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来自学渣的震惊
“你们两位总统如此坚定不移地为各自国家的发展而努力,这种精神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值得我去学习。”
然而,就在吉尔斯·亚历山大和安东尼·查尔斯总统对何雨柱的赞美感到欣慰之际,何雨柱的话锋突然一转,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接着说道:“吉尔斯·亚历山大总统、安东尼·查尔斯总统,虽然我对两位总统的执着精神深感钦佩,但说实话,我其实并不完全认可你们如此执着地修建铁路的想法。”
何雨柱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然后继续说道:“我心中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不去。那就是,两位总统究竟是依据什么来断定,修建这条连接两国的铁路之后,它会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呢?”
面对何雨柱的质疑,安东尼·查尔斯总统迅速做出了回应,他说道:“何先生,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最初提出修建连接两国铁路的想法的人是我。既然如此,那么就由我来为您解答这个疑问吧。”
“第一次工业革命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这一伟大变革的发源地正是约翰牛。正是凭借着便捷的铁路交通,约翰牛在那个时代崛起,成为了昔日的世界霸主。”
“然而,这并非约翰牛的专利,其他西方国家同样受益于完善的铁路系统。这些国家的铁路网络四通八达,使得货物能够快速、便捷且廉价地运输,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相比之下,我们的国家刚刚获得独立,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我们急需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沉重的一击——我们的政府囊中羞涩,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建设费用。”
“不过好在上帝并没有抛弃我们,他赐予了我们丰富的铜矿资源。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些铜矿资源成功出口到国际市场,就能换回宝贵的资金,从而为国家的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内陆国,没有直接通往海洋的通道。这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将铜矿资源运往国际市场,必须先将其运送到周边的国家,借助他们的港口才能实现出口。”
“在我们国家的周边,还有一些邻国尚未实现独立,这使得它们对我们国家的态度相当不友好。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的邻国桑尼费却愿意为我们提供帮助,允许我们使用他们国家的港口来向外出口铜矿资源。“
“不过,问题在于我们国家与桑尼费之间目前并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虽然曾经约翰牛修建过一条5号公路,但这条公路如今早已破败不堪,根本无法让卡车顺利通行。”
“考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国家的实际需求,我认为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将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进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还能带动双方的经济繁荣。”
“安东尼·查尔斯总统,虽然完善的铁路确实有助于国家的发展,但您只看到了修建铁路的好处,却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弊端。”
听完何雨柱的话,安东尼·查尔斯满脸惊愕,嘴巴微张,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修建铁路竟然还有弊端?”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对这个说法感到十分意外和震惊。
何雨柱见状,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没错,您和吉尔斯·亚历山大总统可能都认为,一旦修建了铁路,你们两国就能够借助这条铁路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
“然而,修建一条铁路并非如此简单。接下来,就让我为两位详细介绍一下铁路修建可能带来的弊端吧。”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在铁路修建之前,我们需要对计划修建铁路的区域进行全面的探勘工作。”
“这是因为有些地区的地质条件或其他因素使得它们不适合修建铁路,所以我们必须将这些区域排除在外。仅仅是对铁路线路进行探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比之下,如果是修建一条公路,可能在铁路线路还没有完成探测的时候,公路就已经修通了。”
“其次,不得不承认的是,铁路运输货物的效率确实比公路要高一些。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铁路修建的费用相对较高。”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铁路运输量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铁路运输货物的成本实际上可能会比公路运输更高。”
“具体来说,如果贵国仅仅是为了出口铜矿资源而专门修建一条铁路,那么仅仅依靠运输铜矿资源,恐怕很难收回铁路的建设费用。”
“也许您会认为,铁路不仅仅可以用于货物运输,还可以用于客运。但是,当我们综合考虑贵国和另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时,就会发现一个现实情况:你们两国人民之间不太可能产生大量的客运需求。”
“毕竟,两国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而且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限,这就导致了人员流动相对较少。因此,想要通过客运来赚取足够的利润以弥补铁路建设成本,恐怕希望也十分渺茫。”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们两国联合向蓝星银行申请贷款被拒绝的理由,他们也是经过认真的计算后才拒绝你们的。”
“但凡修建铁路能有利润,那么以西方人贪婪的性格,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贷款给你们两国,支持你们修建铁路的想法。”
何雨柱看着吉尔斯·亚历山大和安东尼·查尔斯两人,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再者,还有一件非常关键的环节。”
”那就是火车在铁路上运行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必须要有大量的专业人员来从事相关工作,以两国现在的情况,恐怕找不出拥有相关知识的人员。”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观察两人的反应,然后接着说:“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对铁路进行维修和保养,铁路很难进行高效的运输,到时候这条铁路就不是能帮助你们两国发展的大通道,而是影响你们两国国家发展的包袱。”
吉尔斯·亚历山大和安东尼·查尔斯两人听完之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们显然没有想到修建铁路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和困难,不由陷入了思考之中。
片刻之后,安东尼·查尔斯一脸悲观的看着何雨柱问道:“何先生,那按你这么说,那么我们国家岂不是没有发展的希望了?”
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的眼神充满自信,仿佛对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胸有成竹。
“安东尼·查尔斯先生,您看啊,其实以贵国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根本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修建铁路来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让人不禁对他的观点产生兴趣。
接着,何雨柱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其实呢,两位的想法和我们国家的一句谚语不谋而合,这句谚语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不过呢,这里面的‘修路’可不是指修建铁路哦,而是指修建公路。”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给对方一些时间去理解他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您想想看,根据贵国和我国的国土面积,如果要修建铁路的话,那这条铁路的长度恐怕会达到上千公里。”
“如此长的铁路,修建起来所需要的时间肯定会非常漫长,很可能会超过10年呢。这也就意味着贵国如果想要借助这条铁路向外运输铜矿资源,那么就需要等待整整十年的时间。”
“这十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难道贵国在这十年里就要停滞不前、无所作为吗?难道要等到铁路修通之后才开始发展吗?
面对这样的质疑,安东尼·查尔斯毫不犹豫地反驳道:“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怎么会停下脚步,等待十年才去发展呢!”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显然对这种说法感到十分不满。
紧接着,何雨柱继续说道:“所以,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修建一条需要十年才能通车的铁路,倒不如直接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公路。公路的修建速度要比铁路快得多,而且所需的资金也相对较少。”
不仅如此,何雨柱还强调了公路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公路还有一个铁路所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它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区域。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小村庄,只要公路经过,这些地方都能享受到公路带来的便利。”
“相比之下,铁路就显得有些局限了。”
他详细地解释道:“铁路沿线的地区如果没有专门修建站台,那么人们想要利用铁路带来的便利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毕竟,铁路上面只能通行火车,而火车的停靠点是有限的。”“这就好比是一条河流,虽然河水可以流淌到很远的地方,但是如果没有码头,船只就无法停靠,人们也就无法上下船。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站台,火车就无法停下来让乘客上下车,人们也就无法利用铁路出行。”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到达铁路站点,才能享受到铁路带来的便捷。”
“比如说,一个人住在离铁路站点较远的地方,他想要乘坐火车出行,就必须先走到铁路站点,这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如果他错过了火车的停靠时间,就只能等待下一班火车,这样又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然而,公路就完全不同了。公路可以直接连接各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够通过公路相互连接。这就像是一张蜘蛛网,每个节点都可以相互连接,人们可以通过公路直接到达目的地。”
“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公路上自由出行,而且更加方便快捷。即使是一个农民,赶着一辆牛车走在公路上,也能够比在泥泞的土路上拉更多的货物,并且走得更快。”
“因为公路的路面比较平坦,牛车行驶起来更加顺畅,而且不会陷入泥泞中。”
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大家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在两国的广袤土地上,有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像一条巨龙般蜿蜒伸展。这条公路犹如一条大动脉,将两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这条公路的出现,将会给沿途的城市和村庄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之间的货物运输将不再受道路的影响,卡车可以在这条公路上疾驰,快速地将各种商品送达目的地。”
“而沿途的村庄也不再是封闭的小天地,它们可以通过公路与其他村庄或城市迅速进行货物的交流,互通有无。”
“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更是会从中受益。他们辛勤劳作收获的农作物,可以借助这条便捷的公路,轻松地运往城市销售。”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收入,还能及时从城市购买到所需的物资,然后心满意足地返回家中。如此循环往复,商品的流通速度将会大幅提升,市场的活力也会被充分激发。”
最后,他满怀信心地总结道:“当物资能够如此迅速地进行交换时,许多人的生活都将因此而得到显着改善。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而国家的经济,也会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听完何雨柱描绘的场景,吉尔斯·亚历山大和安东尼·查尔斯两人都不禁为之动容,心中暗自思忖: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发展思路!他们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可能一直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里。
安东尼·查尔斯脸上露出诚挚的笑容,感慨地说道:“何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如果不是您的耐心解答,我恐怕还会固执地认为只有修建铁路才能带动我们国家的发展呢。”
说完,他毫不犹豫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对着何雨柱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何雨柱见状,急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安东尼·查尔斯身旁,伸手扶住他,一脸谦逊地说道:“安东尼·查尔斯总统,您过奖了,我不过是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而已,实在不值得您如此大礼相待。”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倾听的吉尔斯·亚历山大突然插话道:“何先生,虽然您提出修建公路的建议非常好,但是我们国家和费亚比尼的实际情况实在是太过糟糕了。”
“就算只是修建一条普通的公路,以我们两国目前的能力,恐怕也是难以完成的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
“不知道贵国政府是否愿意帮助我们修建公路呢?”吉尔斯·亚历山大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他紧紧地盯着何雨柱,似乎在等待一个肯定的答复。
何雨柱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开口说道:“吉尔斯·亚历山大先生,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恐怕无法给您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为这并不是我个人能够决定的事情,而是需要由我们国家的决策层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不过,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既然我们国家的决策层愿意邀请您和安东尼·查尔斯先生到我国进行访问,那么我想他们应该是有意愿去帮助两国之间的发展和合作的。”
吉尔斯·亚历山大听完何雨柱的话,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他点了点头,说道:“希望事情能像何先生所说的那样顺利发展。”
就在这时,安东尼·查尔斯重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他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然后接着问道:“何先生,除了将修建铁路换成公路这个提议之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国家实现更好的发展呢?“
“如果有的话,还请您不吝赐教。”
“安东尼·查尔斯总统先生,实际上,我对于贵国的发展有着诸多思考,而且,对于费亚比尼,我同样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
何雨柱的话语引起了客厅众人的关注,尤其是安东尼·查尔斯总统,他立刻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何雨柱身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发言。
“我认为,以你们两国的广袤国土面积而言,只要你们能够充分发挥农业的潜力,将其发展壮大,那么,完全有可能直接让两国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何雨柱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似乎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了把握。
然而,吉尔斯·亚历山大却对何雨柱的话表示出了些许怀疑,他用略带质疑的口吻说道:“何先生,我理解您的观点,但费亚比尼国家人口相对较少,依靠农业或许确实能够让他们国家的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我们国家的人口可是他们国家的将近四倍啊!仅仅依靠农业,就能让我们这么庞大的人口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否有些不太现实呢?”
听到吉尔斯·亚历山大的质疑,何雨柱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好笑。他觉得吉尔斯·亚历山大的这番话,简直就像是一个学渣对学霸说“这道题你做错了”一样荒谬。
毕竟,何雨柱对于农业发展的见解和规划并非信口胡诌,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深入研究的。
随后,何雨柱清了清嗓子,一脸严肃地说道:“吉尔斯·亚历山大先生,您可能对这个问题存在一些误解。”
“贵国之所以能够勉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不是因为人口众多,而是因为贵国的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并不擅长,这才导致贵国的粮食无法完全满足国内需求。”
接着,何雨柱话锋一转,开始举例说明:“让我来给您举一个我们国家的例子吧。吉尔斯·亚历山大先生,您应该对我们国家有一定的了解吧?”
“目前,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在我们国家的中部地区,有一个叫做豫州的省份。”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这个豫州省的总面积只有16万平方公里,您不妨猜猜看,在这么小的一个省份里,生活着多少人口呢?”
吉尔斯·亚历山大听到这个问题后,不禁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猜这个省份大概有800万人口吧。”
何雨柱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轻地摇了摇头,仿佛对吉尔斯·亚历山大所说的数字感到有些失望。
紧接着,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五指张开,像是在展示一个重要的数字。他的声音平稳而自信:“吉尔斯·亚历山大先生,您所说的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事实上,豫州省的人口总数高达5000万之多。”
吉尔斯·亚历山大显然被这个数字震惊到了,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喃喃自语道:“什么?5000万人口?这么大的一个地方,竟然能容纳如此众多的人?”
何雨柱微笑着解释道:“豫州省的面积虽然只比贵国的六分之一大一点,但它却养活了比贵国人口多四倍的人口。这足以证明,仅仅依靠农业,我们也能够让贵国的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吉尔斯·亚历山大的脸上依然写满了震惊,他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么多人口,他们怎么可能有足够的食物来填饱肚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