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要懂审时度势
“很多事你要学会放一放,你现在的行为在市县一级是没问题的。”
“但到了省部级是行不通的。”
“你的急脾气也到了改一改的时候了。”
“要多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一起腐败案,一起走私案,不算什么大事。”
“暂时的忍让不代表我们违背了初衷。”
“那是给他们攒着,时机一到,新账老账一块算。”
“倒查十年够不够?”
“不够就二十年!”
“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
“欠党和人民的账总有一天会还清的。”
“现在上面要的是平稳过完这一年,不管哪方都不敢轻易出手。”
“这件事你做的有些欠妥,太急了。”
“我想……他们是不会喜欢的!”
铁立人本不想说太多。
但还是忍不住要提醒一下李仲飞。
那个所谓的“他们”指的肯定不是三大家族的人。
那些人本来就不喜欢他。
当然也不是他们这些快退休的老家伙。
剩下的还用说吗?
当然指的是新村长。
他不喜欢一个人,谁也没办法劝他喜欢。
况且李仲飞提拔的太快,尽管各方面表现的非常出色,但在全国一盘棋中所处的位置微不足道。
他要想让新村长刮目相看,恐怕还得做出一些令人耀眼的成绩。
海油的成绩别想指望了。
那已经是过去式。
不可能凭着这一份成绩不断提拔他。
其实说白了无非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
李仲飞是老村长一派喜欢的人,不代表新村长一派也喜欢。
李仲飞何尝不知道自己抓走私抓的急了。
关键是他眼里不能掺沙子。
既然知道了就必须拿下。
否则感觉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铁立人的批评和教导,他认真接受。
并向铁立人检讨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足之处。
表示今后一定会成熟起来。
铁立人最后一声长叹,说了一句“希望如此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呐!
结束通话后,李仲飞习惯性地复盘铁立人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词。
开头说的那些话都容易理解,也没有什么内涵。
最后一句话更是没什么问题。
李仲飞想当然把“他们”理解成佟青山,三大家族的人。
本来就势不两立,何谈喜欢一说。
李仲飞没有多想,正打算如何处理走私的事。
突然间,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等等!
铁老最后一句话的语气不对啊!
为什么在说“他们”这两个字时停顿了一下?
好像是在“他们”一词之后应该加点什么才通顺!
比如说,他们那些官僚主义者,他们那些士族门阀集团……
铁老马上就要退了,没必要遮遮掩掩说话吧?
如果“他们”指的不是三大家族一系,那会是谁?
想到这,李仲飞已经无法淡定了。
站起来来到落地窗前,点了一根烟。
在烟雾中看着外面的景色。
他已经猜到了“他们”指的是谁。
就像是他当上了深达市一把手一样,几时在意过
那些自以为做了很大成绩的乡镇长,在他眼里一样是平平无奇。
同样的道理,他在一地一市做的那些工作,不管有没有成绩,有多大成绩,在新村长眼里,一样是本职工作,没什么值得夸奖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