸的莫名,都悄悄去看东良玉的反应。

东良玉抓筷子的指节发白,拒绝不是待客之道,埋头嗯了声。

于是饭后,一身白衣的范无折和一袭蓝衫的东良玉联袂而出,颇有金童玉女的登对感,在师春眼前穿堂而过,一起出了门。

这一幕在书馆内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动静。

书馆的二小姐甚少公开露面,尤其是跟一个男人一同出行在街头,加之东闻殊刻板的家教,都知道没东闻殊的同意是不可能这般亮相的,这无异于在向所有人宣告,二小姐名有主了。

左右邻舍的嘴巴,迅速将消息扩散了出去,书馆那老古板要嫁女了,议论的重点是为什么不先嫁老大。

东良英回到书馆前台后,师春借着整理了一摞书上楼的工夫,趁机问了下东良泽,“刚才那穿白衣服的是你表哥”

东良泽拍了拍他放下的那摞书,“大概要亲上加亲,要做我二姐夫了。”

师春讶异道:“近亲的话,听说容易影响下一代的身体,你们家不忌讳吗”

东良泽倒也无所谓“只是有那说法,又不是都有问题,不是近亲的不也照样出问题,何况我父亲你也不是不知道,认老理的,觉得亲上加亲是好事。”

师春还是不解,“你大姐都还没出嫁,怎么先嫁你二姐了”

东良泽也不好对外人说自己大姐曾有过婚约的事,但也没太把师春当外人,只告知了一方面的道理,“前些日子我舅舅来了信,说是怕两家大人过后,两家会断了来往,总之就是说希望能亲上加亲,希望我家三个女儿能给他一个做儿媳。我爹也觉得是好事,毕竟我二姐的身体摆在那,嫁给别人家我爹不放心,担心她会受欺负,有自己亲舅舅看着,终究是不会太过委屈的。我爹这几天不见人,就是去了舅舅家落实这事。”

师春哦了声,想起了昨日里东良玉的那番话,隐约明白了点什么。

但事沉落心底,也不会在他心里翻起什么,下了楼该做什么做什么。

白氏米铺,跟伙计一起守着铺面的黄盈盈,正躺在一张躺椅上打盹,忽听到门外一阵叽里咕噜声,细听,是在说什么书馆老古板要嫁女儿的事,说什么二小姐已经出门与男方逛街了。

不得不说,这大致城内大嘴巴背后说人的扩散威力非同小可。

黄盈盈两眼一睁,蹭一下就爬了起来,对铺里伙计嚷了声,“看好铺子,我出去催个账。”

说完就跑了,伙计连喊几声也未能喊回头。

诚如黄盈盈自己对吴斤两说的那般,在这城里太无聊了他是个极好热闹的人,听闻哪里有热闹就忍不住心痒痒。

此行不为别的,就为看看书馆二小姐的如意郎君是什么人,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人能让那老古板轻易松口。

他对大致城太熟了,连问带打听,很快便找到了一起逛街的范无折和东良玉。

为了看个清楚明白,黄盈盈特意绕到了两人前面,迎面朝着两人走去。

待看清范无折的样貌后,黄盈盈脸上神色忽收敛成了若无其事的样子,偏头装作没去看人家的样子,转到了一旁的摊位转身问价。

目光触及黄盈盈的范无折,脸上的笑意也瞬间没了影,眼角余光打量黄盈盈,见人家似乎没认出自己,才略松了口气,陪着东良玉漫步走过后,言谈间也失去了之前的轻松。

摊位上翻看东西的黄盈盈待二人走开后,才偏头看向了二人的背影,一些记忆浮现在了脑海。

一段并不久远的画面,差不多一个月前,他带着伙计往城中央的山上送灵米的时候,从一个院子门口经过时,无意中看到院里枷了一人,戴着手镣脚镣,被人殴打折磨的不像人样。

那张痛苦的脸,他记忆犹新,虽跟眼前干净利索的白衣人判若两人,但反倒是鉴于此人跟东良玉在一起了,让他认定了山上受折磨的就是刚才那白衣人。

当初那人在山上受折磨时,也抬头看到了自己,他不知道对方刚才有没有认出自己,看对方刚才似乎没反应,人家在山上那般处境下,怕是也没那记人的心思。

有此念头后,他又打起了别的主意,起身摸着一撮小胡子嘀咕窃笑了一声,“有办法还账了!”

挑了挑眉,立马转身直奔城门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