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万历观画(下)

王太监不敢执拗万历皇帝,又让人把那些画都抬了进来。第三幅画的内容是后金军围城的景象,伴随着滚滚烽烟后金军犹如数不清的蝗虫一般将叆阳团团围住。他们扎下的营地里外三重,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并采用深色调增加大军围城的压迫感和沉重感。与刚才那两幅画的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万历皇帝看完满是惊讶和愤懑的道:“建奴竟然势大到如此地步了吗?朝中大臣们不是在奏疏中说,那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不过是辽东一支小小蛮族的酋长,人丁不过十万。虽然官军在萨尔浒战败但只要继续征调兵力早晚可以荡平。可你看这画中,建奴军势如此强盛骇人,怎能说是一支小小的蛮族?真是诸臣误国!”

王太监可不敢妄议朝政,他只是尴尬的陪着笑笑。挥手让人把第四幅画的红绸揭开。

第四幅画画的是叆阳坚固完备的城防工事、器械和守城军民的风貌。因为采用的是近景,所以军民手持刀矛、身背弓弩在城上顶着风雪了望警戒的坚毅样子极为震撼。展现出一种为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气魄。

“好、好、好!”

万历皇帝不禁连续击掌赞道:“没想到我大明竟然还有如此临危不惧的官兵和百姓。当赏、当赏.......”

第五幅画画的是后金骑兵绕城示威,意图恐吓瓦解守城军民抵抗意志。没想到遭到明军投石机、弩炮密集打击,结果人仰马翻、狼狈不堪的画面。

“建奴该当如此。解气、解气!”

万历皇帝见状不禁也是热血沸腾,赞道:“杨林竟能想到打造投石机、弩炮御敌,此子当是颇有谋略。若辽东边将皆如此,何来建奴狂悖敢羞辱朕!?”

这段时间以来万历皇帝身体很不好,病情逐渐加重。整天躺在御榻上病殃殃的。没想到杨林献的画竟让万历皇帝精神奕奕,恢复了往昔风采。一旁的王太监心中也是暗自高兴。对杨林的印象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第六幅画画的是后金军攻城的情景。整幅画以近景角度描绘一队目露凶光、杀气腾腾的后金兵,不惧枪炮矢石扛着云梯赤膊上阵的画面。再加上画师刻意展示其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和衣甲上的斑斑血迹,所以把后金兵的野蛮悍勇和嗜血无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好象这些后金兵能从画里能冲出来一样,视觉冲击极为震撼。

万历皇帝看完不禁皱眉道:“建奴兵甲如此蛮勇强悍,也难怪官军在萨尔浒吃了败仗。当时辽东诸臣若是有人如杨林一般将其详情画下来呈朕御览,朕也不会急着让杨镐发兵了。唉,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如杨林这般细心!”

第七幅画采用的还是近景角度,画的是努尔哈赤等后金贵族在后督战的情形。除了着重画了努尔哈赤等人的模样外,还把李永芳、佟养性、董国云、王卫国、贾光裕等最先一批投降后金的明朝叛将画了上去。

“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阿敏.......,原来这些奴酋长得是这般模样,果真是化外蛮夷。养不熟的白眼狼!”

万历皇帝挨个念着敌方人物的名字,接着他又看到了李永芳等人的模样,不禁勃然大怒道:“这些狼心狗肺之辈,大明不曾亏待彼等,皆委以官职;彼等竟献城投敌、助虏为虐。当绝十族!”

王太监见万历皇帝又动怒了,忙奉了茶上去劝到:“陛下息怒。依奴婢看,这些喂不熟的叛徒早晚都得被官军抓住。到那时让杨林把这些逆贼都解送到京师来,挨个的活剐了他们。看以后谁还敢背叛大明!”

这位王太监从始至终听着是没说杨林好话,但实际是每句话都若有若现的在皇帝面前凸显着杨林。其实这也要归功于杨林在叆阳交好他,从始至终都是礼数周全没有瑕疵,临走时银钱和礼物那是没少送。否则也没这么好的运气让皇帝看自己献的画。

万历皇帝道:“杨林能把建州奴酋和手下画的这么详尽逼真,看来他是没少下功夫。这也让朕对建州逆酋有了直接印象。这一点朝中有多少镇守一方的巡抚、总兵就比不上他。此子可堪大用,没枉费朕对他的青睐!”

王太监笑道:“要不说陛下您是天下之主呢,这看人就是一看一个准。那杨林不仅长得高大英俊有勇略,奴婢还听说他擅长练兵。”

万历皇帝道:“朕看了你拿回的杨林画像,知道他长得高大英俊,也听你说过他会练兵。但没听你说过他练兵练得究竟如何。”

王太监急忙跪下请罪道:“奴婢该死,还请陛下恕罪。奴婢不是要有意隐瞒陛下。因为奴婢没法接近军营,看不见杨林如何练兵,不敢对陛下您胡说。但奴婢发现杨林麾下标营的士卒都是二三十岁的精壮汉子,看不见有老弱掺杂其中。那些士卒身着重甲却都健步如风,行进转囿极有章法,犹如臂使。这一点,恐怕在所有官军中也要名列前茅。”

“起来吧,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万历皇帝道:“朕也知道,自古历朝历代边军多为精锐。杨林能两次打败建奴重兵进犯绝非偶然。他若是不会练兵又该如何应对?”

接下来的几幅画分别画了后金军攻城和明军防守反击的全过程。这些画就好比放大了的连环画,不仅场面激烈扣人心弦,而且杨林还在旁边进行了文字注解。这让万历皇帝就好象亲临了当时的战场一般,对每幅画的场景都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

当看到以近景描绘明军重甲骑兵“铁浮图”冲阵这幅画时,那雷霆万钧、一往无前的气势竟让万历皇帝激动万分。他让人把自己搀扶下床,仔细端详着画忍不住的夸赞:“这样威猛的重骑,朕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有见到过了。没想到自援朝抗倭以后,我大明还有这样的铁骑。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王太监没想到杨林献的这些画竟然让万历皇帝如此喜爱,以致忘了病痛来到近前仔细观看。这让他心中直夸杨林是个好人,竟然让皇帝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其实王太监哪里知道,世间凡是有点儿雄心的君主,那个心中不藏着统率千军万马上阵杀敌、开疆拓土的梦想。万历皇帝身为一国之君,这样的梦想在心中已经不知上演了多少回。只是各种原因不能让他的梦想成真。所以当看到杨林献上的这些画时,他又如何不激动。这也是他说“只有杨林懂朕的心思”的原因。

万历皇帝再看向描绘明军“狂战士”出城反击的那幅画,神情依然是激动不已。这幅画整体采用的是近景和愿景交错的手法。近景画的是“狂战士”们浴血奋战,将敌阵撕开一个口子,正趁势扩大突破口向内进攻。远景画的是大队后金军丢盔弃甲、倒拖军旗狼狈撤退的情景。

杨林对这幅画的注解是:“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农历三月,叆阳标营‘狂战士’破奴军一牛录之阻兵。斩首二百余,俘数十。缴军旗两面、伪官印信和私章各一枚。”

“好啊、好啊........”

万历皇帝看完这幅画心情大悦,不过他又问到:“这些猛士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为何要披着兽面、兽皮啊?这让人看着实在是惊骇。”

王太监急忙答道:“回陛下。奴婢曾听杨林说,这些官兵披着兽面和兽皮主要是为了恐吓敌军战马。只要有一匹敌军的战马受惊,就会搅乱敌军整个阵势。而且还可以遮挡官兵表情让敌军不知我方虚实。”

“嗯,此乃甚好。”万历皇帝点点头道:“朕看辽东发来的战报说,建奴不仅狡猾难缠,而且各寨往来多依仗马匹。杨林能想到如此对策,这很不错。”

接下来万历皇帝继续观画,每看一幅都会依据上面的注解进行点评,同时也会提出问题。好在王太监去过叆阳,知道一些事,能及时进行解答。

当看到后金军掘毁叆阳军民祖坟这幅画时,万历皇帝不禁暴起大怒:“努尔哈赤不过一蛮族酋长,竟敢逆天伦毁人道,刨掘坟墓乃十恶大罪。其千刀万剐不足以赦其恶行。真是人神共愤、罪不容赦!”

接着看到努尔哈赤中炮落马这幅画时,万历皇帝竟怒喝道:“朕当年误听李成梁等人之言。竟封这逆酋为龙虎将军并袭承建州左卫指挥使。岂料他竟以此编造事由起兵反叛。如今被官军大炮轰落马下,活该如此!”