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半熟芝士吊打

栖月楼的馈礼送到了。

只见食盒不大,是由清河本土特有的桧木所制,食盖子上印烙着"岁稔千祥",右下角写着酒楼的名字—栖月楼.

字乃是用的松烟墨,墨色竟比桧木纹理还要淡三分,笔锋扫过处还能看见木料本身的年轮,倒像是字从木纹里自己长出来的。

最妙是"栖月楼"三字,用的是极淡的石绿勾边,远看像春雪初融时檐角滴下的水痕,显得清雅无比。

光是食盒上的字便是吊打了天香楼一大截!

天香楼的食盒上写着“岁寒三友”,却使用的烫金,显的俗气。字迹不过是寻常匠人的手笔,与栖月楼食盒上浑然天成的书法相比,云泥之别

墨字不需刻意营造风雅,本身便是一幅雅致的画卷。

光是这食盒就已深深的吸引住了众人,蒋波涛心中欢喜,轻轻打开食盒,发现这食盒是两层,打开未见到点心,而是一方赭黄笺纸,用细麻线捆着枚松针做的书签。展开来,竹简上写着精致的小凯,铁画银钩,风骨却偏在收笔处带了丝烟火气。

“蒋老爷台鉴:新岁将至,清河雪初融,松枝凝玉露。今奉半熟凝雪酪一匣,取岁寒心自洁之意。愿新年蒋老爷商祺顺遂,贵府公子笔底生花,春闱折桂,此心若雪,长伴清风。”

蒋老爷看到这句祝福语,心像是一下被击中了!

这些年收过的贺帖如过江之鲫,皆是“财源广进”、“阖家安康”的陈词滥调,唯有这寥寥数语,竟将他盼儿子高中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芊芊用心了。”蒋波涛喉间不自觉溢出声轻笑。

这每一家的祝福语都不同,字字都是写到了心坎上,这样的祝福,怎会不让人动容。

蒋波涛揭开食盒第二层,四枚四色花瓣状糕点错落有致地躺在素绢上,鹅黄如初绽的迎春,翠绿似新抽的柳芽,浅粉若少女腮边的胭脂,棕褐像深秋熟透的栗子。

每块糕点顶端都以糖霜勾勒出"岁""稔""千""祥"四字,运笔走势与盒面如出一辙。

蒋波涛指尖悬在鹅黄那枚上方,似要触碰又怕扰了这份雅致,“大道至简,越是返璞归真,越见功夫。”

蒋文轩向来不喜欢那些故作风雅的姿态,可看着这精致小巧的糕点,顾霄亲笔写的字,也觉得:

高雅,实在高雅。

他不舍得下口了。

但他忍不住啊!芊芊嫂子为何将这糕点做的这么小,这不是一口就没了嘛。

蒋波涛拿起鹅黄色的糕点,吃了一口,咬下的瞬间,绵密如云朵的质感瞬间在舌尖化开,与方才天香楼掉渣的粗糙糕点判若云泥。

浓郁奶香裹着微微一种莫名的香气在齿缝间炸开,像冬日里突然涌进满室阳光,喉结滚动着不舍的咽下,舌尖还在贪婪残留的奶香。

“竟有如此美味,以前从未品尝过。”

他看着笺纸上的字,“半熟凝雪酪。”

“原来玄机在这半熟二字——七分柔滑三分绵密,恰似雪落未融的微妙意趣。”

蒋文轩迫不及待尝了浅绿色的糕点,轻咬一口,浓郁奶香如丝绒般包裹味蕾,紧接着一抹清冽的茶香破土而出,茶香与奶香交织碰撞,那份独特的清雅气息久久不散。

“原来这就是芊芊嫂子说的‘抹茶’味道……”他望着手中残留下的半块糕点,眸光中满是惊艳与回味。

蒋波涛还在那品味着半熟凝雪酪的韵味呢,就发现自己家被偷了!

一共就四小块,蒋文轩已吃掉了一枚绿色的,并正伸出罪恶的小手要在拿走一块。

蒋波涛立刻“啪”的一声,伸手打掉了蒋文轩的手,护食的将食盒盖子盖上,瞪了他一眼。

蒋文轩讪笑搓着手,他爹真是急了,这么使劲呢。

蒋波涛:“一共就四块,还得给你祖母和娘亲留着呢。”

蒋文轩遗憾,心想栖月楼开业后,他定要缠着芊芊嫂子,第一时间买到!

一旁的丛大咽了咽口水,虽无缘品尝,却特意凑近两步,贪婪地吸着空气中飘散的奶香与甜香。那从未闻过的诱人气息,光是嗅上一嗅,便已是极大的享受。

蒋波涛小心翼翼的捧起食盒,往内院蒋老太太的房间走去,丛大在身后问,“老爷,天香楼这些馈岁要送往何处啊。”

蒋波涛回头皱眉看着这噎人的馈岁,这无论是送给老夫人还是蒋夫人,她们定然都会嫌弃的,“你拿去吃吧。”

丛大点头应下,低垂的脸上却有一丝苦笑···

真是,听我说,谢谢你···

天德书院邱院长府邸,同样收到了栖月楼的馈岁,笺纸上写着:

“邱院长台鉴······蒙院长青眼相看,谆谆教诲·····院长执教半生,燃烛照夜,育得桃李满园,此等师德,感佩不已。值此嘉年,惟愿身如苍松常健,目若朗星永明,与师母举案齐眉,岁岁相守,共赏人间烟火,同品岁月清欢。学生顾霄敬上。”

邱院长看着书信,眼睛发酸,竟是顾霄亲笔所写的新年祝福。

他一生教书育人,最是爱惜人才,顾霄这份别出心裁的谢礼,既清雅又暖人心。

清河县衙,唐大人又是正伏案处理公务,阿福前来,轻声道:“大人,栖月楼送来的馈岁食盒。”

唐大人一听即刻抬起头来,“快呈上来。”

阿福偷笑,唐大人向来办公沉浸,旁人打断不得,很难将其从这状态拉出来,唯有聂芊芊和刘燕送来的食盒是最佳唤醒方式。

打开食盒,四色花瓣状的精致糕点映入眼帘,唐大人不由得眼前一亮。轻轻咬上一口,柔软绵密的口感、醇厚香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令他回味无穷。

赭黄笺纸上是聂芊芊亲手写的字,字写的歪歪扭扭,和顾霄比起来天差地别,当真该好好和顾霄好好学学。

唐大人虽然嫌弃,可目光越往下扫,握着信纸的手却渐渐发紧。

“·····唐大人,去岁霜雪未消时,幸得与大人并肩战疫。同守庙宇,共熬汤药,生死与共间,方知何为松柏气节,何为父母官心,同舟共济之情长流不竭。此番奉岁礼聊表寸心,惟愿大人政通人和,岁岁长安···”

唐大人喃喃:“这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