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风声狐狸尾巴短不了
第326章 八木秀
傍晚。
寒风凛冽。
房间内,六七个日本浪人团团围坐,面相凶狠的家伙,就是这群人的老大——八木秀。
一个矮胖浪人说:“拓殖委员会贴出告示,凡是青壮男子,只要加入屯垦队,就能获得一亩地,并且减免两年租金。我们这么多人,每人一亩地,就有近十亩……”
八木秀冷冷的说:“我们是武士,不是农民!”
另一个仁丹胡浪人说:“时代不同了,现如今,在大多数人眼里,武士连农民都不如……”
八木秀一拍桌子:“中村君,你在胡说些什么!”
中村说:“八木君,如果加入屯垦队,能得到免费的地,我认为,还是很划算的。”
八木秀斜眼看着他:“划算?你会种地吗?”
中村说:“我不会,但我们可以把地租给当地人,我们什么都不用干,当现成的地主,有租金拿,有大米吃,不是很好吗?”
其他浪人一听,都觉得这是好事,纷纷表示赞成。
八木秀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是屯垦队?”
中村说:“满洲国匪患猖獗,成立武装屯垦队,是为了保护开拓团的人身财产安全。我听说,屯垦队有很多退役军人,他们会使用枪支,足以应付小股土匪侵扰。”
八木秀冷笑:“所以,现在是屯垦队,皇军兵源紧缺时,就是随时准备上战场的军人!”
“不会吧?”
中村半信半疑。
八木秀说:“我有同乡在关东军服役,前几天,他亲口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各村屯的屯垦队,被集中起来进行特训,特训的目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让屯垦队的战斗素养,至少达到丁种师团标准。”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面面相觑,这些浪人好逸恶劳,吃喝玩乐在行,拿枪上战场都不情愿。
过了一会,中村叹了口气:“缉私队的狗崽子们,已经盯上咱们了,一个多月了,总共就做成两笔生意,再这么下去,唉……
八木秀恨声说:“缉私队那些混蛋,等哪天惹急了我,谁都别好过,一把火烧个干净!”
即便在日本,浪人也是神憎鬼厌的存在,他们和地痞流氓没区别,坑蒙拐骗,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八木秀所说的“一把火烧个干净”,还真不是信口开河,这家伙是个天生纵火狂,谁要是得罪他,就要当心家里半夜突然失火。
屋门一开,佐藤兴冲冲的进来:“八木君,我回来了!”
八木秀没好气的说:“去码头打听行情,需要一整天吗?”
“八木君,有大生意!”
佐藤显得很兴奋。
众人全都围拢过来。
佐藤说:“我打听到一个消息,有个刚入行的家伙,手里有一批烟土,都是上好的云土。”
中村问:“什么价钱?”
佐藤说:“八毛钱。”
八木秀不太相信:“这个价钱,怎么可能是云土呢,最便宜的杂土,至少也要两毛钱……”
烟土有等级之分,一等品是印度土,二等品是云土,三等品是川土、蒙土,最低档统称杂土。
按照目前的行情,云土每两售价一块二,零售能卖到三块,八毛钱的价位从来没有过。
“那家伙胆子小,听说缉私队查的紧,急于出手。”
佐藤解释着说。
八木秀问:“他有多少货?”
佐藤说:“整整100斤。”
对普通黑市商人来说,100斤烟土的确称得上是大生意,云土属于稀缺品种,根本不愁卖。
八木秀说:“中村,你和佐藤走一趟,去把货收了。”
佐藤赶忙说:“八木君,这笔生意,两个人肯定不行,必须多派人去,最好我们都去。”
八木秀问:“为什么?”
佐藤说:“那家伙住在马市街,马市街是刘一刀的地盘……”
“又是刘一刀!”
八木秀恨得咬牙切齿,上次和刘一刀约架,肚子挨了一刀,差点见了阎王,齐越托人从中调解,刘一刀赔了医药费,事情不了了之。
八木秀怀恨在心,碍于调解人的面子,加上听说刘一刀有警察暗地里撑腰,这才暂时妥协。
八木秀拉开抽屉,拿出一支南部式手枪,恶声恶气的说:“这一次,我亲自去,我倒要看一看,是他的刀快,还是我的枪快!”
……
清晨的滨江,冷到了极致,一只瘦骨嶙峋的猫,保持着蜷缩的姿势,在睡梦中冻毙在街头。
齐越坐在车里,默默抽烟。
车门一开,刘明坐了进来,打着招呼:“齐警官。”
齐越说:“找你可真不容易,你这两天去哪了?”
刘明咧嘴一笑:“哪也没去,在吉庆坊待了两天……”
刘明两大爱好,赌和嫖。
听说吉庆坊妓院来了新人,都是二十出头的白鹅姑娘,当即闻风而至,两天两夜没出屋。
这些情况,齐越早就知道。
“找我有事?”
刘明问。
齐越说:“轰天雷在逃,他没有身份证件,去的最多的地方,肯定是黑市。最近一段时间,你给我盯紧了,只要他出现,立刻报告。”
刘明问:“轰天雷长啥样?”
齐越想了想:“科里有轰天雷的画像……这一两天,我给你拿过来,也没准下午就拿来了。”
刘明说:“行。”
齐越说:“问题是,你连个家都没有,我上哪找你去?”
刘明说:“我家在乡下,不经常回去……这两天,我住吉庆坊,您到那儿准能找到我。”
“以妓院为家,真有你的。”
齐越笑着说。
其实,就算刘明不去吉庆坊,齐越也会以其他地方不熟为由,让刘明在吉庆坊等着,营救梁浩的计划中,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此时。
平安路。
四海眼镜店。
李文彪在试戴墨镜。
老板在一旁说:“这是上海最时髦的墨镜,戴着显气派,上海的有钱人,都戴这种墨镜。”
李文彪对着镜子照了照:“是挺好看……嗳,我记得,对过有家早点铺子,怎么没了?”
老板笑道:“这都啥月份了,大清早的,在室外吃饭,没等吃到嘴里,还不得冻硬了,呵呵,不是没了,天儿太冷,搬屋里去了,天暖和的时候,在外面摆桌。”
“哪个屋里?”
“王记骨头馆。”
王记骨头馆也在街对面。
老板解释着说:“王记骨头馆正餐早点都卖,天暖和在门口摆摊卖,天冷了,搬到屋里卖,骨头馆早上不营业,闲着也是闲着。”
刺杀北原正雄那次,李文彪途经平安路,意外看见杨丰在街边吃早点,于是据此判断,杨丰有可能住在附近,早点每天都要吃,只要有耐心,迟早能等到杨丰出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