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武帝!智者的土狗儿

第107 章 织行

“是,府君,我记得,我不会分不出轻重的。”

“嗯,那就好。”

车内又陷入沉默,俩人都在想些什么,想入了迷。

卓王孙伫在原地,赵越走了许久,他仍没动弹,殊不知,有人在远远的看着他,

“小福,都过去了,赵越不会再找你了,你别怕。”

蝈蝈用本地话说道。

福璐璐远远望着卓王孙,眼中尽是失望,

“我才不用他帮我,老天都没理,我们。种自己的茶田,缴了税不够,赵越全都要,他是父母官,对我们越人也不好,我没原谅他,他倒先原谅我了。”

听身边二人用越语交谈,阿大听不懂在说什么,看了看福璐璐,看见福璐璐在望着家主,心里叹气,

福璐璐是怪家主了....

阿大明白家主的深意,又不能和福禄禄说,

福璐璐要是只是越人,就不会受伤,一切的源头,不是因为药,而是因为她与汉人走得太近,泾渭分明就不会有事了,

察觉到阿大在看自己,福璐璐转头看过来,瞳子亮得刺眼,用不熟练的汉语问道,

“他,赵越,一起?”

“我不知道。”阿大实话实说,“家主不远千里来到这儿,要做些大事,光靠他自己不行,无论做什么,在番禺行事,定然绕不开番禺府君,璐璐....你,”

“赵越坏!你们都坏!”

福璐璐嘴一撇,委屈的转身跑开,

“小福!”

蝈蝈想追,先与阿大说道,“我知道你们是好人,小福生你们气,是不该与赵越走得太近,小福的事是与招惹了汉人来的,我不会再让小福多招惹汉人了。

你们还是走吧....小福!你跑慢点啊!”

阿大懵在这,

来到此地后,身体和精神受着双重煎熬,此前不了解岭南,更不了解住在岭南的人,一句外夷就嘻哈带过去了,当真正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后,阿大说不出这两个字了,两股劲在扯着他,

“他们走了?”

“家主....”

卓王孙眉间多出些疲惫,不再英气,几日前是人老心不老,阿大突然觉得家主老了,卓王孙看了阿大一眼,

徐徐道,

“恨从何生出?不了解你的人和太了解你的人....不要再与福璐璐他们扯上干系了,为了大家好。”

“家主,您真要与赵越一起做事吗?”

卓王孙叹气,

“我还没想好。”

........

洛阳

“熊儿没钱有人给,朕没钱谁给?”

刘彻扫过眼前的王温舒、庄青翟、桑弘羊、赵充国,还有霍去病子霍嬗,班底就五人,

“陛下,少府资用多是因调度取用,现在连个正经稳定输钱处都没了。”

桑弘羊直言道。

刘彻觑了桑弘羊一眼,

“你是怪朕?“

“臣不敢。”

“哼,年轻些的臣子,或是熊儿怪朕,朕都认了,你们几个朝中老臣若还是怪朕,那真是没天理了。”

庄青翟、王温舒上了岁数的老臣连连道不敢,

刘彻分了少府铸钱、煮盐、冶铁三税,此举旁人看刘彻是有私心,他要揽权嘛,中央权力揽权第一步,抓紧钱袋子,钱袋子都抓不住,何以收买人心?上哪揽权去?

刘彻自觉做得没问题,毕竟还有同姓诸侯王的考量,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没了诸侯王,把朕行的政策,拿到现在来说,能一样吗?”

集权应是个中性词,并非好,也并非坏,只看最后的结果如何,唯结果论,天下治好了,就是你集权有本事,所有荣光都加于一身,天下乱了,骂名也担着,

刘据行政上做尚书台,割出去外朝,内朝小而精,都能握在手中,对少府的安排是一个作法,小而精的集中,

“再说了,”刘彻辩着,看样子是无论如何都不要背锅,“朕没留下上林苑嘛,就是备着等今日,熊儿可好,带着皇陵都分给百姓了。”

霍嬗道:“陛下爱民如子。”

“行,罢了...熊儿定也有办法,犯不着为他着急,朕的长姐,朕和她借过多少次钱,她都不借,一听到熊儿没钱了,送去少府那么多!你们猜怎么着,熊儿还没要!

唉,谁能对朕这么好啊?”

赵充国一马当先,

“末将就是没钱,若是有钱,都要交予陛下。”

其余人听着心里不得劲,王温舒忍不住腹诽道,

“你没钱你给个屁,就动动嘴罢了,我要没钱,我也能这么说,主要我们真有啊!这个愣种!....也说不好,这话是陛下让他说得,唉,真难受啊。”

刘彻对赵充国的忠心满意,

“人常说新不如旧,朕看是旧不如新,充国你对朕的忠心,朕看到了,你也没什么钱,朕没有朝你要的道理。”

庄青翟跪立难安,但深知此时要撑住,稍撑不住,攒了一辈子的钱就打水漂了,陪了陛下这么久,庄青翟再笨也该懂了,想当好陛下的臣子,就不要将钱视作自己的钱,而是陛下寄存在这,是要随时取回去的。

“陛下,臣还有些养老钱,等下就取来资助陛下。”

庄青翟闻声一惊,

桑弘羊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你都说养老钱了,朕还会找你要吗?传出去,这多不好听,你为汉尽忠,辅佐了朕和熊儿,最后要连养老钱都留不下,未免太凄凉了。留着吧。”

刘彻给桑弘羊一拒绝,庄青翟听出了些不同的意味,

刘彻恐怕不是要放群体技能,而是指定性技能,

庄青翟暗道,

若真是自己,躲是躲不掉的,

开口,

“陛下,臣有些家底,却不多,陛下若不嫌弃....”

“唉?朕哪里用得着你。你莫要再提。”

庄青翟语气低落,“是,陛下。”

心里别提多乐了。

还有点幸灾乐祸,屋内就这几个人,要钱要不到霍嬗一个小孩身上,不是老桑,也不是自己,还能是谁啊?

王温舒故作不知,

刘彻淡淡道,

“王温舒啊。”

“老,老臣在!”

阎王点卯,吓得王温舒一激灵。

“朕听说你在洛阳东归置了一套宅子,那地界可是贵啊,就连朕想置办一套宅子,都要掂量掂量,你家仆多了几百个,夫人又取了两房,你都这岁数了,身子能撑住吗?”

庄青翟在旁忍笑。

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王温舒硬着头皮道:“老臣也是迎难而上。”

“啪!”

见王温舒还在装傻充愣,刘彻怒而拍案,再不给王温舒留面子,

“还迎难而上,这词儿是你这么用的吗?别怪朕说话难听,都这年岁了,和太监有何区别?朕此前倒没看出你这么有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留着置办房子,娶几房夫人,都是白瞎,不如拿来给朕做些大事。”

王温舒面白如纸,

他是怕人死了钱没花了,这才大肆挥霍,惊动了陛下,现在后悔死了,后悔花慢了!

庄青翟不会放过这好机会,看向王温舒,真切道,

“温舒,你我同僚一场,虽然时有争执,却也共事了几十年,你承蒙圣恩,让我时时艳羡啊。”

“我,你...此话怎讲?”

“少年人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像你我这岁数的,就要戒之在得,人老而不死是为贼,你还存着这些身外之物,你要成大盗了啊,陛下一番苦心,都是为了你的身后名,该放就放下吧。”

闻言,王温舒气得牙痒痒,恨不得立刻抬手,在这张贱兮兮的脸上招呼一通老拳,

“你说得是,若没有你提点,我还没体悟到陛下的良苦用心啊,”王温舒咬牙道,“陛下说得是,容老臣将宅子转售,再....”

刘彻看向庄青翟,

“朕想起小时候,父皇嫌朕不学无术,趁我去学时,命包桑偷摸去朕的寝宫,将蹴鞠扔了,朕以前不懂,父皇何不朕自己扔了就是,长大之后才体会到父皇的苦心啊。”

“陛下,臣不解何意。”庄青翟故作不懂。

刘彻闹心解释道,

“父皇是怕朕自己扔心疼,也是怕朕嘴上说扔了,实则不知偷摸藏在哪里....温舒,让霍嬗帮你做吧,朕看你精力旺盛,朕这里还有一堆事,等着你做呢,别被这些琐事分心。”

王温舒一下没忍住,哭腔带出来了,

“全听陛下的。”

“此事你好好做。”

刘彻看向霍嬗。

霍嬗恭敬道,“是,陛下。”

霍嬗暗中观察陛下惩治王温舒,稍解小叔同自己说过的话,

前朝时,陛下大量任用如王温舒这般酷吏,立威无德,酷吏要让陛下放心,非沉湎钱色一类,王温舒尤其如此挥霍无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时候久了,王温舒装着装着就成真的了,想改都改不过来。

收拾完王温舒后,刘彻心情稍好,看向赵充国,

“那人带来没有?”

赵充国回话,

“陛下,带来了。”

“让他来,朕见见他。”

“是。”

庄青翟和桑弘羊好奇对望一眼,不知陛下找来的是何人,不一会儿,赵充国就带着一人走进,

那人用熟练的汉语道,

“外臣参见陛下!”

倭人?!

哪怕是着汉服,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倭人,此人面目白净,猜也能猜出,并非劳力者。

倭人同样心慌,他没见过这么有龙威的人,随意坐在那,就散发出无穷的威势,

“你用词不对,现为大汉艨艟岛,是大汉领土,并非是藩国,用外臣自称不对。”

“是,小人说错了。”

“小人?哈哈哈哈,”刘彻不知这倭人是从哪学的,长得小小的,又叫自己小人,不由被逗得哈哈大笑,“小人畏威不畏德,朕直说了,本来,你是一辈子见不到朕的,现在能见到朕,是你莫大的荣幸,你可知?”

倭人显得极其卑微,连连点头。

“小人知道。”

“江南千户纺织,都是你的吧。”

“是,陛下。”

这倭人就叫千户,

说到纺织,除了男耕女织自家用,稍好的纺织工匠都归少府管辖,算做皇家的财产,所以皇家的纺织物是不在市面上流通的,普通人根本看不到,征服倭岛后,不能让倭人闲着啊,倭岛女人被送到了江南一部分,负责纺织,

纺织出的布,不属皇家,但要抽税,不知道当今圣上如此安排是何意,不然光是以这大几万人规模的纺织工坊,能带来巨大的利益,少府也不至于穷成这样。

倭人千户,此刻也是提心吊胆,多少人惦记着千户织行,但每每有人惦记,都能莫名其妙的化险为夷,他也知道名义上自己是管着织坊,项目收入什么的都由本地官员核对,再发往京城送到皇帝面前,

他摸不准,是不是眼前的这位皇帝。

刘彻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桑弘羊则眯起眼,老桑对千户织行格外了解,毕竟在老桑看来,任何挣钱的行业都该归朝廷管,千户织行一直游离于朝廷外,老桑早就把其视为眼中刺,不过老桑也知道,当今圣上暗中罩着千户织行,何以太上皇要把他找来?

借钱?

应该不是。

就算陛下再缺钱,也不至于大老远找来一个倭人,以陛下的行事风格,直接要就是了。

这下老桑想不明白了。

他只是隐约察觉到太上皇,在为着未来的某件事搭建班底,太上皇应该是与陛下商议过某事,

桑弘羊猜不出来,

在场的人中,除了刘彻之外,别人没一个知道,哪怕是刘彻用得最得手的臣子,也不知道,

其实全天下来说,也只有刘彻父子二人知道,刘彻要经营海外放贷,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可刘彻遇到了一个难题,

钱从哪来?武力从哪来?

与用韩嫣在边关放贷不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除非是还不上钱,宁可做一个黑户,这样的也少,总之,韩嫣在边关放贷,没人敢不还,这背后倚仗的是对边关的控制和武力。

海外放贷,难度就太大了,

借人钱,自己要有钱,还要有大量的钱,除此之外,欠钱不还跑了怎么办?

刘彻把视线落在倭人千户身上,

“朕找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